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的可拓整合与重构_政治文化论文

论德育的可拓整合与重构_政治文化论文

论德育的外延整合与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延论文,德育论文,重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整合传统的德育方法,优化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德育实践的产物,同时又对德育实践具重要指导意义。根据目前的德育实践可分为两大模式:A、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亦称客体德育模式。即把一些相对固定的道德规则和美德灌输给受教育者,通过训练、榜样、惩罚等方法,巩固和强化灌输效果,实质是强制教育模式,缺乏情感因素和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是其致命弱点。B、变革的“自我教育”模式,亦称本体德育模式。认为德育是指导学生进行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活动,学生是教育的主动方面,教育者只是辅助性和提供咨询的外部条件,德育过程是学生尝试发现社会生活规范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德育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这对于思想道德动机的激发和行为自觉性的增强是有积极意义,但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统一的德育要求,不利于提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效益不大。因此仅限于传统的外在理论灌输或单向强调“自我教育”的变革的模式都是不完善的。德育的“理论性、简化性以及来源于并再现现实”的三层结构形式也决定了德育模式不能是单线条的“外在或内在作用”,新型的德育模式应是有利于德育的主题、主体、目标、条件、方法、评价等诸要素优化整合的德育形式。而要使诸要素相互形成合力,就需在优化整合以往两种德育模式,既强调通过开设德育教育课程等形式传授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形成相应的道德认识的基础性,又强调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发展受教育者道德判断能力和自主意识的能动性,通过非理性的方法形成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并借助受教育者的理性和推理能力实现道德上的自主,从而促进从传输→内化→外化→反馈四阶段良性循环的形成,建构结构完整的新型德育模式——联体德育模式。将德育活动立足于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要求个性化的结合;学生既是教育客体又是主体,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德育过程即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促进、协同提高的过程;在教育观念上强调社会价值与个性价值的统一;在教育要求上主张全面要求,重点突出,对症下药,通过多角度的教育达到全面实现德育目标的目的;在德育策略上,主张教育措施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倡导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纪律约束与正面诱导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以协调好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教育要求的全面性与针对性,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等多种教育矛盾,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功能。从而在新型德育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为德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可靠保证。

二、梳理德育的特殊使命,完善德育功能

(一)德育的特殊使命

德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理论,而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沿着正确方向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树立坚定正确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一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虽然与某些正确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密切相关,但却不能完全用后者代替,掌握理论并不意味着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前者较之后者,显然是一个更复杂、更微妙、更艰巨的过程。因此,德育教育不能单纯以某种现成的理论、知识或技能体系的掌握作为中心任务,而必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为中心任务来组织全面的教育活动。

(二)梳理德育特殊使命,完善德育功能

1.德育功能的多样化拓展

坚定并发展德育的政治功能。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开放的环境给德育单一的政治功能提出了挑战,人们在认识上也发生了矛盾。或怀疑德育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性,或认为需要变德育的政治功能为道德、文化功能,以淡化政治性。然而德育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德育的政治功能不会丧失,也不能丧失,但新时期德育工程要适应新形势发展,必须对德育政治功能的发挥、发展方式加以现代化变革。因为现代德育应是一个大教育,其现代化非仅限于正确确立弘扬政治立场和观点,还包含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价值观)、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教育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事物,树立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理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科学的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能力,从而通过新途径与新方式,将反映特定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立场观点、道德规范、价值判断等意识形态传授给德育接受主体,使其转化为每个人的信念、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而保证德育的政治功效,坚持德育的政治方向、共产主义信念的培养及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开拓与发挥德育的经济功能。德育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德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生活态度、责任感、价值观等,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及其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人作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决定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性质和方向,影响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劳动力——人的智力和体力发挥的程度。同时就德育工程本身而言,其与经济建设是不可分的。德育的特性与本质决定了它是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的生命线,决定着经济建设方向、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同时,德育自身的发展也要一定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以经济为基础,否则这将违背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以我们德育自身的优势与方式促进德育经济功能的发挥。

弘扬与提升德育的文化功能。德育可凭借自身的特性与优势,通过传授思想政治价值,传播思想理论知识,传递思想道德信息来传承思想文化传统。开放的环境与改革进程,使选择、吸收健康有益的文化因素,排除、抑制消极颓废的文化影响,成为各德育接受主体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在提倡竞争中营造宽松氛围,迎接变革中激发创新精神,发挥民主中构建协调机制,都是新时期德育工程所固有的任务与职责。因此文化功能的弘扬与提升,将使我们的德育工程在文化的媒介下进一步时代化。

2.德育功能的超越再生性拓展

人文精神的不可替代和不能直接转让性,决定了德育的永久建设性与超越再生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给我们现代社会提供了优秀的文化理念和道德规范传统,其涵盖了丰富的道德塑造和思想教育内容及方法。但现在决不是过去的再现,未来更不是现在和过去的翻版,要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弘扬传统精髓的同时也清醒地剔除历史的痼疾,因此教育的重任是要“替未知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而对于大教育体系的组成——德育工程而言,则承担着为完成现代教育的重任提供心理支持力的任务。充分发挥德育工程的“生命线与先导性”的作用,在理性基础上冲破传统固囿,在批判性否定、继承和发展基础上进行更新,建构超越性的德育机制。这就更需要德育过程再生与超越功能的发挥,在取得德育的直接、即期、外在效果的同时,在再生与超越的目标与基础上研究人的内心世界,掌握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挖掘其中的内在潜能,发挥德育过程的间接、长远、潜在效果与内在感召力、全面渗透力,从而为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供心力基础与精神支柱;也只有在此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在系统梳理、科学分析、有机转让基础上,才能真正履行时代赋予德育的历史职责,使德育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化,才能面向未来不断实现对德育自身内涵的超越。

三、把握德育过程的特殊性,拓展德育领域

(一)发挥德育的多起点性,促进德育领域的多层次性拓展

1.德育的多起点性

德育过程的起点不是惟一的,因为各个体的品德心理特征、品德发展状况,以及具体行为规范各要素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而德育过程又是一个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的复杂过程,这种复杂性给德育过程的整体把握带来一定难度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优势,即德育过程的各要素都可单独作为开端,作为德育开展的发起点。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不同的渠道与时机,使多种品德心理特征、德育构成因素在德育过程中相辅相成,促使德育外延向综合动态性发展。

2.发挥德育的多起点性,促进德育领域的“多层次性”整合

促使德育植根于现代社会生活。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环境而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个体思想倾向、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是在环境的熏陶及社会关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而随着开放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期望值在不断提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促使社会的变化频率加快,深刻推动和影响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着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活动方式,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的复杂程度,也加速了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汇,并把许多不同的思想文化浓缩、挤压在一起,使思想政治领域更加错综复杂,折射出许多新的思想、政治、道德问题,加大了人们判断与选择的难度。因此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需要我们面对新问题,开辟新领域,需要我们的德育教育者积极把握、创设,并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环境体系,通过加强硬环境建设以厚实德育的物质基础,发展软环境建设以提升人力与氛围支持力,促使发展了的德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创建与研究新德育范畴(如竞争伦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等),保证和促进新时期德育走向综合化,激发新节奏,营造新环境,培育现代人,跟上时代的要求。

促使德育走向国际层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与渗透,面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须有正确分析、鉴别、选择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生活在对外开放的环境氛围,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文明心态,投身于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人才竞争,更要有敢于竞争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就需要把德育置放在一个更高更广泛的时空,研究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了解它们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通过比较、分析,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克服狭隘心理,开创国际层面德育的新起点。

(二)把握德育过程的矛盾性,促进德育领域的“内适性”纵深

1.德育过程的矛盾性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用调节社会影响和组织有效的教育措施及各种教育活动,不断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影响过程,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和多方面道德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此过程受积极与消极、正式与非正式、显性与隐性、可控与不可控等多种因素影响,构成一个极庞大的影响网络。从构成德育过程的要素看,有教育者及其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还有德育内容、手段及其多种方式等。各要素有自身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多种矛盾,形成统一的德育过程。我国德育理论家班华教授将此间的矛盾分为三层次(注:肖文娥:《把握德育规律,落实德育的独立实体地位》,《黄海学刊》1998年第2期。):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教育主体自身(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矛盾;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其中德育过程的内部矛盾、教育主体自身(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矛盾是德育过程发起点,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其矛盾交换结果对德育过程性质有极大的影响力。而学校德育又是在社会环境大背景下进行,它必然和环境发生联系,受来自外界(包括接受对象、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等)等各因素的制约,从而形成学校德育和社会环境的冲突与协调。因此在诸多矛盾因素面前,我们应给予正确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学校德育即时性、层次性、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的优势,使矛盾在德育过程中良性转化。

2.把握德育的矛盾性,促进德育结构的“内适性”纵深

以往我们对德育结构的创设以及德育功能的认识明显注重于其“外适性”,即德育对象对外在要求的适应,而忽视其“内适性”,即个体自身对德育的客观需求。而且这种对“外适性”的关注以强调政治功能为主,对德育的文化功能——对社会文化结构中各结构单位的文化整合和文化提升功能涉及不多。至于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满足个体道德发展需要,促进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获得道德审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进而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满足道德审美和精神享受,则不在这一定义的视野之内。而正是这种对德育理解的偏失和错位导致了在德育问题上各种工具论的盛行,德育的外显工具性价值被人为地放大,从而使德育承载了不堪承受之重,因丧失必要的私德基础而举步维艰。因此必须实现德育从崇尚“公德”→关注“私德”的转变,实现德育向微观领域的拓展。(注: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6期。)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德育教育主体、德育接受主体、德育接受客体各因素在矛盾中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的运动过程,这一切运动的原动力都来自于德育过程主体的内心体验与整合。而德育过程主体的内心世界虽然归根结底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由于内心世界掺入了主观因素,内心世界的变化往往同客观世界的影响并不完全同步或对应,内心世界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潜隐性,需通过深入研究,才能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而且不同的德育过程主体之间(即使是同为一个德育教育主体阵营)彼此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都存在差异,可能会出现不协调音,甚至对立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微观的心理世界中,对不同德育过程主体的影响与反映进行自觉地协调和整合,使之发挥同向正合力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因素不断增多并且变化节奏加快,整个社会和人们的利益关系复杂程度增加,社会竞争性加剧,加上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所有这些变革、矛盾,都会引起人们的心理震荡,增加心理负荷,甚至导致一些人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同时,面对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要取得事业成功,提高生活质量,即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有文明的精神生活,也需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否则,人们可能会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蜕变自己的精神信仰,甚至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在以人为中心着重人的内心世界研究,重视人的感情和自然存在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因素的影响,忽视人的社会性的局限性,只有将德育的各主体的心理微观领域纵深,并立足于社会微观领域,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厚实基础与现实意义。

(三)遵循德育过程的循环层递性,促进德育层次的“应然性”提升

1.德育过程的循环层递性

德育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它的发展没有极限,是一个在不断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中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个预期目标的实现,只是一个间断过程的结束,而整体过程并未结束,它总是通过教育性活动产生内部因素的矛盾运动,形成教育与再教育的反复,形式上似乎是向原有状态的复归,实质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新德育动力机制的产生,使原有的品德结构中增加了“新的成分”或结构系统重新组合,从而意味着德育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个新德育过程的形成。同时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在不断追求理想、不断变理想为现实的斗争中创造的,而德育则是一种灌注着和体现着人的理想的活动,它本身就有一种令人激动的理想性质,因此德育甚至教育都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这种乌托邦精神就是德育的内在价值,完整的德育循环过程必定是包含乌托邦式“应然性”德育层面,若德育不具有超越现实的目标,不具有对现实的批判性,不建构“应然性”德育外延层次,而是训练人们顺应和接纳现实的一切方面,则德育便会完全丧失了它本应具有的拓展人的心灵空间、培养有反思能力的人、批判性地发展知识并引导人自身和社会进步的功能。

2.遵循德育过程的循环层递性,促使德育层次的“应然性”提升

布劳代尔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人们为改善生存状态所做的不断突破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局限性的能力。这个看法反映了“人”的“存在”所包含的一个最根本的张力——由对未来的幻想所激发的改造现状的欲望。这就产生了指导人们行为的两个基本思路:一个是基于现状的,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各种状态的思考和评判;一个是基于未来的,对现状实行改造的各种计划及其评判。前者是历史性的思考,后者是前瞻性的基于“乌托邦”的思考。人的存在,决定了这两种思考都是必要的,有助于人的升华的。工具论的德育强调的是德育适应性,关注的是其外在的价值形式,注重的是德育基于现世的属性,却忽略了德育基于未来的另一层属性(注:吴鹏、孔垂谦等:《现时代学校德育的有效性》,《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即德育的超越性或终极性。对德育超越性或终极性功能的认识,我们曾经有丰富的传统资源。中国古人讲人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复次有立言,不仅明确划分了其中递进的境界,还以三者兼得为人生至善至美之境。而当今社会对事功(包括政治的和经济的)和知识(立言)的追求有愈演愈烈之势,事功和知识也成为德育教育的取向和理由,在德育实践中表现为德育的功利导向和德育的“智育化”。相反,对于古人所言的立德却不屑一顾,德育生存的本体空间被事功和知识的强力所挤压,使原本意义的德育无处藏身。因此必须把德育从过分的功利取向中挽救回来,还德育本来面目。立德、立功、立言人生的三境界,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虽然或许永远难以兼得,但是对于个人和一个民族,失去了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果都是惨痛的。强调德育的乌托邦属性,并非是一种浪漫的逃避。而恰恰是因为,功利和理想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两极,现实性和超越性则应是德育目标的两翼。社会转型的时代,功利和世俗的声音过于强大,理想主义的激情过于贫乏,张扬德育的乌托邦精神可能比一味地强调适应更具有针对性。基于这一颇具乌托邦色彩的关注,德育应把最大的雄心和人文主义的开阔理解力带进自己的任务之中,做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重新找回自己应有的合法地位,彰显独特的超越性功能。这是德育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这也可能是德育真正大有可为的地方。

标签:;  ;  ;  ;  ;  ;  

论德育的可拓整合与重构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