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六解放”创建智能课堂--以哲学教学为例_哲学论文

践行“六大解放”,创设灵动课堂——以哲学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灵动论文,课堂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必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这“六大解放”,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使每个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领悟、主动创造,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还给学生。“六大解放”所蕴含的思想与新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胡锦涛)高中哲学课堂是学生初次接触并系统学习哲学的主阵地,在哲学教学中努力实践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尤为重要。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在静思索中明辨

      我们知道,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而这5种思维品质绝非与生俱来。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阵地,解放学生的头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不二法宝。

      学生初涉哲学时,我就让学生讲故事、续故事、明道理,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引导他们明白: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有个故事是:一位先生收了两位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位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尽可能装满。”一位学生买了许多干草,很勉强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思考:如果你是另外一位学生,你的做法是什么?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新,都是从“想”开始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让自己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和经验充分进入教学设计,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外,还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过程,让学生对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学生通过持续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究,获得关于真善美的活生生的真实体验,实现人格的不断重构。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关于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教材有两个地方提及。一是在“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框题中提到:“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二是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题中又提到:“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教材对这一问题表述不一致的思维境地,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这两种提法是不是矛盾的呢”,学生议论纷纷。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状态是教师诱导的最好时机。此时我稍加点拨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生茅塞顿开,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适时于无疑处设疑,投石激浪,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讲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时,利用教材上的漫画《你敢剪吗?》,请学生回答并分析原因,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学生回答的是可以剪。参考答案是说不可以剪,原因是气球上的甲乙二人代表矛盾双方,一方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如果剪断绳子,则二者就都有不复存在的危险了。但是我并没有囿于这个答案,而是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性的点头示意,并请他继续说出原因:“剪掉以后,旧的矛盾被解决,而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打破一个矛盾体,又会产生新的矛盾统一体。”这时我对这位学生的大胆想法和独特思维视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并结合题目的主旨讲明了常规答案的道理所在,由此在哲学教学中开了一个鼓励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好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在细察看中求知

      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背景下,哲学教学的触角应伸向主体和主体生活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而要真正开放哲学教学主体的视野,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因为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家长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帮助他们把“眼睛”擦得更亮,让他们学会看世界,学会观察生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笔者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如果授课者对于教材的研究不够仔细、深入,或是为了照顾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刻意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往往会出现处理不当、过于笼统概括的现象。一方面,以偏概全,容易模糊知识点,误导学生,让学生“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无法收获预定的教学结果;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无形之中会压制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我们应当及时发现,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懂得驾驭教学语言,像语文课一样做到咬文嚼字,力求教学用语的严谨性。

      如: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物质世界≠物质(物质世界是指万事万物——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4.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生活中、现实中去观察,使他们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从而真正拓展他们的视野。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巧绘描中领悟

      传统的“复习—新授—巩固练习”的课堂教学程序,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风格,学生被动接受而缺乏实践能力。陶行知说,“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皮亚杰也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思维和动作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四个尽可能”:尽可能了解学生活动兴趣,尽可能让学生准备较多的有结构的活动材料,尽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尽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至课外,做好学与用的结合工作,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常常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混淆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让他们试着画图比较,最后一致得出图示:

      

      整体与部分:大圈代表整体,小圈代表部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数量上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数量上是多。

      

      共性与个性:椭圆表示个性,阴影表示共性。

      我再稍作讲解:“你们看,张三(瘦、矮、男人),李四(胖、高、男人),王二(白、矮、女人),他们各有个性,但他们都是人,人这个共性存在于张三、李四、王二每个人身上。”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说:“哦,知道了!”

      对于高中哲学的知识体系,我也是鼓励学生动手勾勒,答案虽五花八门,但都能抓住要领。不少本科毕业后又考研的学生说: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这一知识结构图还历历在目,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中,我有意引导学生让哲学走进生活,并且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思考,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当然,解放学生的双手,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依样画葫芦的模仿操作,而是在符合哲学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强调有思维的参与,手脑并用。

      四、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畅谈论中晓理

      灵动的哲学课堂,更需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语言实践的开放,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质疑的开放。新理念指导下的哲学课堂教学,倡导师生围绕文本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流和对话。陶行知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但中国人一般习惯是不允许多说话;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因此,我在哲学课堂上,通过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大胆质疑问难,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敢想敢说,甚至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新思想极为敏感好奇,有崇尚创新的心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设计情境问题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冲突性的情境,巧设问题,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辨中领悟真知、领会真情。

      如在教学辩证法“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请一个学生讲“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故事。故事一讲完,我问学生:“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能喝到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呢?”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大家各抒己见并说明理由,最后达成共识:因为三个和尚不能齐心协力,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没水喝。我进一步启发学生:①如果把每个和尚看作一个部分,把三个和尚看作一个整体,那是不是说明“整体功能肯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呢?②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学生在思考、探究之后得出结论: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个寓言故事启示我们,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这样,依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对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大有裨益。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语文课的语法学习中我们学过,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这是一个真理。例如:“我不是不想学哲学”亦即“我想学哲学”。这句话这样改变,不管从语法形式上来讲,还是从内容上来说都是没有错误的。学生往往会先入为主,形成定式思维:双重否定就是肯定。

      此时我举例:“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和“有质变就有发展”。

      分析:显然,这样的结果,从语法角度(形式)而言,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从内容(实质)来看,是错误的。我们从“质变”与“发展”这两个词组的性质来看,就能够发现下列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教材第63页)综上可推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有质变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能否反过来认为“有质变就有发展”呢?当然不能。因为,哲学中并没有规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它既可以是前进的和上升的,也可以是落后的和下降的。

      五、解放学生的时空——让学生在广采撷中博学

      陶行知说:“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他还说:“现在一般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一个茶杯要有空位方可盛水……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教材,更应不断向生活延伸,大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教学“矛盾的特殊性”前,我就布置学生去大自然找两朵完全相同的花,或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或两根完全相同的草……反正只要是完全相同的两件自然物,都可以带实物或拍照片来。学生积极性很高,课下努力寻找。上课前,真有学生带来了实物和照片。更多的学生告诉我,没找着“完全相同的”自然物。他们围着那些实物和照片,议论纷纷:“那是工艺品,明显不属于自然物”,“细看那两片树叶还是有区别的”……我在旁边“坐山观虎斗”,不免有点洋洋得意:教学目的已初步达成,我只要顺水推舟,学生就会懂得“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只有解放了孩子的空间和时间,才能真正沟通课堂内外,才能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将哲学知识置身于实际背景之中,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体验哲学、领悟哲学,并获得经验,真正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有效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

      在哲学教学中,“六大解放”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有机整体,不可孤立分割,而应综合运用,交互整合,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创设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灵动的哲学课堂;才能构建起灵动的哲学教学,真正让哲学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舞台,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哲学教育。

标签:;  ;  ;  ;  

实践“六解放”创建智能课堂--以哲学教学为例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