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论文_朱伟燕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论文_朱伟燕

(江阴市青阳医院 江苏 江阴 214401)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参与研究,分析防治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术后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及时溶栓处理后恢复。结论:做好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28-02

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手术、创伤、老龄以及骨折制动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骨折后活动量小,长期卧床,影响组织修复,加上本身体质偏弱,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更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很容易并发肺动脉血栓栓塞,严重的患者可能导致猝死。本研究主要分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如何有效防治深静脉血栓,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参与研究,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平均为(67.7±4.3)岁;其中15例为小腿骨折,24例为大腿骨折,31例为髋部骨折;其中1例患者合并肿瘤,4例合并中风后遗症,8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3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高血压。

1.2防治方法

患者手术结束后麻醉效果完全消失后,给予阿司匹林口服,选择丹参注射液、血塞通、B-七叶皂苷钠进行静脉滴注,每天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进行检测。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深静脉血栓,选择丹参注射液、血塞通、B-七叶皂苷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进行溶栓治疗。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 手术结束后抬高患肢超过心脏平面20~30cm,帮助静脉回流,缓解局部肿胀,防止患肢受凉,以免冷刺激导致静脉痉挛。保证通畅引流,避免引流管出现堵塞和扭曲导致局部发生血肿。间隔两小时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选择50%酒精对骶尾部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防治出现坠积性肺炎或者压疮[2]。保证饮食合理,多喝水,多吃低脂饮食,选择高维生素以及高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

1.3.2患肢护理 对患肢温度、色泽以及皮肤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肢皮肤变得潮红青紫,温度升高,肢体远端出现凹陷性水肿并发展至近心端,同时伴有浅静脉充盈,可能由于静脉淤滞,要观察是否为深静脉血栓,进行及时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对患者双下肢的周径要进行定时测量,观察变化情况,大腿测量点为髌骨上缘再往上15cm的位置,小腿测量点在髌骨下缘向下的10cm位置,正常值应该是同一部位周径相差在1cm以内。对栓塞的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实施腓肠肌叩诊,每天进行一次,如果患者表达疼痛感受,实施腓肠肌局部压痛试验。

1.3.3功能活动锻炼 手术结束后尽早进行活动能够帮助下肢静脉回流,加快血液流动速度,有效防止发生深静脉血栓。有数据显示,接近一般的患者手术后第一天会发生深静脉血栓,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第二天发生。所以,必须指导患者术后尽早活动,麻醉效果消失后指导患者活动踝关节、股四头肌以及小腿肌群,加快静脉回流,间隔两小时做一次,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按摩下肢,将肌肉从远端挤压至近段,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

1.3.4机械辅助装置 小腿肌肉对于机体的活动具有中药作用,小腿肌肉的收缩能够保证人正常行走,同时其收缩也可以促进腿部静脉血回流,如果下肢出现制动,腿部静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患者手术结束后卧床休息时,将小腿利用充气带绑好,间隙充气对小腿肌肉进行压迫,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防治形成深静脉血栓,不过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下肢缺血的患者。

1.3.5其他护理 可以适量利用低分子肝素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如果老年患者需要应用抗凝药物,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用药期间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对血常规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进行定时检测,对皮肤情况进行观察,查看皮肤黏膜是否出现瘀斑以及出血点,对注射部位进行观察,查看是否有切口渗血以及出血倾向,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配合医生进行立即处理。如果患者伴有糖尿病,需要对血糖进行控制,高血糖会损伤血管,造成感染,使得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从而提高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如果患者伴有慢性新功能不全,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心功能,使患者静脉血淤滞的情况得到改善。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选择%表示。

2.结果

7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防治以及护理,所有患者在两个星期内肢体周径基本恢复正常、疼痛消失、肿胀消退。术后一个星期内有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对这2例患者进行及时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得到恢复,没有患者出现非栓塞或者死亡。

3.讨论

静脉壁损伤、血流停滞、凝血功能亢进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能加重血栓,导致肢体坏死,甚至威胁生命安全[5]。下肢骨折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手术以及骨折会损伤局部组织,同时还会损伤局部组织内血管;第二,组织遭受损伤后如果得到修复会明显增强凝血功能;第三,术后长时间下肢制动以及卧床,会降低下肢肌肉泵功能,减缓静脉内血流速度。

本研究70例患者中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有38例,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几项危险因素,更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患者不仅要在术后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还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属于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护理人员要借助彩超进行检查确诊,及时给予溶栓治疗。手术结束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之前,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锻炼,另外还要辅助性的进行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

综上所述,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高,术后必须做好患者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4:347-348.

[2]翟颖.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吉林医学,2013,35:7502-7504.

[3]王娟.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中外医疗,2015,01:161-162+165.

论文作者:朱伟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论文_朱伟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