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_语义学论文

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_语义学论文

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学论文,斯基论文,其对论文,塔尔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1)02-0011-03

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即逻辑真理是否反映客观现实?逻辑学的始祖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真理符合论,认为逻辑规律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塔尔斯基把它概括为一句话:“语句之真在于它与现实相一致。”[1](第247页)莱布尼茨首先对亚里土多德的真理符合论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二元真理论,他认为,有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一种是事实的真理。正是在真理符合论和真理二元论长期争议的背景下,塔尔斯基另辟蹊径,第一次提出了语义真理论,并由此创建了逻辑语义学,在世界哲学界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31年3月,塔尔斯基用波兰文撰写了《形式化语言中的真理概念》一文。该文主题十分明确,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说:“本文几乎全部是献给一个问题——真理的定义的。它的任务是,针对一种给定的语言,建立一个实质上适当的、形式上正确的关于‘真句子’这个词的定义。”[2](第152页)

为了保证定义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塔尔斯基提出了合适的定义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实质适当性,二是形式正确性,并对这两个条件的涵义作了明确的规定。简言之,实质适当性是指能成功地把握被下定义词项的日常或直观意义,即能抓住古典符合论真理定义所蕴藏的内涵。形式正确性是指能把清晰明确的定义词项无歧义地运用于被定义词项的外延。

塔尔斯基真理论的目标是对真句子作一实质上适当、形式上正确的定义。为了把对真理的定义局限于句子,他曾作过如下解释:谓词“真的”有时用于某种心理现象,比如判断和信念;有时用于某种物理客体,即语言表达式,具体地说就是句子;有时用于某种被称为“命题”的观念实体。由于若干原因,把“真的”这个词项用于句子是最方便妥当的。这里所说的“句子”是指的直接陈述句,含义十分清楚。

因此,我们可以把陈述句看作“真的”的应用域,即它的外延。至于谓词“真的”的内涵则涉及对象的内容,问题比较复杂。塔尔斯基认为,“真的”这个词项,如同日常语言中的一些其它词项那样,是多义的,用法含糊。在他看来,那些讨论过这个概念的哲学家们也没能帮助消除这种含糊性。他选择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概念作为讨论词项“真的”的意义的起点。因为亚里士多德的真理概念与直观比较接近。

用现代哲学术语,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可以表述为:

语句之真在于它与现实相一致(或相符合)。

如果把语句的所指看作“事态”,那么它又可表述为:

一个语句是真的,如果它指称一种存在事态。

塔尔斯基认为,这些表述都不是足够精确和清楚的,无论如何,它们中没有一个能够成为一个满意的真理定义。他考察了一个具体例子:“雪是白的”这个句子在什么条件下为真,在什么条件下为假。看来似乎很明显,如果以古典的真理概念为基础,我们会说:如果雪是白的,那么这个句子是真的;如果雪不是白的,那么这个句子就是假的。于是,假若真理定义要与我们的想法一致,那么它就必须蕴涵下面这个等值式:

语句“雪是白的”为真,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注意,这里是说“必须蕴涵”,这是塔尔斯基真理定义的关键。我们看到,雪是白的这四个字在等值式的两边都出现,出现在左边时它带引号,出现在右边时则无引号。右边无引号的是句子本身,左边有引号的是句子的名称。为什么左边要用句子的名称呢?原因是从语法的角度看,一个句子的主语只能是名词性的表达式。对于一个“X是真的”形式的表达式.如果我们用一个句子去替换X,或用其它任何不是名称的东西去替换X,那就都不能使替换后的表达式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句子,将句子加引号所得的句子叫做引号名称。如果把上面的讨论一般化,用字母P代替任一句子,用字母X代替该句子的名称,于是,从我们对真理的基本观点来看,两个句子"P"和“X是真的”之间应有等值的逻辑关系,换言之,下面的等值式成立:

(T):X是真的,当且仅当P。

塔尔斯基称之为TM型等值式。他认为,如果一个真理定义蕴涵这一类的等值式,那就满足了真理定义的令人满意的首要条件:在实质上适当。须要注意的是,T型等值式本身不是一个语句,而只是一种语句模式,所以它不是真理的定义,而是单独句子的成真条件,可以看作真理的部分定义。在某种程度上,一般的定义是所有这些部分定义的合取,由于一般来说一语言中的语句是无穷的,所以这种合取是一种无穷的合取。

塔尔斯基认为;在具体构造真理定义之前,有必要对普通语言中的真句子定义作一翻剖析,他说:“为了把读者引向我们的主题,对普通语言中关于真的定义,作一短暂的考察似乎是适当的。”[2](第154页)他从考察说谎者悖论开始。

现在我们用符号S作为下列句子的缩写:

S不是真句子

这样,凭经验,我们可以建立

(1)“S不是真句子”等同于S

现在对S和它的引号名称"S"建立T等式,可以得到:

(2)“S不是真句子”是真句子,当且仅当,S不是真句子。

将(1)和(2)结合可以得到:

S是真句子,当且仅当,S不是真句子。

这显然是一个悖论。

对上面这个例子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两种不同层次的语育,一种是语言发达式本身,即对象语言,另一种是用来谈论前一种语言的语言,即元语言。元语言包括语言表达式的名称和语义学词项“真的”。由于把两种不同层次的语言混为一谈,因而产生了说谎者悖论。于是,塔尔斯基得出结论,在讨论真理定义时,我们必须用两种不同层次的语言。真理定义本身以及它所蕴含的全部T型等值式“X是真的,当且仅当P”,都要用元语言来表述。其中元语言符号"P",都要用元语言来表述。其中元语言符号"P"代表对象语言中的任意一个语句。这表明“每个出现在对象语言中的语句也必须在元语言中出现,换言之,元语言必须将对象语言作为部分包括在内”。[3](第257页)对于像日常语言那样丰富的语言,在逻辑规律在其中成立的条件下,想无矛盾地使用“真句子”这个词,看来十分成问题,要想为它建立满意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常语义具有普遍性,或称语义封闭性。于是,塔尔斯基把注意力转向了形式化语言,并且选择类演算作为实例来展开他的理论。类演算是极为简单的形式化语言,词汇有限,而且句法结构简洁。

在确定了形式化语言之后,塔尔斯基通过两个步骤提出了他的真理定义。他首先定义了满足,然后凭借满足定义了真理。他之所以要先定义满足,是因为满足下定义相对来说困难较少,并且真理概念很容易从满足概念中得到。那么,塔尔斯基是如何定义满足的呢?他说:“满足是任意对象与某些被称为‘语句函项’的表达式之间的一种关系。像‘X是白的’、‘X大于Y’等就是这类表达式。“[3](第260页)例如:雪这个对象满足语句函项“X是白的”,(3,2……)这个对象序列满足语句函项“X大于Y”,如此等等。由于“满足”是表示对象序列与语句函项之间的关系,而在塔尔斯基的形式语言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句法结构是“包含”,因此,关于“满足”的定义就是:任意两个类A和B满足语句函项“X包含于Y”,当且仅当A包含于B。

在对“满足”下了定义之后,塔尔斯基开始给真理下定义了。他说:“我们注意到,一旦获得了满足的一般定义,它也就自动地适用于那些不包含自由变量的特殊语句函项,即语句。最终可以看到,对于语句来说只可能有两种情形:或者语句被所有对象所满足,或者不被任何对象所满足。这样,我们简单地通过下面的陈述就获得了真理和虚假的定义,那就是,语句是真的如果它被所有对象所满足,语句是假的如果情况相反。”[1](第261页)简言之,真理的定义就是:X是真语句,当且仅当X是一语句并且类中每一无穷序列都满足X。

这样,塔尔斯基以语言层次论为基础,以类演算为形式语言,运用递归定义的方法,先提出基本语句函项的满足条件,再提出复合语句函项的满足条件,最后借助“满足”定义了真理。这个定义完全满足了他自己提出的条件:实质上适当,形式上正确,因而是科学的真理定义。

塔尔斯基运用语义分析和现代逻辑分析的手段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作出了精确的解释,创立了语义真理论,这是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大成果。

塔尔斯基对语义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出了语言层次理论,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区分开来。他认为,这是一种避免悖论的方法,说谎者悖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象语言是语义封闭的、含有反身自用的语义概念。只有在元语言中,才能提及对象语言的表达式,才能谈论对象语言的性质和特点,并构造出对象语言语义概念的表达式的定义。在形式化语言中,一个实质上适当、形式上正确的关于真句子的定义只能借助元语言来实现,因为元语言是比对象语言高一个层次的语言。所以,语言层次论的基本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必须区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关于一语句的真、假的表述,必须用层次上高于这种语言的语言来表述。

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不仅是一种避免悖论的方法,同时也是构成一个科学的形式系统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把系统的规则与公式区分开来,把关于系统的元定理与语义系统中的可证公式区分开来,一个科学的形式系统才能构成。在塔尔斯基之前,逻辑界对语言层次的区分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塔尔斯基之后,语言层次论才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

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虽然在现代悖论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人为地把语言分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这种语言分层是否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元语言,它能为所有元语言的语义概念提供保证?塔尔斯基认为前—个层次语言的语义概念只有在后一个层次语言中才能得到严格的定义和描述,因而如果语言层次的划分是无限的,那么总有一个元语言的概念无法得到定义。但假如存在一个统一的元语言,它不仅能保证其它所有无语言语义概念的可靠性,而且还能保证自身语义概念的可靠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假定这一语言能够包含并且能够定义自身的语义概念。显然,它应是一个语义封闭的语言,但它又不能像自然语言那样包括悖论,这就与塔尔斯基对悖论根源所作的分析发生了矛盾。

尽管语言层次论有不完善之处,但它作为一种语义学方法,的确具有开历史先河的意义。语义学是研究语言表达式和这些表达式所谈及的对象或事态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语义学始于塔尔斯基。他在《概念》中创造并运用语义学方法给出“真句子”的定义,由此确立了科学的语义学,从而向世人展示了语义学的非见魅力。语义学的创立是现代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数学语言的表现力得到极大的增强,也使逻辑、数学的问题域得到拓展。

塔尔斯基的语义真理论为人们认识真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明显的就是:真理定义是否适用于自然语言?塔尔斯基对此持否定态度。然而,科学特别是经验科学中不可能排除自然语言,人们的日常思维也不能排除自然语言,这就要求一个完善的“真”的定义必须能够运用于自然语言。如果塔尔斯基的真理定义仅限于形式语言,那么他对于科学和认识发展的意义将受到限制。有鉴于此,美国的著名哲学家戴维森在塔尔斯基的基础上开始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他已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塔尔斯基的真理定义对自然语言的适用性。虽然这一工作并未完成而且也未达成共识,但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塔尔斯基真理定义的强大生命力。

【收稿日期】 2000-10-12

标签:;  ;  ;  ;  ;  

塔斯基的真理理论及其对语义学的贡献_语义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