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慧馆员素质实现路径探究论文_邓文静,袁勇

图书馆智慧馆员素质实现路径探究论文_邓文静,袁勇

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图书馆步入了智慧时代。智慧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智慧馆员相对于传统馆员可以更合理的协同“资源”和“空间”,更有效地梳理和提炼信息,提供更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如何采用有效措施来不断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从而适应智慧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智慧馆员

引言

随着我国新时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无论是人们的生活品质,还是图书馆等诸多元素都在该过程中得到了不错的改革。就目前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来看,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现有的图书馆已逐渐从以往的印本资源集合改变为了兼具物理实体与数据虚拟的符合结构。除此之外,智慧图书馆的迅速深入,更是使得以往的图书馆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其主要可体现在:从过去以文献资源为主的文献服务转换成为了以信息传播为主的信息服务,以及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知识服务。由此可见,在不久的将来,馆员的核心能力将会对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加大对该方面内容的研究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将对智慧图书馆的特性进行概述,其次在对馆员职业素养构建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智慧馆员的定义

1.1智慧图书馆的特性

智慧图书馆作为利用各种信息技术,预知用户需求,并给予用户不错体验服务的智慧型图书馆。其不但是现如今我国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对改善传统图书馆所存在的弊端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就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来看,其存在的特征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点:(1)互联性。互联作为该时代崛起的一种全新网络工具,智慧图书馆主要就是通过互联对其更多信息进行收集,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用户。智慧图书馆互联特性所带来的优势还可体现在:其能够让用户在任意的时间与地点中,随便利用一个网络设备,就可从中获取到自身想要的图书信息,而且其对提高图书馆的可操作性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2)感知性。感知性在智慧图书馆中主要指的是,图书馆可以通过随时随地的感知,快速获取到用户的需求,并针对用户需求给予服务。(3)智能性。智能性主要指的是图书馆可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相关的信息,由于该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如:云计算等,所以,其能够提供给客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1.2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毋庸置疑,科技的发展确实引领图书馆在不断改变自己,但是不管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核心理念。吴建中在《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一书中从“人”“资源”“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并且强调当代图书馆建设要以“人”为根本,这三点便是构成智慧图书馆的内部核心要素。纵观图书馆历史变革,实质上是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改变。

1.3智慧馆员概念的提出

所谓“智慧”一定是“人”的智慧,无论是概念的提出者、研究者还是智能技术和智慧管理的践行者,每一步都离不开智慧馆员的全程参与,于是智慧馆员的概念便应运而生。现阶段,我们无法赋予智慧馆员一个具体的定义,但是智慧馆员肯定需要具备智慧图书馆所需要的全部素质,那么如果馆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使图书馆变得更加智慧化,这样的馆员我们可以称其为智慧馆员。

2图书馆智慧馆员素质实现路径

2.1提高图书馆的门槛,保证馆员整体的素质

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给予馆员自身要求的非常之高,其不仅仅是让馆员在图书馆中重复执行手工劳动,或者是简单的数字化系统操作,更是要求馆员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业务水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图书馆招聘新的馆员过程中,图书馆相关人员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的把关,并提高竞选的门槛,让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会因新入馆员水平低而阻碍整个图书馆的发展,而且不会因需要对核心能力不足馆员进行培训而导致的教育成本较高,总之就是使得馆员的核心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提高。

2.2构建智慧学科馆员交流平台

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学科服务,促进智慧学科馆员精准服务于用户,图书馆必须构建一个方便学生、教师、科研用户和方便智慧馆员为广大师生提供智慧服务的平台,以便智慧馆员通过该平台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学科信息服务,实现学科知识的聚类和导航服务,帮助广大师生高效地获取他们需要的学术资源和知识信息,从而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

2.3图书馆建立馆员培训机制

图书馆员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及其他综合知识,仅靠图书馆员自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公共图书馆要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定期安排信息技术、图书情报知识、外语、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1)组建馆内培训团队,对馆员进行定期馆内培训。(2)定期从外面请专业学者对图书馆员培训。(3)安排馆员进行外出培训、外出进修等。(4)要求馆员按时完成继续教育,每年按照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要求完成公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智慧图书馆的良好运营依赖于图书馆的良好培训体系。经过多全方位的培训,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一定能够有所提高。

2.4图书馆对智慧馆员的顶层设计

所谓智慧图书馆对于智慧馆员的顶层设计,应该是图书馆领导统筹全局,系统化管理馆员要做的事情,这是智慧馆员素质实现路径的基础。馆领导根据各馆的战略规划,设计馆员的组织架构。

(1)复合型环境依托

图书馆作为城市中的一个部分,必定要依存于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图书馆的智慧化程度也势必会影响着城市的智慧化进程。图书馆从来不是单一个体的存在,它是城市中信息资源的重要集合地,它承载了智慧城市进行智慧服务的关键使命。我们必须分清图书馆所处的复合型的环境,如果是公共图书馆就要直接面对智慧城市来为智慧馆员做整体战略部署,如果是高校图书馆就主要针对智慧校园来为智慧馆员进行顶层设计。

(2)智慧型组织结构

好的组织结构对管理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对智慧馆员进行顶层设计后构建一个科学的适合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组织体系尤为重要。传统业务采、藏、借、阅的单一化的组织结构早已不能满足智慧型图书馆服务需求,必须探索出“智慧型组织结构”。这个结构应该是根据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而不断变化的,它应该是一个网格化的组织架构,交叉管理的形式。原有部门设置应该是一个横向的组织架构,此外,智慧馆员承载的智慧服务的职责,而这些智慧服务就像一个个项目组,形成了纵向的组织架构,这样就形成了图书馆服务的闭环。

(3)进阶型激励机制

为避免馆员的职业倦怠性和增加普通馆员向智慧馆员转变的主动性,个人与团队的进阶型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图书馆需要为智慧馆员设计一条层层进步的阶梯,以充分调动馆员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按照个人所付出的服务内容,另一方面是按照个人素质的提升。可以把智慧馆员设置级别,每个级别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能力,进而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智慧化服务。当然,也可以组成若干个团队,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进行团队激励。

结语

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关键之处在于建立一支学习能力强、服务能力高的智慧人才团体。图书馆馆员是建设智慧图书馆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是综合性人才。智慧图书馆馆员需要调整自身的定位,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储节旺,李安.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及其对技术和馆员的要求[J].图书情报工作,2015(15):27-34.

[2]赵文彬.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探究[J].电子测试,2015(2):98-100.

[3]李萍,郑建明.智慧图书馆中智能交互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6(11):34-38.

论文作者:邓文静,袁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图书馆智慧馆员素质实现路径探究论文_邓文静,袁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