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广东省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_企业经营论文

中国加入WTO后广东省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_企业经营论文

面对入世的广东省民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研究报告论文,民营企业论文,现状调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03)06-0073-04

一、广东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一)广东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

调查显示,广东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占64.97%,而分布在“东西两冀”和“山区”的相对较少,所占比例分别是21.32%和13.71%。这较为符合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实。

(二)广东民营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调查显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别占17.26%、22.84%、10.15%,而仅劳动密集型企业一项就占到了49.75%,相当于前三项的总和。这说明现阶段劳动密集型企业仍是我省最主要的企业类型。

调查显示,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下的企业占被调查的企业中的绝大部分,占78.17%;500-5000万的占18.78%;5000万以上的占3.05%。而生产总值主要集中在100-5000万,占71.07%,100万以下的企业占6.60%,5000万-1亿占6.59%,1亿以上的占6.59%。职工人数主要集中在500人以下,占89.58%,500-10000人的占8.34%,10000人以上的占0.52%。

参照我国1999年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将注册资金、生产总值和职工人数作为主要的考察指标,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0.51%的企业是大型企业,8.12%的企业是中型企业,其余的91.37%都是小型企业。

(三)广东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调查显示,广东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61.42%,制造业占14.21%,社会服务业占12.69%,交通运输业占5.58%。与《2001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公布的“2000年底广东省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行业分布户数”相比,各行业的分布情况较为相似。

(四)广东民营企业近十年迅速发展

调查显示,有76.14%的民营企业是在1993年之后成立的。广东民营企业经历了起步、快速、稳定发展的三个阶段,1978年广东改革开放到1992年属于起步阶段。调查显示,有22.32%的民营企业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为重要标志,广东的民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调查显示,有近40%的民营企业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到了1998年,整个市场体系较为成熟,广东民营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调查显示,有36.55%的民营企业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二、广东省民营企业基本特点

(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

1.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二位一体现象较为普遍

调查显示,由“其他家族成员、亲戚或朋友”及“个人企业主”负责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占到72.08%,仅有27.92%的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由“外聘经理”负责。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广东民营企业仍然进行家族式经营,家族式经营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并没有分离,二位一体现象较为普遍。

2.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方式

调查显示,企业的性质以公司制为主,公司制企业占68.52%,个人业主制企业占19.8%,合伙制企业占11.68%。广东民营企业的整体规模明显壮大,投资形式已经逐步从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形式转变,在68.52%的公司制企业中大多数为有限责任公司,这说明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广东民营企业的主要投资形式。

3.原为国家、集体所有的民营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较为成功

调查显示,有19.90%的民营企业是由国有或集体企业转制而来的。广东中小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效果比较明显。产权制度改革使原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营主体,转制了的企业享有绝大部分经营自主权。如招聘职工决定权,解聘职工权,完全控制在企业内部的企业费占95.43%,能够自主处理利润或资金的企业数占93.91%,政府干预较小,只有28%被政府要求提留利润或资金,22%政府安排人员到企业就业,另外有34%企业提到政府给予其优惠政策。

(二)民营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1.企业经营者的个人素质是民营中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当问及“影响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不定选)”时,有53.81%的企业认为“个人素质”是影响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另外,有48.22%的企业选了“管理体制不完善”;有39.09%的企业选了“激励与约束不足”;有27.92%的企业选了“思想观念束缚”;而选“经理人市场不完善”、“选拔与任命制度”、“社会舆论环境”分别占23.35%、13.20%、8.63%。家族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具有“刚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者必须对自己企业的成败负全部的责任,其产权结构从根本上保证了几乎不存在对经营者的代理成本,所以中小企业是企业家发挥才能的场所,因此决定中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家的个人素质。

2.专业化经营逐步建立

当问及“企业专业化经营的领域”时,只有16.74%的企业没有专业化经营,而有53.81%的企业是“专门致力于为某类最终使用者”,有18.27%的企业是“只对某一个或几个主要客户服务”,有5.58%的企业是“专门提供某一种其他企业没有的服务”。专业化经营使中小企业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细分的市场使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同时,也使企业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互相合作。

3.企业的品牌、形象逐步建立

在收回的问卷中,有6.56%的民营企业承接国外企业的贴牌(OEM)定单,进行贴牌生产,其中珠三角地区占69.23%,东西两翼占23.78%,山区占7.69%,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东不同地区经济的外向型程度。当我们问及“企业是否注重品牌策略行为”时,调查结果显示,60.41%的民营企业认为自己很注重品牌策略,有53.30%的民营企业认为正在确立自己的品牌,有39.59%的民营企业认为自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品牌,有3.05%的民营企业收购了人家的品牌。

当问及“企业是否注重较大规模广告投入”时,调查显示,只有7.11%的民营企业选择了该项。当问及“企业是否注重形象策划”时,调查结果显示,71.07%的民营企业认为企业的形象策划非常重要。广东的民营企业也开始逐渐重视企业无形资产及企业文化的形成,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37.06%的民营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的形成,有32.49%的民营企业重视企业文化的形成。这表明,加入WTO后,面对在国人心目中有较好企业形象的洋品牌大量进入,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重视企业形象策划的重要性、紧迫性。

(三)民营企业外部环境

1.企业协作发展网络尚未形成

当问及“企业的营销方式”时,有32.49%的企业选择“直销”,有58.88%的企业选择“直销与代销相结合”,只有8.63%的企业选择“代销”。代销形式的缺少影响企业网络的形成,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稀松。当我们问及“企业与其他企业联盟情况”时,只有14.72%的企业建立了“紧密性联盟”,另外有39.59%的企业只建立了“松散性联盟”,余下的21.83%“基本没有结盟,但有结盟倾向”,有23.86%的企业“没建立联盟,也没有联盟倾向”。这直接导致企业的市场开拓方式只能靠自身努力。所以当问及“企业的市场开拓方式”时,有84.26%的企业“依靠自身努力开拓”,只有15.23%的企业“与大型企业联网,固定向其供货”,只有0.51%的企业是“政府帮助开拓”。

2.本地市场激烈的竞争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有62.9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市场竞争太激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0.4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创新能力不足”和“缺乏人才”;28.93%认为是“技术水平不高”和“融资约束”;26.9%的企业认为是“市场需求不足”;而“垄断行业进入约束”、“转轨时期的行政体制约束”、“转轨中的不利规定”三者所占的比重则较小,只有19.79%。这说明体制并非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当问及“企业受到的不同竞争者的压力(不定选)”时,有63.45%的企业选择了本地民营企业,有33.50%的企业选择了本地合资企业,有31.47%的企业选择了外地民营企业,接下来依次是:本地国有企业、外地合资企业、本地国外独资企业、外地国外独资企业、外地国有企业。

当问及“加入世贸对企业的影响”时,有40.10%的企业认为“存在潜在淘汰危险”,有36.04%的企业认为“市场份额将缩小”。可见,加入世贸之后,本地企业与外来跨国公司的双重压力将使民营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3.民营企业仍遭受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56.64%的企业认为“没有受过不平等待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占43.36%,认为“受过不平等待遇”,其中有16.02%的企业认为“政策不平等”,11.33%的企业认为“机会不平等”,10.16%的企业认为“税收不平等”,5.86%的企业认为“服务不平等”。

4.加入加贸,企业缺乏足够的知识准备。

在这次调查中,有34.01%的企业认为对“国内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相当缺乏,同时又有40.61%的企业自认“有关WTO的知识”比较缺乏。可见,广东民营企业对自身参与竞争的法律环境的了解不是很充分。

而当问及“企业的职工获得WTO知识的渠道”时,有84.26%的企业选择了“媒体”,选择“请专家到企业开讲座”和“派员工出去进行专题学习”分别为9.64%,17.26%,相当少。可见目前广东民营企业学习有关WTO的知识大多依靠媒体这种相对松散、针对性较差的手段,而对于“请专家到企业开讲座”和“派员工出去进行专题的学习”这些针对性较强,效率较高的手段则采用较少。可见,广东民营企业对WTO知识了解的深入程度相当有限。

三、制约广东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以自身积累为主,融资缺乏担保机构

在对“加入世贸后,您认为贵企业的劣势在哪里”一项的调查中,有40.61%的企业认为“较少的融资渠道或资金支持”是企业加入WTO后的重要劣势之一。而关于企业资金来源的调查则显示企业的资金以自身积累为主。自身积累在民营企业资金构成中占66.71%。从银行融资的比例较低,占11.33%。虽然广东的外向型程度比较高,市场比较发达,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广东民营企业“利用外资”在资本构成中所占比例却相当低,只占3.25%。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比例也很低,在资金构成中的比例只为3.77%。

当问及“企业面临的融资阻碍”(不定选)时,调查结果显示,60.91%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的最大阻碍是“缺乏担保机构”;然后依次是银行歧视,占17.78%;自身信用不足,占15.23%;而认为法律法规歧视的却排在最后,只占8.12%。

缺乏担保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在企业起步阶段,有66.67%规模较小的企业反映因为缺乏担保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融资,随着中小民营企业的做大,缺乏担保严重阻碍企业融资的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还是有60.17%规模较大的中小民营企业认为缺少担保严重阻碍了其融资。

(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调查显示,广东民营企业的员工受教育水平总体情况是:“大专以下”的占69.19%;“大专及大学本科”的占28.55%;“研究生”占2.25%。具有大专程度以上的员工所占的百分比为30.80%。

在企业人力资源方面,有52.28%的企业认为“员工整体素质不高”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有42.13%的企业认为是“人才缺乏”,20.81%的企业认为是“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有11.68%的企业认为是“本企业被当作寻找更好工作的跳板”。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规模较大的企业更为关注的是“人才缺乏”的问题,而规模较小的企业更为关注的却是“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因为在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眼里,他们“被员工当作寻找更好工作的跳板”。

当我们对“企业员工培训情况”一项进行调查时,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10.15%的民营企业对基层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同时只有10.15%的民营企业愿意对高层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民营企业在用人时都热衷于使用立即能够工作的人,有67.01%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对员工进行培训。

当问及“企业留住人才最困难的几个方面”时,调查结果显示,65.48%民营企业认为企业留住人才最困难的方面在于物质报酬;其次是员工的归属感,有38.58%的民营企业选择了该项;再次是社会地位与声望,占33%;紧挨着的是升迁机会及员工对企业没信心,分别占到25.38%及24.87%;其它占3.55%。很多企业主反映,加入WTO后人才的竞争肯定更加激烈,广东民营企业留住人才有很多方面竞争不过外资及国有企业,特别在报酬方面。物质报酬不如国有企业稳定,不如外资企业高。

当问及“对企业经营者较好激励方式”时,调查结果显示,有87.31%的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工资待遇”,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养老、医疗保险,占50.77%,再次是升职,占43.66%;紧挨着的是精神激励及安置好家属,分别占27.41%及21.83%;同时有12.18%的民营企业选择了“股票或股权”这种比较新的激励方式。可见,鉴于自身的条件,广东民营企业对企业员工的激励除了主要用比较传统的激励方式外,对较新的激励方式诸如“股票或股权”等还是能够比较积极、勇敢地去尝试。

(三)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尽管近89.3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对信息化抱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进信息化进程”的态度,但仅有42.64%的企业“接入互联网”,23.86%的企业“拥有企业注册域名”,13.20%的企业在网站上进行“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进程缓慢。

经调查发现,近九成的企业网站都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能让用户与企业沟通。只在每个主页的最下方提示:如有问题请发电子邮件至某某信箱,有的则是电话或传真。这说明了很多企业不过把网站作为一个广告招牌来使用,而忽略了网站的交互特性,也没有挖掘出网站的广泛用途,未能取得理想的网络效益。

(四)缺乏系统的学习机制,不重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当问及“经营者最缺乏的培训或知识”时,该组回答排在第三位的选择项是:认为是“正规系统的管理培训”的企业占59.90%;选“有关WTO的相关知识”的企业占40.61%;选“市场营销推广知识”的企业占36.04%。这说明了民营企业家已意识到问题所在。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问及“企业经营者学习的渠道”时,有50.75%的企业经营者选择“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选“参观国内先进企业”渠道的经营者占44.67%;选择“参加培训”、“出国考察”和“参观跨国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分别占29.95%、12.18%和10.15%,与外界的管理经验交流相对缺乏。当被问及“企业员工获得WTO知识的渠道”时,84.26%的民营企业员工只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取WTO知识,选“派员工出去进行专题学习”和“请专家到企业开讲座”的企业仅分别占17.26%和9.64%。

当问及经营者“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不定选)”时,有41.62%的企业靠“技术引进”,有40.6%的企业靠“自行开发”,仅有7.61%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同开发”,选“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占14.21%。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把高校或科研机构当作技术创新有效、重要的信息渠道或来源,这种做法与香港、乃至外国企业与高校与科研机构进行紧密联合的“草帽型”模式大相径庭,并不利于入世后民营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主要对策建议

(一)应重视民间借贷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虽然在我们收回的问卷中,关于企业资金来源民间融资所占的份额只有4%,但是很多民营企业主承认有过民间借贷的经历,并且在创业阶段也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是通过民间借贷的渠道筹得的,这说明自身积累的67%部分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民间借贷。根据我们的调查员反映,很多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主认为民间借贷处于“地下”,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不便作出回答。很多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主认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民间借贷是解决流动资金暂时困难的重要渠道,民间借贷手续简单,效率高,虽然利率较银行贷款高出很多,但是从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及其它费用上的考虑,短期民间借贷的成本较银行的短期贷款还要低。在浙江,民营企业主通过地下金融拆借资金已相对规范,自然人往往被作为借款担保人(这一做法已经为国有银行所借鉴)。而广东的地下金融跟浙江省相比较更倾向于洗钱、炒汇等非法活动。处于转轨时期的很多经济行为是属于自发的,自发的东西往往缺乏规范,缺乏一个好的制度来把其引入正常渠道。广东省政府必须关注民间资本,通过政策的制定和通过一种制度的引导来更好地利用民间资本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二)采用ASP信息化模式,推动广东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

调查的结果显示,由于广东民营中小企业受自身资源——规模、资金、人才和管理方面的局限,这决定其对信息化的需求:信息化的起点比较低;对贸易信息,商业机会十分看重;强调短期的投入——产出——收益。针对这些需求特点,我们认为,采用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信息化模式,能助广东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一臂之力。ASP,即应用服务供应商,就是通过向应用服务供应商购买或租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产品,进入第三方的大型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首先,这可以降低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及风险。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不可能拿出几百万元钱来购买应用软件、服务器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同时应用软件和设备随着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升级,企业已购置的设备和软件有逐步被淘汰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通过应用软件、网络设备和技术服务的外包(ASP),既可节省大笔开支,避免上述风险,又可得到ASP提供的不断升级的高效率服务。其次,它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通过ASP模式建立的企业内部网(Intrenet),使组织内部结构不断趋于扁平化,使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上下层之间的信息的传送更加迅速。横向交流和越级交流成为可能。目前,中国企业网就是一个出色的ASP,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加可以在企业内部推广实施先进的管理流程,加快企业的变化与革新。

(三)在原有的专业镇基础上建立企业群

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广东民营企业的专业化经营基本形成、社会关系网络也较为完善,但是企业并不十分重视企业的联盟,只是“依靠自身努力开拓市场”,采取“直销”形式销售产品。这使其竞争力有所削弱。广东现在已经形成了约两三百个专业镇。如:以信息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东莞、石龙、石碣、篁村、清溪,以家电为主的顺德容桂,以五金制品为主的中山小榄,以灯饰为主的中山古镇,以皮具为主的花都狮岭,以纺织、针织、服装为主的南海西樵、中山沙溪、东莞虎门、潮阳两英,以玩具为主的澄海澄城,以木工机械为主的顺德伦教,以铝型材为主的南海大沥,以钢材、家具为主的顺德乐从,以石材加工为主的云浮,以食品为主的潮州庵埠,等等。但是,绝大多数的专业镇只是由于跨国公司的投资形成的,只是全球商品链中最低级的一环,一旦跨国公司抽回投资或者世界经济波动,专业镇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专业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松散,只存在横向一体化,大量的企业没有建立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实现纵向一体化。而企业群能够使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企业集群式发展可以强化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大大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还可以做到基础设施共享,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阿尔费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所以可以考虑在广东省民营企业原有的专业镇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企业群,以原有的区位熵值为参考建立专业领域。

标签:;  ;  ;  

中国加入WTO后广东省民营企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