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建筑安全培训模式论文_侯富鹏

浅谈创新建筑安全培训模式论文_侯富鹏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公司 712100

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安全培训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紧密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需要,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技能和员工岗位安全素质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引用现代培训新理念,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创新安全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创新培训手段,努力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安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创新;多媒体;互联网;二维码;VR

一、常规的安全教育培训

常规安全教育培训大多为授课式教育教学,其特点单一、简单。

(一)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项目班组安全教育,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场教育、项目情况教育、班组情况教育;对调换新工种、复工、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入场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经过劳务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再由总承包项目部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其教育类型多为授课式,由总承包安全负责人讲解现场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的防护措施及办法、现场应急救援及疏散等事宜。

(三)季节性安全教育

总承包项目部安全负责人针对各季节性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现场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教育、讲解、交底,使现场施工人员了解各季节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及如何避免并如何应急。

(四)节日前后安全教育

各种节日前后对现场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过程中了解施工人员节假日工作的心态及情绪,如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并采取预防整改办法。节假日前后教育同样包括施工现场目前的施工进度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数目类型,对此类安全隐患交底并制定预防措施。

(五)特种作业人员月度教育

针对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情况,没有必须对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培训目的为:

1、检查特种作业人员近期工作状态及身体健康状况;

2、根据本月现场进度、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施工环境,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其了解自身工作条件及下步如何更好的、安全的施工作业。

3、检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件是否过期,是否需要经相关部门再培训。

(六)专项教育

专项教育为针对施工现场木工、钢筋工、砼工等分工种的专项培训教育。各工种的不同性对各工种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各工种施工人员对自己岗位有明确认识及更好的施工作业。

二、多功能安全工具箱

运用“多媒体安全工具箱”进行安全培训,与以往方式不同,它彻底摈弃了纸笔,取而代之的是以PPT动画演示教育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可播放案例视频,以无线答题器进行答题考试。培训内容涵盖了多种类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消防急救常识、事故案例以及危险作业、特殊工种等的安全要点等。它方便携带,可接入互联网,可自动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能进行答题考试、自动评分,并具备考勤功能。培训前,由项目安全员对需要培训的人员进行了身份证和指纹信息录入,完善了参培人员的身份信息,也方便了教育培训信息的存档和查询。

从“多媒体安全工具箱”的培训试用的效果来看,大大提高了员工安全教育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这也是推广试用“多媒体工具箱”的初衷。

三、建筑教育培训体验馆

建筑教育培训体验馆设置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体验,有平衡木、起重吊装、临边倾覆、移动操作平台倾斜、安全帽撞击、安全带体验、触电体验、消防器材体验等。

建筑人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会,亲自体验,亲自感悟,让学习建筑职业知识更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有实际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真正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目地,把这样的场馆,称为建筑教育培训体验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体验馆通过视觉、听觉、语言、动态动作等四种不同表现方法;采用平面、立体的或三维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对过去的记忆和回忆、实际的体验、对未来理想的或想象中等三种不同的时空情景模式。让大家亲自参与其中,亲自感受,亲自体验,亲自体会,亲身感悟的过程,达到知识与实际工作情景相结合,亲自动手亲身参与,不仅从书本理论,也从实际动手操作中获得智慧,用到建筑安全生产中,让个人与集体的生命财产获得保障。让建筑人对建筑职业、建筑安全、建筑工艺流程更全面的直接的了解及展示。

四、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的产生加强了安全教育培训的系统化、精细化。

“互联网+”平台对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有效解决安全培训成本高的问题

传统的集中培训费时、费钱,费力,而且需要员工放下自己的日常工作,培训费平均高达20元/人/学时;

采用互联网培训方式,据统计,培训费平均不到5元/人/学时。

2、安全培训系统化

大多数企业安全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缺少完整的大纲、教材、题库、师资、制度和档案。安全生产云培训平台,集培训、考试、训练、课程管理、档案管理为一体,使得培训真正做到系统化。

3、安全培训精细化

传统的培训方式,难以做到针对每个员工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更不可能分析每次培训的需求和最终效果;安全生产云培训平台,可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掌握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和内容。

4、有效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传统的培训方式,讲解枯燥,形式乏味,难以理解;安全生产云培训平台提供包括动漫、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课件,含讲解、演示、案例、训练、故事,并采用“学、练、赛、考”渐进式巩固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五、运用“二维码”教育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施工隐患等部位设置二维码,二维码包含内容为:该施工工艺做法、安全隐患控制要点、事故防范措施等。施工人员可根据各自需求进行扫描二维码进行学习、了解、熟知、并对隐患如何应对。

六、建筑VR安全教育体验馆

建筑VR安全教育体验馆是集安全教育、质量样板、绿色施工为一体的体验馆。施工安全防护专家们通过软件处理,利用BIM建立了与实体体验馆1:1的工程模型,结合VR眼镜实现了动态漫游,让体验者有更加逼真的感受。建筑VR安全教育体验馆演示建筑VR安全体验馆把建筑工地的实景转换到虚拟场景中,可以直接体验电击、高空坠落、洞口坠落、脚手架倾斜等效果;可以对各构件定位、排版、做法、标准、属性等信息进行查看等。体验者戴上VR设备,即可体验到安全体验馆设施虚拟场景,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虚拟场景模拟,有效避免施工时的安全事故。将手机放入VR眼镜中,可对虚拟场景进行全视野观看。配合技术交底,工人可更直观的感受、学习其中的内容。想象一下,如同看3D-IMAX电影一样,体验者戴上VR眼镜后,仿佛身临其境,整个工程形象逼真地展示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及。目前建筑工地传统安全教育主要体现为“灌输式”“填鸭式”培训,尽管绝大多数工人能够顺利通过考核上岗,但安全意识却始终参差不齐。因此VR安全教育系统,通过对高处坠落、火灾、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项目的虚拟化、沉浸式体验,达到施工安全教育目的。

相比于传统的工地“三合一”体验馆,建筑VR安全教育体验馆体的几点优势:(1)新兴的科技体验激发了工人参加安全教育的兴趣,工人对安全事故的感性认识也会增强;(2)虚拟场景建设不再受场地限制,可最大程度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事故。

七、其他类安全教育培训

针对企业员工生产作业时间长、工作量大,时间、体力、精力有限的特点,可采取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和半脱产培训的方式,使职工接受系统的培训,并积极鼓励员工业余学习,参加本系统的岗位培训或企业外的会议。如各类展会、研讨会、座谈会、安全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连续的安全教育。[1]

总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形式多样,随着科技发展,安全教育也随时代发展改进。通过创新安全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素质,真正树立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遵章作业,杜绝“三违”,扎扎实实搞好安全教育,实实在在见成效,真正为安全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高彦,廖红茹.创新安全培训 提高培训质量[A].理论纵横,2009.11.014

论文作者:侯富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浅谈创新建筑安全培训模式论文_侯富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