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市场 人才市场需要实施“人才培养网络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人才市场论文,网络工程论文,人才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才市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它如同“晴雨表”,时刻反映着人才资源的供求状况与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中,如何结合本地实际,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按照人才市场运行规律,有计划、超前性地培养人才资源,这是摆在各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淮阴市人才交流中心通过实施“人才培养网络工程”,较好地实现了对本地人才资源的有效培养与使用。
一、实施“人才培养网络工程”的背景
“人才培养网络工程”,是指通过建立网络,衔接人才培养与使用关系的工作体系,它的形成,除具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一般意义外,有其直接的原因:首先,现行的计划招生任务需要市场作补充。目前,教育部门负责大中专人才招生培养,人事(或计划)部门负责毕业生分配(推荐)就业,招生的不负责就业,分配(推荐)就业的不负责招生,招生与就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相分离、脱节,最终通过人才市场表现出来的是毕业生就业专业难对口;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和层次难满足。其次,人才外流现象,迫使淮阴人才交流机构培养本地“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淮阴拥有1100万人口,下辖13个县、市、区,地处苏北腹地,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接受上海、苏州、无锡、连云港等经济发达、开放地区经济辐射的同时,面临着人才外流的冲击:在职人才在经济发达、开放地区优惠政策的吸引下,纷纷放弃原单位、原工程,流向市外单位;紧俏专业和高层次的淮阴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双选”,流向外地。近几年,每年淮阴籍大中专毕业生“外流”的达毕业生总数的40%,多数为本、专科层次紧俏专业人才,返回原籍就业的则多数为二类以下专科和中专层次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属于经济发达、开放地区不愿接收的,也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过剩的。
面对现行人才培养体制的弊端和严峻的人才“外流”形势,在社会特别是人才市场主体——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呼唤下,1993年淮阴市“人才培养网络工程”开始启动。
二、“人才培养网络工程”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人才规划”,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集人才的预测、计划、招生、培养、就业于一体,多形式、多专业、多层次、适度的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构成了淮阴“人才培养网络工程”的基本内容。在形式上,它包括纵向网络和横向网络,并且相互交汇,联成一体。
所谓纵向网络,指在人才培养、使用上,市、县(市、区)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上下联合,分工负责,利益共享,形成整体优势。其工作程序是每年年初,各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依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对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对具体用人单位需求人才情况的调查摸底,预测三、五年内本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条件成熟的,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就业协议》。市人才交流中心汇总平衡各县、市、区就业协议签订及整个短期人才需求预测情况,制定出全市年度人才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会同有关院校在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招收本地“委培生”和“定向自费生”,通过“双招”和成人高考预备班等形式培养地方性质的大中专人才。学生入学前,与市或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签订《升学就业合同书》,学生毕业后,按《人才就业协议》和《升学就业合同书》就业,或在一定范围内“双选”就业。针对社会上盲目招生和乱办学现象,对纳入地方人才培养计划的毕业生就业,实行统计表规范的扎口管理,颁发“一表”(就业推荐表)、“一证”(工作报到证),毕业生持“表”、“证”到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报到(或“双选”)就业,凡不具“表”、“证”者,全市不予办理干部手续。
所谓横向网络,是人才培养计划,选择有关地区重点或有特色的院校联合办学,形成横向联络网。几年来,淮阴每年都与近30所院校联合办学,并形成了紧密型的“供”、“产”、“销”合作模式,其中“供”,指地方向院校供“原料”,送生源,成为院校一个生源基地;“产”,指院校“加工”培养合格“人才产品”;“销”,指“包销”,接收毕业生回原籍就业,地方“借鸡下蛋”,院校“两头在外”,二者互利互惠,稳定合作。
三、实施“人才培养网络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振兴经济,人才为本。1993年以来,淮阴人才交流机构通过“人才培养网络工程”,先后培养各层各类“委培生”、“定向自费生”、“双招”生、职业大中专生、成人高考预备生等7000余名,已毕业协议就业和人才市场推荐就业的2500余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正视本地现实,按照“人才培养网络工程”的模式培养本地需要又便于留住的人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明智选择,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社会、经济、人才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有利于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网络工程”,实现了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出来后“适销对路”。如泗洪县人才交流中心,根据本县未来几年人才需求,每年都分别与用人单位和学生签订几百份《人才就业协议》和《升学就业合同书》,学生入校安心读书,不为以后就业烦恼;单位有“期货”,用人不再临时盲目寻找,人才培养与单位用人紧密衔接。
第二,有利于数量适度地培养人才。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区)对人才的需求一般表现为多专业、多层次、小批量,有时上百个人才,却涉及几十个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网络工程”,汇集各县(市、区)实际需求的专业、层次、数量统一培养人才,目标易于实现,工作难度小,年年培养,年年就业,项目稳定,良性循环。
第三,有利于形成整体优势。一是汇合全市各县(市、区)人才培养计划统一培养,层次高、规模大、对院校有影响力,便于选择名牌、重点院校或紧俏专业办学;二是便于处理招生、就业、利益分配等配套衔接工作;三是预测、计划、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工作,丰富了人才市场内容,增强了人事部门人才市场的竞争性和抗风险能力。
第四,有利于减少教育投资的浪费。据测算,一个人从小学至大学毕业,最少需要其家庭和家乡教育投资五万元,“外流”一个大学生就相当于本地损失五万元,淮阴全市每年约有2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外流”,而外地籍毕业生却很少来淮阴就业,这意味着每年淮阴仅此就损失约一亿元;另外,由于招生与就业工作不够衔接,学非所用,层次失宜所造成的隐性损失更大。实施“人才培养网络工程”,使招生与就业之间形成契约,加之许多学生不转户、粮关系,留住了人才,改变了学非所用现象。同时,联网培养人才,实力强,有条件降低培养费标准,减轻本地学生和单位负担。在具体操作上,统筹规划,分工负责,避免了许多重复开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第五,有利于汇集进步地区积极因素。有意识地将本地学生分送到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开放地区院校培养,让学生在学业期间接受当地经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学业期满后,众多返乡毕业生带着众多进步地区的积极因素相融合,构成了优势互补的人才综合效应,促进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新思维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