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
摘要: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完善和更新社区环境与体系已得到日益重视。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当下,上海这座特大城市的社区人口特征正呈现出多种特性,对于社区规划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区堡镇人民村“晚依湾”分站改造项目为例,进行了社区改造策略探讨。
关键词:城市更新 社区改造 策略方法
一.项目概况
该基地位于上海市崇明县堡镇人民村242号,崇明岛被称为“上海市后花园”,整个岛屿规划定位以生态旅游为主;基地对面将设计一个郊野公园,周边环境比较良好;上海长江隧道建成并通车,岛屿上村落的旅游热度集聚上升,发展前景较好。该基地紧邻陈海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周边地势平坦,距党群服务中心两百米左右,周边有村中心卫生所和一处室外篮球场。
该基地主要为四类人群服务,外村人口占3%,16岁以下青少年占25%,60岁以上老年人占35%,留村青年办公人员37%,因此在设计时要分析每类人群的特点。特殊群体包括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对于留守老人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增加活动从而吸引更多老人参与,丰富日常生活,减少孤独感,同时也可以强身健体;2.弘扬孝文化,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树立良好风尚。为留守妇女做设计时要注意:1.积极响应妇联,参与组织妇女微家活动。2.增加场地活动,丰富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增进邻里沟通,有利于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在为留守儿童做设计时要注意:1.组织集体活动,促进交流。2.托管:课后辅导、疑难解答;最后是其他外来人员如:游客、艺术家、文化学者,在为他们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1.增加公共暂留休憩空间。2.增强场地识别性,指引功能。
该场地存在以下问题:1.地面不平,存在积水现象,现有的健身设施利用率较低;场地没有固定的停车位,车辆随意乱放;杂物堆积,没有固定的储物间;场地内现有11棵广玉兰与周边行道树树种相同,缺少其他乡土植物;室内空间无活力、功能单一拐角处空间简陋、室内空间利用不足;200亩农田和蟹塘入口标识牌老旧利用率低,郊野景观有安全隐患。
二.设计构思
该设计运用绿色、共享、融合、活力的设计理念,绿色主要体现在生态种植以及废物利用方面;共享主要是此设计为大众服务,设计内容围绕人人共享展开;融合主要包括:生态种植以及室内外空间相联系;活力主要体现在儿童娱乐、老年人活动以及景观设施的模块化组合。
整体风格偏年轻化,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激活场地灰空间,打造共享、共融、绿色、活力的社区核心场所。
三.方案设计
室外空间:室外共集聚九种功能于一体,包括一下九个方面:
1.拼接铺装+锻炼
预留活动空地,作为室外课堂空地以及舞台等,功能墙体上存放共享健身器械。
2.廊架+雨水引流
廊架柔化室内外边界,3%的坡度引流雨水,进入雨水净化池,并灌溉种植区。
3.绿化覆盖
增加地面绿化率,最小的干预场地内的植物生长,外墙增添垂直绿化生态墙,院内增加攀藤植物网、可食地景种植池以及转角花境景观。
4.雨水收集池
通过三层过滤层净化雨水,集中到收集池中,灌溉周边水培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5.可食地景
利用废旧泡沫箱和板材搭建种植体,根据不同季相种植蔬菜类、果类,与景观伴生的蔬菜种植模式。
6.种植池停车场+智慧设施
人车分离,结合生态植草砖铺地,通过整面玻璃砖墙串联内外空间,观赏对面郊野公园,同时给游客以及外来人员提供休息的场所;地面增加电动车太阳能充电板块,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儿童活动区+雨水渗透
儿童室外堆积木、跷跷板、玩泥巴、骑木马。
8.砂草坪多功能座椅+镂空框玻璃墙
伸缩座椅可根据需求调节不同高度组合座椅,进行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隔离,院内日常可下棋、聊天、观郊野美景,院外为路人提供落脚休憩空间。
9.屋顶太阳能收集板
收集新能源,为人群提供共享充电设施,鼓励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达到资源可持续。
室内空间:室内空间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爱心休息室、多功能会议室以及多层次书吧。
爱心休息室:日常作为妇女看护孩子的休憩室,集妇女服务室、悄悄话室、家政服务室。用于举办有关婚烟、家庭、心理咨询、暴力干预等服务项目;室内满足展览功能和简单厨具,用于开展各类妇女美食课程,家政服务教学,可免费借用厨具以及餐具。
多功能会议室:会议室日常主要用于办公洽谈,党建宣传,模块化的家具可根据需要组合;玻璃窗观植物外景,室内外方式的交流共享空间;除日常办公使用外,还可作为LED屏幕观影空间,满足放映需求。
多层次书吧:通过阶梯式的抬高,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读书聊天、画画、做游戏,室内装有泡沫地垫、插座保护套等以保护儿童的安全,日常可共享借用玩具和图书,举办读书分享会。旋转门的改造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软化室内外空间的贯穿。
植物种植部分:场地保留原有树种,做到最小干预植物生长。空间上按照蔬菜类、果灌类高低间隔和季相变化设计种植区域,回收利用日常废旧材料组建种植钵,达到人群可参与性科普性、休闲性、观赏性作用。蔬菜选择上按季相搭配,不同季节播种不同品种;村民可参与每周种植日,进行给植物浇水和施肥、果蔬采摘、分享经验等活动;日常活动包括蔬菜知识、经验共享、亲子采摘、绘画写生;5月1日-10月20日为病虫害高发期,人工除虫与生物制剂结合管理。
标识设计:晚依湾服务站LOGO以场地室内外空间延伸共融为设计理念,以砖墙为设计元素,采用现代和乡土复古风格结合的设计手法。该设计象征着过去的人民村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它不仅起到串联过去迎接未来的作用,同时也传达人民村包容、共享、和谐的发展理念。三种色调代表不同的人群,蓝色代表为乡村服务的青年人,粉色代表儿童和妇女,黄色代表老年人,各类人群组建成和谐的人民村,共建共享大家的人民村;色彩上采用门赛尔色彩体系中明度较浅的色块,为不同的人群营造温馨的氛围。
智慧停车场设计
1.停车场与院内活动空间分隔,做到人车分离,保证安全性。2.玻璃砖墙能够连通室内外空间,同时具备在室外监护室内儿童安全以及观赏郊野景观的功能。3.座椅延伸至停车场,保留场地原有植物,为路人和游客提供共享停车、共享充电、临时落脚的复合空间。4.提供电动车充电功能,鼓励録色出行。5.设置垂直録化墙和植草砖,营造生态停车空间。
五.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晚依湾”分站改造项目来探究社区更新的方法,以期对目前国内 “社区营造”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谢守红.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2.
[2]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张平主编.中国和谐社区一一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9.
[4]廖崇尧.2009.日本非营利组织推动造街活动运作机制之研究[D].台湾国立成功大学.
[5]佐藤 滋 等著,黄杉等译.2015.社区规划的设计模拟[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6]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J].城市规划,2003,09:40-45.
[7] 汪原.日常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终结与重生[J].新建筑,2014,06:32-35.
[8]常铁威.新社区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
[9]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9.
论文作者:张盼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空间论文; 场地论文; 社区论文; 郊野论文; 日常论文; 室外论文; 人群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