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芽期生长标准及化学防治_棉花论文

棉花芽期生长标准及化学防治_棉花论文

棉花蕾期生长标准与化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棉花论文,生长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棉花蕾期植株生长标准应该是:初蕾期果枝1~2台,株高为20厘米左右,其间主茎日增长量不应超过0.5厘米。中蕾期株高可在30厘米左右,有果枝3~5台,主茎日增长量为1厘米。盛蕾期有果枝6~8台,也是花期的开始,也叫初花期,株高应在50厘米上下,主茎日增量为1.5~1.8厘米,初花期后主茎日增量为2.5厘米,日现蕾量应在2个以上,单株总蕾数应达25个左右,顶部大叶应高出顶心3~4厘米,有向阳性,从早到晚朝着太阳,叶色黑绿有光泽植株健壮,茎粗节密、蕾大节间短,第一果节距主茎不应超过10厘米。以上各期的主茎日增长量标准基本上适宜各类春播棉田,尤其适于农华石抗126、昊瑞棉等品种,密度低者可取上限,密度高者可取下限,如果超出日增长标准需立即进行轻控或微控,旺苗期至蕾期化控,是控制今后株高的最佳开始,歌谣说:“蕾期化控控株高,花期化控控株宽。”就是这个道理。

棉花株高的测量:测量株高时,用卷尺应从子叶处往上量起到达顶心部,此测量方法为全国通用。蕾期化控技术:高产农作物在生长期间采用化学药剂控制其生长速度,是一种先进的高产管理措施,在实际应用上,棉花比其他作物采用更迫切,喷施次数也较多,且喷施量不好掌握,有些棉农受过去过时化控技术的影响,不下雨不控,蕾期不敢控,打顶后控不住。化控时,往往会出现“过量”打住不长,或“不到位”而控不住的现象发生,使棉田管理处于被动状态。其主要表现在:初次化控滞后,苗期蕾期不敢控。咱先说一下今年棉花的气候环境,多数省份地区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气温地温回升快,苗病极轻,地中墒情好而不超标,配方施肥量大营养全,品种本身苗期发育快,如农华石抗126和昊瑞棉,在以上良好的促发条件下,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化控,势必形成高脚苗,蕾小蕾弱易脱落,这是高产棉田绝对不允许的。有些棉农把首次化控时间极力后拖,一直到初花期后才进行。到头来,棉花株高严重超标,田间郁闭,通风不良、沤桃、烂花摘了一拨又一拨,产量、质量双下降。因此蕾期化控降低株高势在必行。一般情况下,从苗期至蕾期亩喷缩节胺(正品)0.1~0.3克。

为了提高田间劳动效率,棉农往往爱把化控、治虫、叶面肥混合喷施,只注意了治虫忽视了化控,本来对矮处应少施化控药,却因灭虫喷过了量。因此喷药时,只要与化控药剂混喷,就要以化控为主高处多喷,矮处少喷或不喷。如果田间生长不协调,高矮不齐,化控时不可与农药混喷,要单独实施化控,才能促进棉田生长平衡。

当棉田蕾期第一次化控后,应在3~5天内观察效果,如日增长量仍然居高不下,须再进行二次、三次化控,直到达标为准。

棉田蕾期化控在高产田内是一次举足轻重的化控,关系到株高长相、通风透光、结铃多少及品质优劣等问题,已被多次实践所证明,希望广大棉农在化控经验基础上再琢磨,把农技协会推广的新制剂,新技巧运用到今年棉田化控管理中去,争取有一个更好的收成。

(联系电话:0311-8850500)

标签:;  

棉花芽期生长标准及化学防治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