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战苏德关系论文_高帅

浅析二战苏德关系论文_高帅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本文中的二战概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二战,主要论述二战前、中两个时期苏德之间的关系。二战前期,苏德关系主要指 1933 年德国法西斯上台到 1939.9.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时期,苏德关系主要以紧张对立为主。二战中期苏德关系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从 1939.9.1 到 1941.6.22, 苏德关系表面友好,实则同床异梦。第二阶段从 1941.6.22 德国入侵苏联到 1945 年德国投降,两国进行残酷战争,关系急速恶化。

关键词:苏德关系;战争

一、二战前的苏德关系

二战前1933年到1939.8.23日前苏德关系主要以紧张对立为主。

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态度从其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中就可看出,希特勒在书中恶毒指责苏联,并提出了一个不甚明确的计划--进攻俄国。此后还写了另外一本秘密的书,这本书重申了《我的奋斗》中关于进攻俄国的观点。即使并不详尽,它也是希特勒所思所想的清楚表白。与此同时法西斯德国政权思想上宣扬复仇主义,扩张主义,民族优越论,将以斯拉夫人为主的苏联称为垃圾国家,外交上慕尼黑会议拒绝苏联参加,与意大利,日本签署反共产主义协定,其中秘密附件规定:当缔约一方遭到苏联进攻威胁或进攻时,另一方不能做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与方法;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这都充分体现出法西斯德国对于苏联的敌视。面对德国的敌视政策,苏联采取了争锋相对的措施,长期将法西斯德国作为帝国主义反面教材加以宣传,这从1939年法西斯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突访苏联,苏联竟然找不出一面法西斯德国国旗,只能从道具厂临时征用就可见一斑。

2.二战中的苏德关系

二战中的苏德关系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1939.8.23双方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到1941.6.22闪击苏联,这段时期两国同床异梦。第二阶段法西斯德国入侵一直到法西斯德国投降,这一阶段两国不共戴天。

2.1第一阶段:

2.1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过程:

1939.8.23到1941.6.22.苏德两国表面上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这一时期两国,经济互相支持,还共同出兵瓜分波兰,然则两国都清楚互不侵犯条约只是权宜之计,对方将是自己下一个对手,之所以表面友好,是有原因的。

就法西斯德国而言:希特勒的目标是独霸欧洲进而称霸世界,这是其从未改变过的目标。当慕尼黑会议后英法对法西斯德国的态度日趋强硬后,希特勒认识到不通过战争获取土地已经不可能了,他曾对自己的幕僚说:“要准备打仗了,我们再也不要期望重演慕尼黑的一幕。”然而法西斯德国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它处于欧洲中部,西部有英法,东部有苏联,要想取得战争胜利,就必须坚决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两线作战,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其次,希特勒已尝到了英法绥靖主义的甜头,看清了英法虚弱无能的本质,在他看来首先解决英法更易获胜。最后法西斯德国与波兰因但泽走廊问题,关系持续恶化,希特勒已经决定首先拿波兰开刀,而进攻波兰必须处理好与苏联的关系。

就苏联而言:苏联之所以与法西斯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历程:20世纪30年代当法西斯主义开始扩张时,苏联就认识到了危险,积极倡导建立国际安全共同体,然而英法此时却倡导绥靖政策,提倡祸水东引,不可能同意苏联的提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英法看来苏联和法西斯德国是一丘之貉,从意识形态角度而言苏联甚至更加危险,因此如何让这两大恶人拼个你死我活才是英法政治家考虑的问题。苏联对此早有察觉,早在1938年捷克危机期间,苏联代表呼吁共同行动制止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提议就遭到英法的无视,使苏联成为惟一一个被排除在慕尼黑会议外的欧洲大国。但是苏联并未放弃,1939年初,德国侵略导致欧洲局势骤然紧张,为了遏制德国,苏联与英法举行了结盟谈判,然而英法对此次谈判极度缺乏诚意,只是片面强调苏联应该承担的义务,目的是将苏联拉入战争漩涡,这一行为引起了斯大林的高度警觉,对此联共(布)召开第18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总结执行中分析了30年代,特别是1938.9月慕尼黑会议以来的国际形势,并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同时在日记中斯大林写道绝不能出现独自面对法西斯德国德国的情况,这是最坏的情况,以苏共18大为标志苏联开始放弃共同安全而寻求自保。

2.1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两国的影响:

法西斯德国:法西斯德国在互不侵犯条约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它使德国成功避免了两线作战的风险,可以完全放手实现其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的邪恶计划,为法西斯德国一年不到时间里横扫西欧,灭亡法国,剑指英伦三岛提供了可能,以至于条约签订后,希特勒盛赞里宾特洛甫为俾斯麦以来德国最伟大的外交家。

苏联:条约的签订对于苏联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大于弊,好的一方面是为苏联扩充兵员,换装新式装备的宝贵时间。到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西部前线已有170个师,290万军队,各式战机3000多架,各类火炮迫击炮3万多门,以及坦克,舰艇。这些兵员装备60%都是这一年半中装备的。其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属条约使得苏联将国界向西推进,建立了一条东部防线,增强了战略缓冲,同时也稳住了轴心国日本使其东部安全得以保障。不利的一方面主要有法西斯德国迅速获胜,使得其实力空前强大,使其有能力集结大半个欧洲的力量来对付苏联,它的实力的增长超过了苏联,这也使得苏联初期蒙受巨大损失.第二苏联与法西斯签订合约,瓜分波兰,占领北欧国家的行为使其蒙受了巨大的道义损失,其代价是巨大的。第三点:条约的签订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苏联人民,使苏联出现一定程度的战略误判,为其初期的战略失利埋下伏笔。

2.2第二阶段:1941.6.22到1945.6月苏德关系

1941.6.22法西斯德国德国按照“巴巴罗萨”的计划,伙同其仆从国出动大批军队,编组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中南三个方向以闪电战的方式对苏联防线突然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苏德关系恶化到极点。

战争初期,德军深入苏联境内数百公里,占领了大量土地及人口,苏联损失极为惨重。面对大好形势,希特勒忘乎所以,他曾说:“苏联就向一座破房子,我现在只需要一脚就能使它倒塌。”然而他大大低估了苏联人民抵抗的决心。开战当天苏联外交人民事务委员莫诺托夫就代表苏共中央发表广播演讲号召人民抵抗侵虐,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他说,“同法西斯德国的战争,绝不能看成一场普通的战争。这个战争不仅是两国军队之间的战争。它同时是整个苏联人民保卫祖国的伟大战争。

然而由于准备,实力,战术,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战争形式急剧恶化,1941年冬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面对危难,斯大林决定坚守莫斯科,并照常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活动,及阅兵式,参加阅兵的苏联军队直接开赴前线抵御德军,苏联人民也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源源不断的支援前线,在苏联人民艰苦努力及广大反法西斯盟国的大力援助下,苏联人民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开始于1942.年7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此战后法西斯德国第六集团军,不复存在,苏德战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实现了转折。

作者简介:高帅,(1994年—)男,汉族,陕西宝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

论文作者:高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析二战苏德关系论文_高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