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姜龙[1]2002年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加入WTO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已不再是企业的效益工程而是生存工程。 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思路。利用这一思路和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理论的讨论,结合行业的特点,为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的研究构筑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基于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工具的缺乏和企业对此类工具迫切需要的现实情况,本文运用制度管理的思想,构建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阶段成熟度评价模型这一事前评价工具,帮助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发现管理能力上的缺陷,以使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成功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模型面向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管理能力分为管理纪律和资源优化两大级别,前者依次分为分工合同化、流程轨道化、记录表格化叁个等级,后者分为物力优化、财力优化、智力优化叁个等级,每个级别利用关键性能指标的方法,围绕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等管理关键环节,建立了立体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并提供了对应的具体应用工具。 通过对具体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企业按照本模型的等级划分,由低至高逐步地完成了信息流、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全面整合,建立起面向信息化的现代管理体系,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模型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肯定。

时丹丹[2]2011年在《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随着我国入世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及政策体系的影响及关系,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进行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工艺创新是影响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可以通过改善工艺创新信息搜索与发现能力等方面来影响工艺创新的水平,以及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的影响机理。选取了信息化6个方面的指标,工艺创新4个方面的指标,建立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来分析信息化对于工艺创新的影响。并在分析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并依据政策对工艺创新作用功能的不同,选取了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社会化服务政策,并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产业政策能够保障工艺创新领域形成产业规模化,力争夺取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在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分析的过程中,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说明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并在优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内容及优化途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在分析其对工艺创新激励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就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提出了设计思路和优化内容,并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实施途径。制造业企业的工艺创新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等问题,通过均衡分析及动力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政策对信息化及工艺创新的重要作用。并采用面板数据实证了金融政策与企业工艺创新之间既存在长期关系也存在短期关系,为进一步设计与优化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提供了依据。政府可以通过制订科技政策对工艺创新进行适度干预,以减少社会收益水平和私人收益水平的差距,从而矫正“市场失灵”现象,构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评价模型,用来评价科技政策的好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优化原则、功能设想及优化内容。良好的社会化服务政策可以将制造业企业的工艺创新能力迅速、高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运用结构方程(SEM)的方法研究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工艺创新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研发资源、研发能力等能促进企业工艺创新能力的提高。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社会化服务政策的优化要从信息共享服务政策、中介服务政策等方面着手。最后,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优化的工艺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事前评价。通过设计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化服务政策的综合指标体系,请专家进行打分,对各指标隶属度矩阵汇总后,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影响很大,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优化与调整能够起到推动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作用,因此,本文所优化的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是可行的。

白建峰[3]2006年在《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进入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日益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热点。对于如何评价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和企业实施信息化前的评价,也同时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本论文就是针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的评价,主要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模型,并同时探讨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和评价方法,最后将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一个案例,得到了实证分析。首先,本论文总结归纳了企业信息化及其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现状与相关知识。在分析研究背景和项目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并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诸如系统论、集成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理论以及评价理论的相关内容。其次,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模型。在本论文的研究体系结构的指导下,在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提出一套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运用叁维坐标系对其进行描述,首先对一级指标进行分类,接着对二级指标进行逐级细化,最终建立起一套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再次,探讨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以确定评价目的为导向,选取评价对象,在遵从若干公认的指标选取原则下,建立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不断进行细化,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选定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基于铁路企业机务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熟悉铁路企业机务系统的各项业务,同时分析铁路企业信息化和机务系统信息化的研究现状,运用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铁路机务信息化实施方案,该方案对机务信息化建设起到参考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模型,能为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参考,并辅以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和评价方法,能构成一套完整的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模型。当然,该模型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不断进行检验和完善。

张洪亮[4]2007年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水平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趋势,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历史趋势。我国的制造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虽有一定成效,但效果不是很理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的信息化基础,追求跨越式发展的产物,所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前期,很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基础评价,查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提高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成功率,顺利推进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完善、科学地定义了企业信息化基础,经过分析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企业信息化基础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未确知数学等定量化方法应用到评价过程当中。所以,本文不但丰富了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理论,同时也对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蔡红[5]2012年在《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叁角地区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在ERP、CRM、CAD和SCM等信息技术项目上的投资巨大,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变革、核心业务流程、技术研发等企业原本具有的资源和能力,而且它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与日剧增,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但是,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实践和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巨额的信息化建设投资似乎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或者带来以超额收益体现的竞争优势,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失败等严重的问题,即信息技术的投资没有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绩效和商业价值。那么,如何使企业走出信息化投资发展的困境,使信息技术及其能力真正为企业创造利润,让企业获得比同行更具综合竞争力的持续竞争优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角度,对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层次研究,为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信息技术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企业能力,是企业创造并巩固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论文运用粗糙集理论、灰色关联方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形回归方法等理论和方法,对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及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介绍了制造业企业IT资源与IT能力的概念与区别,研究了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机理,IT能力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接着阐述了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的生命周期,研究了基于耗散结构的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并构建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路径。第二,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制造业企业IT能力的特征,构建了IT能力的初始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基础上,对测度模型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3个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四个主成分主要因子对总评价的方差贡献率达70.28%,进而对原始指标体系进行重新整合、筛选并分类,得到归属于4个影响主要因子的23个优化的指标体系,从而产生了新的IT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重新设计了制造业企业IT能力的四个维度,按照层次从低到高分为IT基础能力、IT应用能力、IT发展能力和IT探索能力。然后利用粗糙集属性重要度的方法计算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灰色多目标决策理论建立了制造业企业IT能力的评价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IT能力的灰色关联度评价值,最后使用两步聚类法原理对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IT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五种类型的企业IT能力建设现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绝大部分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都已经具备初步IT能力(即IT基础能力和IT应用能力),而这些企业的IT在较高的层次上(即IT发展能力和IT探索能力)表现不佳,只有少数企业的IT能力能够有效地在战略层面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帮助企业有效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升其把握市场方向的能力,也就是说,现阶段大多数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IT能力建设正处在从IT能力的基础层次向IT能力的高级层次过渡的阶段。第叁,从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与特征出发,首先在现有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维度的基础上,引入传统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思想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维度模型中,重新设计了基于改进型平衡计分卡的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四个维度:财务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流程优势,建立了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4个原始指标体系,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对原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计算优化,得到了8个有效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建立了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信度及效度分析检验,用粗糙集属性重要度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对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得到了灰色关联度评价值,最后对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现状。通过研究发现绝大部分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都已经具备程度较高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发展良好,但是也有少数企业发展不够全面,或者过于重视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建设,或者过于重视市场营销而忽视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导致企业不能获取到高水平的财务优势。第四,在分别对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的5大属性理论,IT能力及其各维度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相关的成本领先优势、资源独特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和流程先进优势的四种创造路径;继而构建了制造业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模型,即信息技术能力的四个层次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四大优势互相之间的关系,对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设计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对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两者之间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四种类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研究假设的成立。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建立和提升整体上能够直接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也得出了信息技术能力各层次要素与持续竞争四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IT应用能力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呈正相关关系,IT能力对企业资源优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IT应用能力与企业资源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IT基础能力、IT应用能力与企业技术优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在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基础上,对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案例分析,客观地考察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历程,分析了公司各个层次IT能力的建设情况,公司持续竞争优势及其各维度上的表现和IT能力对公司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重点分析了IT基础能力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发现IT应用能力分别对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继而对企业整体的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只要IT投资成功并形成IT能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能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整体绩效的提高较大贡献。综合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在长叁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中,IT能力整体上能够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尤其是IT应用能力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有明显的作用。部分优秀的企业已经有较强的高层次IT能力(IT发展和探索能力),IT能力能够从战略层面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和巩固予以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大多数企业只是具备IT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而IT发展能力与探索能力正处在培育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需要把IT战略融入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培育IT的高层次能力,才能使IT能力的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张聪慧[6]2009年在《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与效益研究》文中认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是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也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伟大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现代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但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投入大、周期长、涉及因素多,高风险等特点,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较高的失败率。因此,对如何控制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全文综合运用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期权理论、系统工程理论、运筹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理论等多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知识,在借鉴与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在不同情况下企业进行信息化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框架与模型,并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的实际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理论研究了企业信息化投资价值与信息化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研究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控制方法时,从多个研究视角对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解决企业如何识别与衡量信息化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问题,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分析解释结构模型,可为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全面控制风险提供完整的分析框架;其次,为了解决企业经常面临多个信息化项目如何投资选择的问题,结合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多个信息化项目投资决策的风险控制框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多个信息化项目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使管理者在进行信息化投资决策时更具有柔性;最后,结合企业集团信息化投资的特点,构建了以企业集团总部为上层,子公司为下层的二层规划的投资决策模型,可以保障企业集团的信息化投资获得集团整体效益最优,为企业集团信息化投资决策提供一个有据可循的科学决策过程。本文在研究信息化投资价值与企业绩效关系时结合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连续数据,运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分析模型、VAR模型以及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多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可以为我国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张敏敏[7]2009年在《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制造业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内部控制演进和理论解释为研究起点,在吸收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特征,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构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及其实施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和制造业企业的相关理论,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其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再次,探讨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重点探讨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原则和总体框架,从制造业企业控制环境建设、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监控与评价、业务与管理流程控制、管理改进等六个层面,提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分析了制造业企业的主要业务构成,针对八大业务流程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控策略。最后构建了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具体案例对本框架模型进行了验证。

周袁[8]2014年在《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由信息化引起的市场竞争加剧是各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效率,成了大部分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企业信息化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但也不是所有企业只要选择了实施信息化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因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或信息化程度)相匹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过多或者过少的投入都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适得其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指导企业真实、客观的了解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程度;以此来指导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投入,使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效果达到最佳。本文在对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成熟度的概念及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做了简要的梳理,同时还对重庆地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成熟度模型构建了一套更加适合于重庆地区制造企业判断自身信息化成熟度的评级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以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为参考,加入适合于制造企业行业特征的评价指标,将NIEC的这套通用评价指标转化为有针对性的专用评价指标。本文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基本指标、效益指标、效能指标叁个维度,以及7个二级指标和23个叁级指标;共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该指标体系建立以后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整体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并把成熟度模型和信息化成熟度的评分区间对应起来,可以直观的按区间对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等级进行判断。文章最后利用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重庆川仪厂进行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利用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该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做出判断,所得结论与企业实际相符,并根据结果提出信息化改进建议。

徐作宁[9]2006年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日益明显,市场飞速变化和技术高速发展的超强竞争环境(Hyper competitive)下,有利于环境稳定的国界、规则与控制等因素正趋于瓦解,企业的经营环境正从过去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日益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开展战略信息系统规划(SISP)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进行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从管理学的视角研究SISP方法及信息系统的评估体系。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指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SISP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给出本文的结构安排。 2.阐述了与SISP相关的几个主题。讨论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揭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根源,介绍了战略信息系统,描述了SISP概念、作用等内容,最后阐释了核心能力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石。 3.提出了一个适应动态环境的SISP新方法并设计了一个支持SISP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现有SISP方法可分为传统SISP方法和演化SISP方法,传统的SISP方法为信息战略的规划提供了清晰的步骤,规划人员可以据此有条不紊的完成规划工作,但在动态环境下往往对变化反应迟缓;而演化的SISP方法可以动态的响应环境的变化,但由于没有清晰的规划步骤,往往会造成规划人员无所适从。吸收这两种方法的精华,建立了一个既能适应环境变化,又有较为清晰的行动流程的SISP方法。该方法强调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重视全过程的环境扫描,集成企业经营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集成规划与实施,认为规划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具有动态适应性、集成性、广泛性等特征。 4.按信息系统功能和作用领域的不同,将其分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企业间及外部信息系统、整合集成信息系统叁种,并提出了一个信息系统组合框架模型,用于描述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了哪些机会及各个信息系统间的逻辑关系。以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石,从核心能力的有价值性、异

胥洪娥[10]2016年在《治理视角下企业IT绩效的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与新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逐步迈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及其相关技术(简称“IT”)正在广泛影响和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形成基于IT的群体智能从而以新的方式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无论是实业界还是学术界,都越来越关注企业IT绩效及其评价,试图通过企业IT绩效的评价研究找出IT应用的有效路径,以推进企业IT应用的良性、高效发展,促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IT绩效具有间接性、滞后性、无形性、长期性、溢出性、融合性等属性,这使得全面准确衡量企业IT绩效变得非常困难,虽然国内外IT绩效评价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一般局限于某一个层面研究IT绩效及其评价,往往分别从IT投入或产出角度研究IT绩效,IT绩效业也往往局限在某个特定阶段或方面,鲜有从投入-产出全过程,将有形与无形绩效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这一方面使得IT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缺乏完整性,同时也客观造成了重视IT的直接绩效,忽视间接绩效;重视企业内部IT绩效,忽视IT运用带来的溢出绩效等问题。另一方面有关利益相关方及其关系对IT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客观上造成了利益相关方及其关系在IT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即IT治理没有得到重视并有效运用。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IT治理层面对企业IT投入-产出过程重新考察,剖析IT治理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以期进一步完善IT绩效评价及相关理论。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本研究依据波特价值链模型的思想,从IT治理、IT运用范围和IT运用层次叁个维度与多个相关认知主体,立体地剖析IT对企业价值活动的影响,以能够更加完整和客观地分析企业IT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在构建企业IT绩效评价模型的过程中,运用认知理论的研究结果不仅将隐性的、间接的及滞后的变量显性化,而且简化了企业IT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将量化与定性绩效指标纳入到同一个企业IT绩效评价体系中。按照上述研究的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IT绩效内涵的界定及其评价框架。在揭示企业IT内涵、IT应用特点及IT绩效复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IT绩效评价的内涵、特征、形式。然后在系统理论、投入-产出过程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企业IT治理绩效和IT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构建了治理视角下企业IT绩效评价的分析框架。(2)治理视角下企业IT投入与产出因素的实证甄别。基于企业IT绩效的内涵,从治理层面系统地剖析了IT对企业价值活动影响,构建了企业IT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因子法探索出两个投入和叁个产出维度,并遴选出IT治理投入、IT运用投入和叁个IT产出相关测量指标。(3)治理视角下企业IT绩效评价指标测量模型的确定。在企业IT投入与产出指标因子探索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对投入与产出因子进行了CFA因子验证、聚敛效度评估与区分效度的检核,然后确定了IT投入与产出的测量模型。(4)模型验证研究。根据IT投入与产出的测量模型,构建了IT治理投入、IT运用投入与IT产出关系的结构方程路径图,实证研究了IT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路径关系以及边界条件对模型的影响。由于基于结构方程的模型验证研究对IT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多阶段DEA模型从行业和企业维度分别对企业IT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效率进行研究,以分析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内部IT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效率是否具有差异以及差异的根源。本文从治理视角下构建的企业IT绩效评价模型,借助了系统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投入-产出过程理论等研究结果,系统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企业IT绩效现状,并且通过对企业IT投入与产出之间作用关系和转换效率的分析为企业IT建设提供操作性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IT治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维度,是通过IT运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显着的积极影响。随着企业IT投资额度增大,应用层次提高,企业如果缺失有效的IT治理,企业IT运用就会偏离企业发展的目标,出现IT资源的闲置或者低效。(2)IT不同投入要素对IT绩效各个构面具有差异性影响,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发展需求,合理调整IT投入要素,而不是一味追风,盲目投资。(3)同一行业内部或不同行业之间企业IT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效率存在差异。效率的差异有的源于IT运用子过程,有的源于IT治理子过程,有的则两个子过程都表现为无效率。因此,企业IT建设不但应加强IT运用阶段的有效性管理,而且还应重视IT资源的配置与风险的防范。本文提出的治理视角下企业IT绩效的评价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描述IT投入与IT产出要素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而且从治理层面上剖析企业IT绩效形成的机理能够揭示出导致企业IT绩效低效的根源。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1)从IT治理层面分析企业IT投入与产出的现状及其两者关系,探索并构建了企业IT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遴选出IT治理、IT运用和IT绩效相关测量指标。结合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了IT治理与IT运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对企业IT绩效的影响路径。(2)依据认知理论设置了认知变量,构建了IT绩效认知测量模型。该测量模型借助认知主体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滤掉非IT投资绩效,简化了企业IT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统一到同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中。而且本文在变量设置和数据采集过程中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应用到企业IT绩效评价中,因此在评价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3)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分析了IT投入-产出过程及其转换效率。两阶段DEA模型打开了企业IT投入-产出过程的“黑匣子”,将该过程分解为两个子过程:IT运用和IT治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评价IT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效率而且可以找出效率差异的根源。

参考文献:

[1].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D]. 姜龙. 四川大学. 2002

[2].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D]. 时丹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3].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及案例研究[D]. 白建峰. 清华大学. 2006

[4]. 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水平评价[D]. 张洪亮. 河北工程大学. 2007

[5].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研究[D]. 蔡红. 东华大学. 2012

[6]. 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与效益研究[D]. 张聪慧. 天津大学. 2009

[7].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 张敏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

[8].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D]. 周袁. 重庆工商大学. 2014

[9]. 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 徐作宁.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10]. 治理视角下企业IT绩效的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 胥洪娥. 山东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前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