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性别、事件及运动经验年数差异_成就动机论文

日本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性别、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动机论文,运动员论文,差异论文,性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以日本一所大学406名运动员为对象,实施了含有5个测度的竞技动机量表(CMI;叶平,1993)。性别×项目×运动经验年数的方差分析显示了下述有意义的差异:(1)男子在获胜愿望和娱乐这些CMI测度上的分数高于女子;(2)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在获胜愿望、社会承认和娱乐测度上的分数高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在自我挑战测度上的分数低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3)运动经验年数多的运动员在获胜愿望测度上的分数,高于运动经验年数少的运动员。

关键词 日本运动员 成就动机 性别差异 项目差异

中图分类号 G804.8

Competitive Motives in Japanese University Athletes:Differences in Gender,Events,and Years of Sport Experience

Ye Ping

(Chengd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Competitive Motive Inventory(CMI;Ye,1993)with five subscales was administered to 406 subjects at a unviersityinJapan.ANOVA of gender×events×years of sport experienc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1)that male scored higher on CMI subscales of Desire for Victory and Enjyoment than didfemale;at(2)that team sport athletes scored higher on CMI subscales of Desire for Victory,Social Approval,and Enjoyment,than did ndividual sport athletes,and scored lower on the CMI subscale of Self Challenge than did individual sport athletes;and at (3)that athletes with more years of sport experience scored higher on Desire for Victory,tnah did athletes with less years of sport experience.

Keywords Japanese athletes competitive motives gender differences event differences

1 研究目的

1964年在东京召开的奥林匹克科学会议上,多数论文报告了关于竞技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1)成就动机是竞技运动员的最重要的心理特征;(2)除了成就动机之外,其他心理特征因运动项目而异;(3)成就动机和运动项目所要求其他心理特征共同决定运动行为[1]。因此,要成为优秀运动员,取得优秀运动成绩,就必须具备强烈的成就动机和运动项目所要求的其他相应心理特征。

由于成就动机在运动员心理特征中占有重要地位,运动心理学家开始编制运动成就动机量表,测量运动中特有的成就动机。这些量表有运动动机量表[2,3],体协运动动机量表[4,5],运动志向问卷测量[6]等。这些运动动机量表都是以运动成就动机为核心,以Atkinson(1964)的成就动机理论为[7]基础,以某一文化的运动成就行为为对象编制出来的。

最近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动机具有文化差异。成就的意义可以因文化而完全不同。例如,在集体主义文化的日本,个人的成就是指向于所属的集体,而在个人主义文化的美国,个人的成就则是指向于自己[8]。因此,以某一文化中的成就行为为对象编制的成就动机量表可能有文化局限性,即只适用于该文化的成就行为。Maehr和Nicholls致力于一般文化(culture—general)的成就动机研究,认为能力志向的成就动机、课题志向的成就动机以及社会承认志向的成就动机是三个基础的、一般文化的成就动机,这些成就动机不受某种文化的限制,存在于多种文化之中[9]。Roberts着眼于Maehr和Nicholls这三个成就动机中所含的、成就目的方面的内容,倡导了一个从成就目的理解运动成就行为的运动成就动机理论[10]。在Roberts看来,理解运动员的成就行为的关键是把握其成就目的,Maehr和Nicholls提出的三种成就目的在运动中就体现为运动能力志向、运动熟练志向以及社会承认志向这三个基本的运动成就动机。为了在实证研究中澄清上述理论研究提出的运动成就动机的结构,并进而预测运动认知特性焦虑,叶平编制了竞技动机量表(Competitive Motive Inventory,CMI),用因素分析法得到运动成就动机的因素结构[11]。本文附表提供了尚未公开发表的CMI的因素负荷行列和条目(保留了因素负荷为0.50以上的条目,条目译成中文,供参考)。

Roberts认为,不同的运动员的成就目的有差异,这些差异使他们对成就和失败的觉察也不一样,了解他们的主导成就目的和由此产生的成功和失败的标准,就成为了解他们成就行为的关键。然而,Roberts没有提到,也还没有实证研究探讨过划分“不同”运动员的变量(或指标)。在另一方面,使用体协运动动机量表(TSMI)的先前研究[12~15]指出,性别、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在TSMI测度上有显著差异。而且,CMI含有一个与TSMI类似的测度(即获胜愿望)。因此,可以考虑把性别、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作为检验运动成就动机差异的变量。

基于上述关于运动成就动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运动成就动机在性别、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这些变量上的差异,从而考察导致运动员成就目的差异的变量。

2 研究方法

2.1 测量前述CMI

2.2 测量对象 日本某大学406名体育系大学生(男254名,女152名)。年龄分布是18~24岁(M=19.7,SD=1.1)。其主要项目是田径(69名)、排球(38名)、足球(36名)、篮球(33名)、剑道(32名)、棒球(29名)、游泳(22名)。这些项目的对象占全体的62.6%,其余的对象分布于其他23个项目。运动经验年数的分布是1~15年,(M=7.7,SD=2.8)。

2.3 测量的实施 两名日本大学教师分别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课上向对象实施了CMI。

2.4 数据处理 在名古屋大学大型计算机中心把数据输入大型计算机,用SPSSx于1994年10月完成处理。

3 结果

分别对每个CMI测度作了性别(2)×项目(2)×运动经验年数(4)的3要因方差分析。性别的2个水平是男、女,项目的2个水平是集体项目(排球、足球、篮球、棒球等)、个人项目(田径、剑道、游泳等),运动经验年数的4个水平是10年以上、8~9年、6~7年和5年以下。如附表及表1所示,5个CMI测度是获胜愿望、表现运动能力、社会承认、娱乐和自我挑战。因此作了5个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归纳于表1之中。如表1所示,在获胜愿望和娱乐这两个测度上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男运动员的分数高于女运动员。在项目之间,在5个CMI测度中4个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在获胜愿望、社会承认和娱乐测度上的分数有意义地高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在自我挑战测度上的分数却有意义地低于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在运动经验年数之间,仅在获胜愿望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即运动经验年数多的运动员的分数高于运动经验年数少的运动员。性别和项目之间、性别和运动经验年数之间、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之间,以及性别、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之间的交互作用,都没有意义。

表1 CMI测度上性别×项目(个人/集体)×经验年数的3要因方差分析结果归纳表

表2 CMI的主成分分析、直交旋转后的因素负荷行列

特征值 7.12 4.10 1.76 1.64 1.55 1.36

累积寄与率18.7 29.5 34.1 38.5 42.5 46.1

α可靠性系数 .81 .68 .67 .76 .58

4 讨论

笔者研究的目的是检验运动成就动机在性别、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这些变量上的差异。从上述结果来看,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和项目这两个变量上。

在性别差异方面,男运动员的获胜愿望高于女运动员,这个结果与先前研究的结果[16,17]一致。此外,还在娱乐测度上发现了性别差异,这说明对于体育运动,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有更强烈的娱乐体验。在表现运动能力测度上,虽然差异没有显著性(P=0.065),但是P值仅仅略小于0.05,显示出男运动员表现运动能力的愿望强于女运动员的倾向。由于在多个CMI测度上出现了性别差异,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把性别作为一个检验运动成就动机差异的变量。

在项目差异方面,集体项目运动员的获胜愿望有意义地高于个人项目运动员,这一结果也是与先前研究的结果[18,19]一致的。此外还在社会承认和娱乐测度上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即集体项目运动员的分数有意义地高于个人项目运动员。在自我挑战测度上显著性差异却显示出个人项目运动员的分数高于集体项目运动员。这个结果显得突出地表现了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的一个特点:即在大多数个人项目(田径,体操等;乒乓球等除外)中,运动员可以以自己为对手,以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最好成绩来达到成就目的,而在大多数集体项目中,运动员必须战胜对方才能达到成就目的,因而个人项目运动员和集体项目运动员的成就目的存在量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项目(个人/集体)可以作为一个检验运动成就动机差异的变量。

在运动经验年数的差异方面,以前的研究结果指出,运动经验年数多的运动员,在获胜愿望上的分数高于运动经验年数少的运动员[20,21],本研究得到同样的结果。在本研究中,除了获胜测度之外,在其他CMI测度都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从这个结果看来,运动经验年数尚不是一个检验运动成就动机差异的变量。

如前所述,Roberts认为,在运动情景中运动员成就目的有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影响运动员对成功和失败的觉察,了解运动员的个人成就目的和成功、失败的标准,就可以预测运动员的成就行为[22]。作为检验这个运动成就动机理论的一个步骤,本研究使用CMI检验了可能导致运动成就动机差异的三个变量:性别、项目和运动经验年数。从结果来看,性别和项目这两个变量得到了支持。由于性别是个体变量,项目是情景变量,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包括这两种变量。

(收修改稿日期:1997—01—13)

标签:;  

日本大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性别、事件及运动经验年数差异_成就动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