摘要: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往往较多出现的就是房屋施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脆性材料,同时又受到施工的环境、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出现裂缝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裂缝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就会出现腐蚀,裂缝就会随之增大,进而影响房建的施工质量。本文对对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缝;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1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将发生变形,变形受到约束,则在结构内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其特征是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
1.2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收缩类型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塑性收缩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后4~5h,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产生塑性收缩。
1.3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易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外加剂使用不当,氯化物的介入,使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2.1优化混凝土的配比
为了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对其进行确定之前,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全面分析并了解施工的具体环境,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配合比。同时,还要在实验室里对其进行测试,使其充分满足实际标准,进而使用该配合比。
2.2温度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上文已经提到,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为了避免受到温度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因为水泥出现发热现象就会导致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采购的时候,需要尽可能选择发热能力较低的水泥,从根本上避免温度出现变化,减少裂缝现象的发生;其次,如果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施工,为了防止水分出现大量蒸发的现象,需要做好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在寒冷的冬季进行施工,为了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大大降低,需要做好保暖以及通风工作,进而降低裂缝出现的几率。
2.3规范施工工序、工艺及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对施工进行工艺、工序以及技术的控制,具体包含:在采用分层浇筑的同时,做好密实与均匀振捣作业;设置溜筒等辅助混凝土下落装置,防止混凝土超过2m的下落高度;确保浇筑模板的牢固性,避免出现松动及变形现象;此外,还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尽量保证满足15d的养护时长。
3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3.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首先要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上抓起,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及水等搅拌组成。因此,首先必须对水泥的质量进行管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水泥时,不仅要确保水泥具有生产合格证,并且要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安全性等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相关行业标准。同时,不同品种的水泥特性不同,要进行分类储存。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中,禁止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以免对钢筋产生腐蚀。生产大体积的混凝土时要注意选则低热水泥,以降低水化热。其次,要对拌和混凝土的用水进行控制。在进行拌和混凝土施工操作时,注意不能使用污水拌和混凝土,可以使用天然水或者自来水进行搅拌。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厂家也不能够使用经过过滤沉淀的循环废水,因为废水中杂质过多,不能够确定是否含有对建筑产生损害的物质,容易影响混凝土质量。再次,要对外加剂和掺和料进行控制。外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其凝结时间。因此,在使用外加剂时,必须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使用目的、气候条件及施工工艺,再结合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性能以及对水泥适应性等各种因素,进行外加剂品种及掺和量的试验,通过试验来确定。外加剂在低温情况下容易出现结晶,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做好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厂家应该使用水性外加剂,不能直接添加粉状外加剂。如果预拌混凝土厂家遇到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的情况时,则应该确保计量准确,并采用搅拌匀化的措施。而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和料,则有助于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并且可以节约水泥的使用量。同水泥的使用一样,掺和料也必须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并且在储存时按照品种、等级分类进行存放,防止其受到污染或受潮,并做好相应的标记。
3.2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施工控制前要对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验,施工单位应选择操作娴熟的专业人员。施工人员搅拌混凝土的过程是控制质量的要紧之处,混凝土的质量高低决定于技术人员操作前的精确计算和操作后的准确把握。因为这是个长期作业的工作,所以施工人员疲劳现象在施工时普遍存在,这肯定导致工程进度缓慢,因此应该让操作人员轮着值班。还有施工时,运输管道存在的余温也会对混凝土配制产生误差,因此操作工具的看管及保护极为重要,施工技术人员需定期查看。除此之外,对于浇筑总量、浇筑时间、操作技术、相应负责人等也需要相关人员定时做好登记,便于更好地控制施工过程。
3.3结构设计方面的有效措施
首先,在总体的设计上来说,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不能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在设计施工上偷工减料,影响高层建筑项目的质量。一旦混凝土构件出现了裂缝,也要根据相关规范的有关内容进行合理的控制,依照有关裂缝控制的相关要求来验算构件的抗裂性能和裂缝宽度,从而进行修复;其次,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构件的使用要求,以及未来混凝土构件所需要承载的重量负荷,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对于可能出现裂缝的部位采取合理的防裂构造措施,以保证其在未来的使用中不会留下隐患。
3.4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前,注意观察环境湿度和温度,确保混凝土处于良好的养护环境。养护人员要依据事先已设定的温控指标,确定对混凝土具体的养护措施。在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作业时,要结合施工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升、降温量,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持续保温时间。通常,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保温时间大于15d,在拆除其表面保温隔膜时要逐层拆除。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房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房屋坍塌。施工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保证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符合施工要求,同时做好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和养护工作,尽可能地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旅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凯,陈文英.试论房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18:97-98.
[2]刘建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质量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5,06:132.
[3]魏大元.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05.
论文作者:蒲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水泥论文; 措施论文; 温度论文; 外加剂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