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基础是房屋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效果在根本上决定了上层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一直以来都是施工建设研究的重点。地基基础施工环境特殊,相应的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就更大,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施工活动不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违规行为以及不规范操作而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本文结合建筑工程基础结构特点,对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争取提高基础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与人们生活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一直以来其施工质量就是人们关注要点,尤其是现在各项新型技术与工艺的应用,受经验限制,在施工中经常会因为细节掌控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目的,必须要从专业规范要求出发,对目前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施工技术与工艺进行管理优化,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在根本上来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将质量管理贯彻到底。
一、房屋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1.基础轴线偏移
基础轴线偏移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主要就是基础由大放脚砌到室内标高位置,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此类问题主要发生于建筑工程内横墙部分,造成上部墙体与基础出现偏心压问题,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基础结构施工时,一般会先砌筑外纵墙与山墙部位,待对横墙结构进行砌筑施工时,会将基础槽中线设置在纵墙基础外侧部位,影响了吊线找中作业的实施,很容易导致轴线出现偏差[1]。在加上部分工程施工时对槽边控制不当,在企业专业或者工序施工时遇到碰撞产生轴线位移。
2.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结构砌筑到室内地平位置时,经常会会因为前期施工技术控制不当而出现标高偏差问题,即标高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当基础标高偏差过大时,将会对上层墙体标高控制效果产生影响,而如果基础下部基层标高偏差过大时,将会在结构砌筑阶段对标高控制效果产生影响[2]。
3.基础防潮层不当
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所处环境特殊,受地质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部分区域地下水较多,在基础施工时需要设置防潮层,来避免对结构的影响。而如果防潮层施工技术控制不当,导致防潮层出现开裂或者抹灰密实度低等问题,就会降低阻止地下水渗入的效果,造成墙体潮湿。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因为正式施工前未对基础面进行全面清理,在未浇水或者浇水不够情况下进行施工,导致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粘结度过低。再加上后期养护不到位,使得防潮层脱水严重,降低其自身强度与粘度,最终会因为不能达到专业规范而出现裂缝,造成地下水渗漏严重。
二、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人员因素
基础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特殊性,其需要承担上部结构全部重量,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等均有着严格要求。想要确保施工质量满足专业规范要求,就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特点,确定技术要点,并配置专业施工人员,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尤其是人员因素,从方案设计、正式施工以及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展开,均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其是影响工程施工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需要选择专业技能水平高,具有责任心与质量意识的人员组建成专业施工团队,确保可以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开展施工活动。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可以说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条件,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需要做好此类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即自然环境与施工环境,一方面要在施工前对工程所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做好地形地质勘察,尤其是要掌握地下水位信息,并结合气候环境来选择施工技术与工艺,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即需要以工程建设目的为基础,对工程劳动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作业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尽量降低环境改造力度,控制成本投入,做好环境监控工作,降低其对施工活动产生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材料因素
任何工程建设均需要以材料作为基础,所用材料性能与质量在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效果。虽然现在逐渐有更多企业加强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但是受传统意识限制,最终能够有效落实到位的十分有限。因此,还需要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从采购、进场、管理、施工等方面着手,做好材料性能与质量验收,保证投入到施工活动中的材料质量完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不会因为材料因素而对工程最终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4.技术因素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众多,但是面对不同地理地质环境,所需技术与工艺不同,施工管理侧重点也不同。基于此就需要在设计方案确定后,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技术与工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做好施工步骤、施工检测、技术较低以及隐蔽工程等环节的分析安排。基础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以及一次性特点,施工难度大,并且施工后质量检测技术实施困难,为求一次施工完成,应保证所有技术选择的合理性,以及工序设计的科学性。
三、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基础施工测量
应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进行测量,将结果与相关新建筑物数据进行比较。因此测量工作需要以建筑结构作为对象,采用建筑物定位矩形控制网测量与检测,并且要根据桩位轴线来完成对承台桩位的测定。基础工程施工时,可以选择用压入桩、灌注桩或者打入桩等方式入土处理,并以桩结构材料为依据,将其分为端承桩与摩擦桩两种[3]。桩基础也是施工测量要点,应以设计方案为依据,将施工图纸上所有建筑物基础桩位准确的测量到拟建桩位上,为桩基础施工提供标志。桩基础施工完毕后,还应进行竣工检查测量,来避免存在质量隐患。
2.桩基础施工
第一,吊桩。如果选择用桩机吊桩施工,需要将桩与桩架垂直距离控制在4m以内,偏吊距离控制在2.5m以内。吊桩过程要缓慢稳定,可以在不同方向均系上缆索,来提供桩身稳定性。在吊桩过程中如果遇到干扰,应立即停止吊桩,并且要严禁人员在桩下经过。第二,插桩。为保证作业安全,插桩时要严禁人员手脚伸入桩与龙门架间,并且在对桩身进行调整时,要控制好用力大小。第三,打桩。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桩型、桩架以及桩锤合适的桩帽和衬垫,对被损坏的构件要及时更换。开始打桩时,要控制好锤击中心与落距,用力要均匀,避免用力不均造成桩身位移、倾斜以及断裂等。拔桩时绳扣要合理,并及时回填地面孔洞。第四,沉桩。桩管沉入到设计位置后,锁住桩帽与桩锤升高4m以上部位,并检查桩管与混凝土浇筑情况。
3.桩基础测量
将纵、横桩位移线以投影的方式落到桩顶位置,然后测量桩位移偏量。同时还需要进行单桩垂直静载试验,即在桩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与岩土工程测量同时进行,利用百分表方法测量桩荷载沉降量,部分情况也可以选择用S1或者505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4]。最后,还需要测量桩顶标高,选择用普通水准仪,测量每个水准点,其中桩顶标高测量精度必须要满足±1cm要求。
结束语: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影响因素众多,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要做好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来编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同时企业还应在现有基础上不断研究,做好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确保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钊锋.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07:45-46.
[2] 王涛.境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分析及案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3] 马鸿雁,林日新.冲孔灌注桩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应用及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2012,31:134.
[4] 钱利民.关于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4,09:170+175.
论文作者:刘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基础论文; 标高论文; 测量论文; 因素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