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满洲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400)
【摘要】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以便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838名在本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20 岁以上的体检者进行脂肪肝患病率现状调查分析。结果:1838名调查对象中,脂肪肝患病率为22.6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81%,女性患病率为15.74%,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结论: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特别是男性体检者患病率较高。应对这些特定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保健意识,从而达到预防或降低脂肪肝发病率的目的。
【关键词】 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253-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为了探讨影响脂肪肝病的致病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对笔者所在体检中心的1838例20岁以上人群中脂肪肝病患者的体检报告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1月~2015年2月在本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1838名体检者,其中男1050名,女788名,年龄20~78岁,平均(43.43±13.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4名,高中或中专433名,大专434名,本科478名,硕士及以上169名;职业:事业单位742名,企业员工718名,个体经营者187名,医务工作者19名,其他172名;体检原因:单位团体体检1456名,个人保健体检382名。
1.2 检测仪器
应用超声诊断仪(GELOGIQ400),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欧姆龙全自动电子测量仪。
1.3 方法与诊断标准
体检者接受体格检查(身高、体重),测量血压,五官科检查,心电图,同时进行空腹血糖、血脂测定及肝胆肾B超检查。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200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脂肪肝患病率为22.6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81%,女性患病率为15.74%,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比女性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9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60岁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在50~5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37.39%),女性>60岁的患病率最高(29.31%)。
3.讨论
3.1 脂肪肝的发病原因分析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脂类来源过多,如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②肝功能障碍,如肝炎、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肝损害、长期饮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③胆碱供给或合成不足,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生成障碍,导致肝内脂质运出困难等。
3.2 体检者脂肪肝患病率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体检人群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2.63%,远远超过中国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5%。这可能与近年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的发生率增高有关,也与本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较高,饮食结构中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多,饮食不合理而导致脂肪堆积在肝内,以及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有关,如抽烟、嗜酒、长时间静坐伏案工作、以车代步、缺少运动、社会应酬及生活无规律等。
3.3 脂肪肝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分析
本调查显示,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这与男性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与女性不同有关,可能由于男性社会活动频繁,应酬、饮酒、吸烟机会较多,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有关。生活不规律,经常需要应酬,高脂、高热量饮食及饮酒量频率高、嗜酒等均可引起并加重肝内脂肪的沉积。
3.4 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男性50~59岁年龄组脂肪肝患病率最高(37.39%),这与男性生活方式改变、应酬多及退休前经济各方面条件较好有关;>60岁女性肪肝患病率最高(29.31%),可能与此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及运动能力下降有关。>60岁男性及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可能与此阶段男性退休后生活方式与女性相似,注重自身健康,有效控制饮食和积极体育锻炼有关。
3.5 对策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及时采取祛除病因、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重视自我保健、调整饮食、合理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是防治脂肪肝的关键。首先应改变体检者不良行为及生活习惯,尤其是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的特定人群(40~ 59岁的男性),利用健康体检机会,对体检者进行一对一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强化个体的自我保健意识,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议全国实行的“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经常锻炼”,坚持这4 项有益健康的行为习惯,就可普遍增寿1年。
本次调查发现,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特别是男性、年龄较大体检者患病率较高。这与现代生活方式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应对这些特定人群进行健康知识传授,干预其不良行为,积极开展有关疾病的预防宣传,提高人们保健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或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改善脂肪肝患者的预后,同时降低与行为因素有关的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等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所以,针对体检的脂肪肝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从而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保障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26.
[2]王星冀,段贵芬,张宏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研究现状[J].河北医药,2014,33(6):575-576.
[3]曹爽.脂肪肝的并发症[J].肝博士,2014,35(4):12-13.
[4]王吉耀.脂肪肝临床流行病学[J].中华肝病杂志,2014,8(2):115.
[5]吴汝桐,袁润强,王秀玲等.中山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4,19(8):162-163.
论文作者:满江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脂肪肝论文; 患病率论文; 男性论文; 脂肪论文; 女性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人群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