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让英语从“背诵”走向“表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思维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话教学的理念越来越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英语老师感受着对话教学带来的每一个变化,开始慢慢适应并试图改变自身所处的教学境遇。于是,师生对话贯串着整个课堂始终,可是这种对话只是停留在句型的操练上,师生间的对话只有一个维度——师问生答,缺乏师生间的思维交互与情感交流,单调机械的一问一答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降低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课堂的交际成了变异的“思维独白”。
曾有一些教师提出“英语对话是否需要思维支持”的疑问,“趣味性和思维性如何得以兼顾”?这些,无疑反映了教师对英语思维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模糊和混乱。在近一年的听课中,笔者发现两种教学失衡的现象:
现状一:以“应试”为目的的机械操练远远多于以“能力生成”为目的的“思维训练”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过分依赖于外显认知,而忽视了内隐认知,更忽视了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鲜活的语言。师生互动与交流流于形式,我们听到的很多是学生在老师所规定的句型模式里机械地操练。这种交流只停留在知识层面,很少涉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结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是目前我区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片段】
T: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I like winter.
T:Why?
S:Because I can make snowmen.
T:Oh,I see.Hello,××,do you like winter?
S:Yes,I do.
T:Why?
S:Because I can make snowmen,too.
T: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making snowmen?
S:Yes,we do.
T:Now please talk about seasons with your partner.
【点评】王守仁教授指出:“将英语仅仅视为交流工具,一个实现意义转换的工具,是把问题简单化。”教师如果把学生当作没有情感体验、没有自我思维的空心人,将生命异化为工具,而把生命与生命的共融与共塑的教育教学过程前化为一种简单的“储存行为”,那么学生就游离于课堂的边缘而无法融入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只是纯粹的句型操练,没有思维,没有生成。
【理性操作】
T:My favourite season is winter,because I can en-joy my long holiday.Do you like winter?
S1:Yes,I do.Because I like Spring Festival.It's in winter.
S2:I don' t like winter.It's too cold.I can't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S3:I like winter because I have a long holiday.I don't like winter because the days are too short and the nights are too long.
【点评】第15次学术年会暨第11届全国外语教研工作会议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龚亚夫指出:“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有语言运用的目标,还应有思维认知与社会文化目标,涉及的是学生内在思想、思维能力与情感世界、知识世界。这样,英语就有可能与学生的真实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使得学习与思维培养和素质发展密切结合。”只有涉及学生心智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实现从“记忆背诵”到“思维表达”的飞跃。
现状二:以“理解”“知识输入”为目的的练习大大胜过以“思维”“输出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运用
【教学片段】
T:Boys and girls,what day is it today?
S:It's Friday.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1:I'm going to the park.
T:Oh,I see.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S2:I' 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T:How about you,×× ?
S3:I' m going to watch TV.
【点评】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生活逻辑与思维轨迹中行走,用自己的提问主宰课堂,学生就是被我们牵着鼻子走的傀儡;浸泡在自己职业惯生的温泉中,不是“想学生所想”,而是把我们的思想强加于学生。而真正的“思维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并不一定要“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如果要再深入一点的话,学生最活跃的思维是不仅会解决问题,而且能主动提出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是在问与答中进行,看似热闹,其实际空洞无物,学生没有智力的参与,也就没有思维可言。
【理性操作】
T:Boys and girls,what day is it today?
S:It's Friday.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1:I' m going to Hongmei Park with my classmates.
T:How are you going there? By car?
S1:No,we're going there by bus.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
S1:We are going to fly kites and catch insects.It is fun!
T:That is fun.I hope you'll have a good time there.
S: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T:Sounds great!
【点评】师生真真切切地就一件事情展开对话,教师的倾听,直接深入到骨髓与精神的纹理中。通过和学生悉心交流,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信息并进行有效反馈,让学生的思维有了自由生长的空间。只有当学生言之有物、有了思想内容的时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这样一个润泽的课堂,作为聆听者的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师生用发散性思维的对话搭建出了心路之桥。
教学启示:
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忽视思维表达的现象,也感受着教师在“句型操练”与“意义交流”之间的徘徊,如何拆掉“记忆背诵”与“思维表达”之间的墙,让英语思维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一、寻找“导火索”,点燃思维“着火点”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教材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把教材当作“导火索”,激活学生尘封的记忆,展开缤纷的心智,引爆倾诉和论辩的渴望,自我发现的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发现矛盾并在学生的思维链条断开且自己无法接合的时候给予帮助的那个人。
以前听过不少课,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就拿A板块来说吧,教师疏通了生词新句后,通过听录音,回答几个问题,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后来走进名师的课堂,在对比中发现,名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依托教材,让学生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和个性化的解读。他们把教材当作了“导火索”,让学生在品味教材的过程中进发了智慧的火花,在超越教材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教材的感悟和理解。
以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 Part E为例,教师利用教材中“书店遇贼记”这一事件,巧设了如下的问题,引燃了足以让学生争论的“着火点”。
T:Nancy was unlucky,the thief stole her purse,and she ran slower than him,what will she do? Can you guess?
S1:Nancy will take a taxi to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S2:Nancy will call 110.
S3:Nancy will go home.
S4:Nancy will cry.
S5:Nancy will throw the bag at the thief.
S6:Nancy will shout loudly.
S7:Her friends will come and help her.
T:What will Nancy shout?
S1:Nancy will shout:Stop thief! Stop thief!
S2:Nancy will shout:My purse! My purse!
S3:Nancy will shout:Help! Help!
S4:Nancy will shout:Don't run! Don't run!
只有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把教材当作“导火索”,当作“起跳板”,课堂的内涵和外延才会得到延展,课堂才会活起来,“温度”才会升起来,效率才会高起来。
二、制造矛盾,拉动思维内需
教师要善于制造矛盾资源,成为学生思维内需的“制造者”,在生活资源、文本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制造矛盾,让课堂开放起来,这是拉动思维需求,产生认知张力的一大诀窍。以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1 “Who is younger? ”Part D这张苏海父母和叔叔婶婶的照片为例,师生展开了如下一段对话:
T:Look at the photo.Who is older,Su Hai's father or Su Hai's uncle?
S:Su Hai's uncle is older than Su Hai's father.
显然,学生的思维和老师的思维出现了分歧,学生的回答并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这时候老师很巧妙地说:
T:You have a good idea.Because Su Hai's uncle has a beard.He looks much older than Su Hai's father.Now let's listen and judge.
听完录音,老师及时提问:Who is younger,Fatheror Uncle?
学生纷纷举手:Su Hai's uncle is younger than Su Hai's father,but he looks older than Su Hai's father.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假定,在师生试图建立起对话渠道进行沟通的时候,却因思维假定而产生矛盾导致对话破裂。而教师用教材中真实的矛盾引发“思维的地震”,把有关矛盾转化为学生与已有思维假定的矛盾,继而粉碎矛盾。
三、巧用“思维漏洞”,于尴尬中“绝处逢生”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学生出现了思维漏洞,这正是教学的重点和起点。
人的思维模式其实就是自己思维方式、角度的惯性,如果执著于“习惯”,以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看问题,去认识世界和接触世界,就会经常受到自我视角的局限,产生各种思维漏洞。巧用这些“思维漏洞”,会在尴尬中“绝处逢生”,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和意外。
以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8 “Open day”为例,教师通过填词的形式让学生巩固be动词is,are的用法。
There an apple in the box.
There some desks and chairs in the classroom.
There a songbook on the piano.
There some bread on the desk.
学生举手回答:
S1:a和an前面用is,some前面用are。
S2:单数名词前面用is,复数名词前面用are.
S3:a和an前面用is,名词后面有s或es就用are.
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对焦点问题,即some bread究竟属于单数名词还是复数名词进行了澄清。通过这样一个练习设置了认知停靠点,同时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学生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学生在认真思考后的答案,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样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相互比较和鉴别,把发散的思维再归拢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碰撞时产生的疑点和缺漏才会逐渐消失。
四、妙设“思维陷阱”,引发“酝酿效应”
“陷阱”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陷阱”,根据学生所出的错误进行分析教学。这种教学法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学生的思维定势处巧设“陷阱”,突破思维。
以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2 “At a party”为例,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用自带的照片用所学的句型进行交流,最后老师精心选择了一张内容比较丰富的照片让学生进行介绍:
S1:Is that man your father?
S2:Which one?
S1:The one in the blue shirt.
回答的学生卡在那儿了,因为照片中两个男士穿的都是蓝衬衫,怎么办呢?
T:Look at the two men.Do they look the same?
S1:No.
T: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S1:One is fat,one is thin.
学生恍然大悟:The fat one is my father.The thin one is my brother.
通过设置思维陷阱,让学生经历一番智慧的“挣扎”,最后凭借自己的力量跳出了老师设置的思维“陷阱”。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内悟、内省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它按照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建立起一个个认知“支架”,通过这个“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
后现代主义给我们课堂教学提供的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每个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作为教师,应统一语言运用目标和思维认知目标,使学生不仅能从“互动”将自己提升到“主动”,而且能练就语句生成能力,使英语思维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