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论文_郝利锁

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论文_郝利锁

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70

摘要:在公路路基施工中,涵洞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本文结合某项目实际情况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质量控制要点及工艺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关键词: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

引言

涵洞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涵洞施工工艺的分析探讨,明确控制要点,提高工程质量。

一、工程概况

阿希公路项目位于科特迪瓦东南部,连接阿比让-瓦加杜古铁路沿线的阿博维尔、鲁比诺和希市三个重要城镇,该公路全长61.32Km,大体呈南北走向。采用法国R60/R80设计标准,双向2车道,路面宽度10.0m(城镇段为11.6m),行车道宽为3.5m,路肩宽1.5m(城镇段为2.3m)。

项目地处热带地区、微丘陵地貌,雨季降雨量大、地势起伏较大,因为该公路项目设计有较多排水涵洞。在本次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施工设计人员根据施工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施工标准与工程的实际需求,对于公路路基涵洞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顺利实施。接下来,将对本工程之中公路路基涵洞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详尽的探讨。

二、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分析

在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开始时,首先要进行基坑开挖流程。测量人员应该根据设计图的实际要求,将涵洞的基底平面进行放样,然后根据测量的基底平面放出开挖线。管道的保护涵坑应该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排水涵的基坑应该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的形式进行开挖。这里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基底不会受到作业的影响,要预留下30厘米的基底土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开挖,最后通过人工对开挖面进行整平处理[1]。

在基坑开挖时,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施工工艺应用的实际要求,确保开挖过程之中,基础土方能够及时的运送到基坑坡口2米以上的范围之外,防止出现边坡塌方的情况。在开挖过程之中,应该对于标高进行随时的检查,防止出现超挖的情况。对于已经挖好的基坑,应该对其边坡加以及时的检测,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基坑开挖完成之后,应该对基底进行轻型的触探地基承载力试验。如果其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应该通知设计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一般采用换填50cm厚的红土粒料分层填实碾压的方法;如果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级配碎石回填施工,级配碎石应该采用分层回填的方式,并在回填后,利用相应的打夯机进行夯实。

在基底碎石进行全面的平整与压实之后,应该进行平整度与压实度的检测,在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之后,进行绑扎钢筋、支立模板,再进行基础砼浇筑的施工。

在钢筋加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规范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加工,检验合格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在现场对钢筋进行绑扎。绑扎安装完毕之后,施工人员应该与技术人员进行汇报,并对钢筋骨架尺寸、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相应的质量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检测。必须经过检测并且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在模板安装施工时,模板应该选择5毫米厚度面板的组合型钢模板,进行支模时,要能够确保模板板面的清洁度,做好脱模剂的涂刷工作,使支模的位置线能够弹出,进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支模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对模板拼缝进行封堵,一般采用双面胶进行处理。模板安装施工结束之后,必须通过相应的质量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模板之中的金属拉杆应该按照竖向0.5米,横向1.0米的规格进行设置,拉杆应该选用Φ14的钢筋,在两端进行丝杆的焊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置拉杆时,可以先进PVC管的埋设,以供拉杆的穿接使用,在拆模完成后,管中应该用砂浆封堵,砂浆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标号相同。

模板在安装和浇筑之中,应该能够保持与规定相符的线形,在砼充分硬化之后,对模板进行重复使用,确保其线形、强度以及表面光滑度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在进行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对模板的实际情况加以明确,从而提升模板安装和浇筑施工的合理性[2]。

墙身和顶板应该使用满堂支架进行盖板模板的支撑,并经过结构荷载计算,应该以平整坚实的支架作为基础,确定钢管支架搭设的位置及横纵的方向线,立杆横向间距应该取0.7米,纵向间距应该取1米,并在竖向位置设置相应的剪刀支撑,碗扣支架的底部应该用方木进行托垫,并在离地0.2米处设置扫地杆。

砼浇筑的振捣工具应该选用插入式振捣棒,其有效的振动半径应该在1.5d,在施工进行时,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漏振的情况。振捣的时间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一般来说时间应该在15秒到30秒之间,振捣的效果应该以砼表面水平,不会出现明显的沉降和气泡灰浆现象为准。在上下层的连接处,振捣棒应该插入到下层砼的50毫米到100毫米之间,使上下层能够粘连成为一个整体,进而使砼浇筑的振捣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保证。振捣棒在使用过程之中,应该遵循快插慢拔的施工原则,在振捣过程之中,振捣棒的上下应该稍微进行抽动,能够使砼的上下振捣更加均匀。在砼的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百分之75后,应该进行拆模操作。

在进行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时,应该注意在每隔4米到6米时设计一道沉降缝,涵身在于洞口的连接处应该设计相应的沉降缝,沉降缝应该能够与现浇的盖板板缝位置相齐,设缝处台帽应该断开并做成通缝,并以其按照沉降缝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3]。

砼的浇筑过程之中,台帽的顶面必须有着一定的平整度,而砼振捣的时间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应该在15秒到30秒之间。在砼浇筑施工完成,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方可进行模板和脚手架的拆除工序。在拆除过程之中,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施工顺序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以及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当墙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百分之80之后,应该进行台背回填施工,利用级配碎石进行对称的分层回填施工,并使用相应的打夯机进行夯实处理,分层的厚度应该在15厘米,压实度应该能够达到百分之95[4]。

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该公路施工项目的建设地点处于热带地区,常年施工温度较高,而在进行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时,高温天气往往会对砼浇筑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砼养护的过程之中,应该注意高温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之中,要能够结合施工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砼养护方案的选择,可以通过冷却砼拌合水、使用冰代替部分拌合水的方式来进行砼的拌和,而在砼拌制和运输的过程之中,应该对附加水量进行控制,从而降低坍落度的损失,防止出现收缩性开裂的情况。在砼浇筑的过程之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升骨料的粒径,如果砼拌和物的运输距离过长,可以加入缓凝剂来控制砼的凝结时间。在施工现场应该对砼的温度进行必要检测,如果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联系搅拌站进行温度的调节。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阿希路项目实际情况,分析了基坑开挖、模板支架安装、砼浇筑等施工工艺流程的重点和要点,推动涵洞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的提升,使施工方能从工艺应用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艳平,覃继文. 公路涵洞工程施工[J]. 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5(8):90-91.

[2]龙海烽. 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涵洞施工技术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2278-2278.

[3]曲宗敏. 涵洞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 民营科技,2016,(8):160.

[4]温亚娟,高玉斌.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270-270.

论文作者:郝利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公路路基涵洞工程施工工艺论文_郝利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