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评价论文_肖徐

(汨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岳阳 414400)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40GDM孕妇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HbA1c、FBG、2hPG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妇女因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所致的不同程度高血糖[1],是妇产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5%,且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多数孕妇对疾病缺乏认知,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为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对我院140例患者进行了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40GDM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8.6±1.5)岁,孕周24~40周,平均(31.6±3.5)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38例。研究组年龄22~36岁,平均(28.5±1.7)岁,孕周25~42周,平均(31.8±3.2)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中GDM相关诊断标准,孕周>24周,空腹血糖检查≥5.8mmol/L,葡萄糖耐量检测≥2项超出正常值。知晓并自愿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妊娠前患有糖尿病史;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初中以下学历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控制血糖、饮食指导、围生期母婴监护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⑴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教育水平和个人兴趣等对患者进行教育,包括口头传授、宣传短片、宣传册、板报等,加强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良影响、治疗方式等的认知,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⑵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接受住院环境,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保持住院环境的整洁、安静,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其保持心情愉悦;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获取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4观察指标

采用高压液相法检测患者糖化血糖(HbA1c)水平,并用血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控制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HbA1c、FBG、2hP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bA1c、FBG、2hP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妊娠结局比较

对照组70例,早产38例,剖宫产8例,新生儿窒息8例,羊水过多10例,巨大儿1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4例。研究组70例,早产16例,剖宫产2例,新生儿窒息2例,羊水过多1例,巨大儿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二者相比,研究组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GDM是临床常见高危妊娠类型之一,对妊娠结局和围生儿健康有严重影响,目前的防治原则包括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饮食治疗等[3-4]。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GDM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晚婚晚育、计生政策的开放,孕妇受到普遍的重视。在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多种因素下,孕妇多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本实验对研究组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张俊霞[5]对110GDM患者进行实验,数据表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刘宝霞[6]对86例GDM患者进行研究,数据表示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负面情绪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这与本实验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聂柱莲,黎玉芳,杨彦,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152-153.

[2] 吴小清.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并发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9(a):137-138.

[3] 齐朝晖.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护理干预[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118-120.

[4] 余沁.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现状及进展[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2017:1-6.

[5] 张俊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86-2287.

[6] 刘宝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机妊娠结局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3):353-355.

论文作者:肖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评价论文_肖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