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案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现实论文,国外论文,案例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0.7 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15.11.010 1 引言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属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分支。其含义是将文字信息、照片图片、二维或三维的虚拟场景等数字内容叠加到现实场景中,拓展用户的视觉。该技术不仅可以使用户同时观察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还能使用户以各种方式跟虚拟场景进行交互[1]。目前,国外许多行业已应用AR技术。谷歌、索尼、三星、微软等各大电子厂商纷纷推出了消费级AR设备。如微软于2015年1月发布了AR头盔HoloLens,使用户可以在真实环境中,实时获取和处理各种虚拟信息。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获得AR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从开放拓展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人类大规模应用AR技术的时代即将到来。 AR技术不仅可以辅助教育、会展、游戏等领域的发展,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方面也有不小的潜力。各国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目前已知最早的国外案例是2004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开发寻书应用SmartLibrary[2];已知国内最早的案例是2008年国家图书馆的“国家图书馆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虚拟漫游[3]:游客站在巨大的屏幕前,通过手势控制屏幕内的漫游进程和视角,也可以在阅览屏幕上的电子书时用手势翻页。可见,AR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前景大有可观。本文选取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若干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阐述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启示。 2 AR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2.1 AR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一直关注AR技术的应用研究。R.Azuma于1997年提出了著名的AR的定义[1]。D.Mountain等人于2007年研究了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之间的过渡部分,参见P.Milgram虚拟连续性图谱[4])的界面在移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5]。2011年,J.Carmigniani等人详细阐述了AR的技术、系统、应用等[6]。2012年,J.Hahn研究了移动AR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发现其可能的业务类型包括纸本图书浏览、图书馆导航、光学字符识别、面部识别、开发移动识别软件等[7]。2015年,T.R.Meredith等人研究了如何利用AR技术提升儿童图书馆的服务,提出将该技术纳入儿童图书馆可以提升读者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并认为集成的室内定位系统可以满足年轻读者的室内导航需求[8]。 国内有关AR技术与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AR技术在图书馆的业务应用研究;二是针对AR技术的某一细分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在AR技术在图书馆的业务应用研究方面,2013年,广州图书馆的付跃安提出了移动AR技术在图书馆中的5种应用,包括图书馆引导服务、图书定位、提升阅读体验、信息推送、促进馆藏资源的揭示利用等[9]。之后,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的王璞又提出了AR多媒体图书、AR光学字符识别和AR个性化服务等图书馆可应用AR技术的业务[10]。此外,沈亚琴和张萍提出了AR技术在医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业务应用,包括个性化服务导读、定位、信息推送、信息资源展示服务等[11]。 针对AR技术的某一细分技术研究,2006年,国防科技大学高宇等人研究了基于AR技术实现构建实境空间[12]。之后,电子科技大学杜凤仪研究了AR技术在文物展示中的应用[13];张静研究了基于iPhone的AR系统的实现[14]。李东旭、江澄、刘海峰研究了体感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15]。上海大学董世明研究了基于Kinect摄像头的跟踪与虚实交互技术[16]。通过对某些细分技术的研究,促进了AR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实现。 2.2 AR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AR技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欧洲、北美、亚洲等地的高校图书馆纷纷利用AR技术辅助图书馆服务的开展。本文主要从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应用时间3个角度选择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应用案例进行剖析。 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情况调研,笔者发现,AR技术已经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辅助手段已被融入图书馆的日常业务中,在图书排架、图书导航等业务方面有所应用。例如芬兰奥卢大学帮助用户寻书的应用SmartLibrary、美国迈阿密大学图书馆的排架应用ShelvAR[17]、印度国家设计学院的研究生为图书馆开发的用户寻书应用libraRi[18]。 此外,AR技术还可以协助研究者对图书馆古籍特藏进行学习和研究。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约翰·里兰兹图书馆合作的SCARLET[19]与SCARLET+[20]项目、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奇妙的AR图书”项目[21]等。 再者,有的案例将图书馆馆藏的历史资料整合到移动AR应用中,结合地理定位对校园景点的历史故事进行揭示,使陈旧的历史资料发挥了新的作用,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开发的WolfWalk[22]项目和Red,White & Black Walking Tour[23]项目以及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开发的BeaverTracks[24]。 目前,AR技术在国内图书馆也已有应用案例。2009年,国家图书馆就开发了“国家图书馆虚拟现实系统”,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处的李雪在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其应用情况,阐述了该技术在图书馆业务中应用的意义[25]。之后,北京邮电大学曾祥满[26]、杨强[27]应用AR技术,为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开发了个性化服务平台,向读者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图书,而读者可以直观地浏览当前书架上的图书信息。2014年,中国美术学院周伟等人为该校图书馆实现了基于AR技术的图书导航系统[28]。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AR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业务类型和技术实现,尚未出现对国外图书馆应用AR技术案例的具体、系统的研究。国内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案例的业务类型主要为图书馆资源位置揭示和相关资源推荐。本文着眼于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系统优秀案例的研究,通过对其支撑技术、业务类型、开发成本、应用效果等角度的剖析,为我国图书馆应用AR技术提供建设性意见。 3 AR技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3.1 古籍的展示与利用 由于古籍保护措施,学生往往不能亲手翻阅古籍的原始文献以获取最直接的研究体验。使用AR技术,可以模拟直接翻阅古籍的过程,拓展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源,解决古籍的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由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资助的SCARLET项目——“利用AR技术促进对特藏的研究和教学”于2011-2012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imas学术数据中心主持,与约翰·里兰兹图书馆联合开展,帮助学生们研究约翰·里兰兹图书馆收藏的中世纪的手稿、代表性的版本及文献档案。学生使用安装了AR应用的iPad,拍摄玻璃柜中的但丁《神曲》的原始文献,显示屏上就会出现关于该文献的数字图片、文字信息、相关线上资讯、相关文献资源等内容。学生可以对图片进行放大,观察到难以分辨的细节。还可以收听古英语阅读该文献的音频资料。如果感兴趣,学生还可以通过链接查看相关的文献信息。 由于SCARLET项目大获成功,在英国和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关注,曼彻斯特大学Mimas学术数据中心吸取了SCARLET项目的经验,紧接着又开展了后续项目——SCARLET+项目。该项目开展于2012-2013年,另两所英国高校——苏克萨斯大学特藏部和创意艺术大学的工艺研究中心成为了新的合作方。此项目探索了AR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馆藏的应用,希望在图书馆特藏的研究利用中嵌入AR技术。 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也于2014年开发了一种奇妙的AR图书。在这个项目中,数字内容投影在空白书页上,可以使用户看到珍贵古籍、手稿的内容。这个系统使用了识别书页上的编码来实时追踪页码,比如翻到第11页,就会显示古籍的第11页内容,甚至支持来回翻页。这种体验高度模拟了阅读真正古籍的过程,用户可以一边参观玻璃柜里的古籍原本,一边翻阅AR图书,打破了不可触摸的古籍实物的禁锢,获得了双重的阅读体验。这个项目得到了许多支持,EBSCO、中国深圳大学以及伯明顿大学的其他机构对其都十分关注。 3.2 馆藏历史资料的展示 201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开发了AR应用WolfWalk。该应用包含了一个可以定位的校园地图以及一个历史图片数据库,数据库资源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特藏研究中心提供,涵盖了校园内50余个主要历史景点的1000多张照片,囊括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重要人物、场景和历史事件,可以根据年代(1900至今)和主题进行分类浏览。用户漫步在校园内时,通过电子校园地图的定位,向其展示各个景点的历史图像和故事。WolfWalk尝试将数字馆藏应用在移动设备上,探索图书馆与用户交互的新模式。 受WolfWalk的启发,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推出了基于定位的步行游览校园历史的AR应用:BeaverTracks。该AR应用由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图书馆员和档案馆员合作开发,内容包含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历史照片。 鉴于WolfWalk的成功,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与本校的非裔美国人文化中心合作,于2013年推出了“Red,White & Black Walking Tour”项目。该项目是一个一年一次的游览活动,召集学生在校园内徒步旅行。在每一个景点处,参与者通过手机中的AR应用了解非裔美国人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历史。此AR应用脱胎于WolfWalk,采用WolfWalk的原型设计,添加了关于非裔美国人的图片和音频资料。 3.3 文献资源的位置揭示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过于庞大,无论对用户查找书籍,还是对馆员排架整架的工作来讲,都造成了阻碍。研究人员利用AR技术对文献位置进行实时的揭示,显著地方便了用户和馆员。 3.3.1 面向用户的文献位置揭示 早在2004年,由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和信息处理实验室组成的项目实施团队在该校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的计算机工程实验室的帮助下开发了SmartLibrary应用。该项目通过RFID和WIFI位置跟踪技术,在用户寻找书籍的过程中实时地指示通往目标书籍的路径。 2014年,印度国家设计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的研究生P.Siddappa自主开发了找书应用librARi[18]。与SmartLibrary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应用并非为用户提供找书的路径,而是在视野范围内大面积扫描书架,若目标书籍存放在该范围内的书架,则会在屏幕上出现位置提示。该应用的不足是,用户极可能需要扫描全部书架才能找到书籍。librARi与众不同的功能是,读者扫描书籍封面,将推送相关书籍的信息,并同样帮助用户在书架上找到其书。 3.3.2 面向馆员的文献位置揭示 2013年,美国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图书排架应用ShelvAR,帮助馆员实现了自动化、批量化地核对图书排架情况。首先在图书的书脊处贴一个由索书号转换而成的二维码,当馆员使用ShelvAR应用时,摄像头扫描到的范围内,会显示书籍是否乱序,便于馆员快速直观地判断。该应用的功能还包括:测量并记录馆员花在排架和盘库上的时间;扫描完毕后产生一份在库图书的清单。官方声称该应用使排架的速度提高了4倍、准确率提高了40%,极大地节约了馆员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4 AR技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分析 4.1 技术应用 AR技术中,成像技术、跟踪与定位技术是最重要的支撑技术。下面主要介绍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所使用的跟踪与定位技术。国外高校图书馆使用的跟踪与定位技术主要包括QR码、RFID技术、地理定位技术等。 4.1.1 QR码 QR码是二维码中的一种,QR是英文“快速识别”(Quick Response)缩写。QR码与普通条码相比可以储存更多的信息内容,且可以更快速地被识别[29]。目前QR码在存货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通过手机摄像头和内置的QR解码软件,可以方便地读取其储存的信息。在图书馆的AR技术应用中,QR码的主要功能是对图书进行标记,建立虚拟世界与实体图书的直接联系。 如QR码有助于图书整架工作。将索书号转换为QR码,贴在书脊上,图书馆员可以用手机摄像头进行批量扫描,自动读取索书号并判断书籍是否正序。如迈阿密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排架应用ShelvAR,可以使图书馆员的整架速度比人工读架的提高4倍,准确率提高40%。 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奇妙的AR图书”项目的做法是:在空白书本的每页都贴上页码的QR码标签,使其与数字版的古籍手稿的页码一一对应。翻页时,通过摄像头快速扫描、识别页码,就能将对应页的古籍内容投影在空白书页上。即使用户来回翻页,也能使数字内容精确地对应。 曼彻斯特大学的SCARLET项目也使用了QR码对古籍进行标记。用户使用iPad扫描贴在古籍上的QR码,即可在电子屏幕里获取数字化的相关信息,如图片、文本、音频等,还可以连接在线的学习资料。 可见,QR码能使用户实时地获取实体文献相关的虚拟扩展信息,获得超越普通阅读的多种体验。 4.1.2 RFID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为射频识别技术,源自雷达的改进应用。这是一种无需建立物理或光学接触的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数据[30]。早期的RFID标签成本甚高,但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标签的成本不断降低,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物流管理、生产制造、门禁防盗系统、库存盘点、电子门票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该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是图书的跟踪与定位。 芬兰奥卢大学的SmartLibrary应用即是基于RFID技术和WiFi技术:馆员给所有书籍都添加了RFID标签,并在奥卢大学图书馆里部署了6个无线接入点,用户使用手机或电脑搜索目标书籍的RFID位置信息,并比对馆藏目录。系统会生成一个实时的地图,引导用户找到目标书籍。 使用RFID技术可以方便地获取图书馆纸质文献的位置信息,结合AR技术应用,可以使用户直观地了解馆藏的分布,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图书馆员也能提高整架排架的工作效率。总之,图书馆和用户都从中受益。 4.1.3 地理定位技术 地理定位技术是通过识别目标地理位置信息,支持目标的近距离交互。早期的无线地理定位技术的诞生是因为航海导航的需求。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无线地理定位的精度。目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结合了GPS和互联网。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发射地理标记的信息,将用户的GPS位置显示在网络地图上。在图书馆的AR技术应用中,主要获取用户的实时地理位置,以便向用户返回相应的信息。 图书馆可利用用户的地理定位,向用户推送当前地点的数字馆藏历史资料,例如俄勒冈州立大学图书馆的BeaverTracks应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开发的WolfWalk与“Red,White & Black Walking Tour”的AR应用。当用户在校园里漫步时,这些应用根据用户的实时位置,返回图书馆收藏的关于当前历史景点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使用户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历史背景。WolfWalk采用了2013年W3C发布的地理位置应用编程接口(Geolocation API Specification)的W3C正式推荐标准(W3C Recommendation),使WolfWalk可以接收各类地理位置信息。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地理位置,以及IP地址、WiFi和蓝牙的MAC地址、移动手机发送的位置信息等。 芬兰奥卢大学开发的帮助用户寻找图书的应用SmartLibrary也使用了地理定位技术来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实时调整路径导航,帮助其找到目标书籍。 地理定位技术与AR技术应用的结合,探索了新的用户交互模式,加强了用户与图书馆的联系。 4.2 硬件设备 一个完整的AR技术系统一般包括显示设备、输入设备、跟踪设备和运算设备。 显示设备用于输出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的混合图像。显示设备可分为头戴式显示设备、手持式显示设备和空间显示设备。图书馆应用较多的是手持式显示设备。除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的“奇妙的AR图书”项目使用投影仪、书桌、一本空白书组成空间显示设备,本文的案例中较多采用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输入设备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文字、图像、语音、体势等信息。常见的硬件设备有摄像头、数据手套、麦克风、键盘、三维鼠标等。图书馆使用的输入设备主要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摄像头。如曼彻斯特大学Mimas学术数据中心、约翰·里兰兹图书馆的SCARLET项目借助了iPad的摄像头输入古籍的信息并向用户展示其数字化图像、声音、文本链接等内容。美国迈阿密大学图书馆的排架应用ShelvAR搭载于安卓系统手机,通过摄像头获取书脊上的二维码信息并判断其是否乱序。 跟踪设备包括数码相机和其他光学传感器、GPS、加速度计、固态罗盘、无线传感器等。跟踪设备通过图像序列、动作捕捉、地理定位等获取用户的位置,以便将虚拟图像与真实环境进行叠加对齐。图书馆使用的跟踪设备主要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通过手机的定位系统跟踪用户的实时位置并返回相应的信息。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开发的WolfWalk校园历史导游应用可以在笔记本电脑或移动设备上使用,通过用户的实时位置反馈获取相应的历史景点资料。 虚拟现实系统需要高速的运算,要求运算设备具备高性能的CPU和大容量内存。在移动虚拟现实系统中,运算设备多为笔记本电脑。但发展成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也成为目前常见的运算设备。图书馆采用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作为运算设备。 综上所述,可见图书馆采用的AR技术硬件主要是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图书馆多采用移动设备作为应用AR技术的载体,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成本低廉:移动设备具备了显示、输入、跟踪、运算的全部功能,是功能完整、价格低廉的AR技术硬件。并且,图书馆无需购买昂贵且尚未发展成熟的大型AR技术设备,只需开发AR应用,借助用户自身配备的移动设备即可运行。对预算不充裕的图书馆,节约了成本。第二是利于推广:由于移动设备的市场已十分成熟,用户群体广泛,通过这一载体,图书馆用户更容易接纳新兴的AR技术,体验到其对图书馆服务的提升。因此,移动设备成为国外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首选硬件。 国外高校图书馆采用了各式各样的硬件设备,说明AR技术并不依托特定的硬件,而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设备,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4.3 应用系统 AR应用系统是实现一系列完整功能的硬件和软件集合。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采用的AR系统可以分为3类:移动户外系统、移动室内系统、固定室内系统。 移动户外系统的用户的行动并未被限制在一个房间内,用户可以随意在户外移动。国外图书馆采用移动户外系统的主要业务是在校园步行导游中推送其馆藏历史资料。如BeaverTracks、WolfWalk等,高度依赖于iPhone、iPad和安卓智能手机的地理定位功能,并借助馆藏历史图片库,向用户推送当前地理位置的历史图片等数字内容。 移动室内系统往往将用户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图书馆内,因此该系统的主要业务是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进行揭示。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SCARLET项目使用了4台iPad,搭载其团队开发的AR应用,供学生学习馆藏的但丁《神曲》古籍。美国迈阿密大学图书馆的ShelvAR对馆内的图书进行批量、自动化整架。SmartLibrary、librARi等也属于移动室内系统,为用户定位图书。 固定室内系统一般部署在图书馆的实地环境中,不可随意移动,用户必须来到特定位置方可使用该系统。与移动AR技术系统相比,固定室内系统的优点是能提供更强的交互功能和沉浸效果。采用固定室内系统的图书馆如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的“奇妙的AR图书”项目使用了一本空白书、一张书桌、一个投影仪、一个摄像头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组成固定的AR装置,摄像头在书的上方读取书页顶端的QR码页码,投影仪将数字内容投射在空白书本上。整个项目的运转依托一台藏在展示台下的笔记本电脑。 5 AR技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开发成本和评价效果 5.1 开发成本 5.1.1 资金来源 由于AR的设备较为昂贵,AR技术较为复杂,对计算能力要求高,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人力成本和金钱成本居高不下。 然而,本文涉及的国外图书馆的AR项目中,仅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SCARLET项目和SCARLET+项目获得了JISC的资助。其他项目未获得外界赞助,主要依靠学校自身的团队开发项目。为了完善已有项目或进行新的研究,各图书馆仍在寻求资助。如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正在寻找资助,以便为“奇妙的AR图书”项目申请专利。 5.1.2 开发人员 在项目开发中,有的项目由具备相关技能储备的图书馆员完成。有的项目借助了相关的专业人士的帮助,其团队可能来自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开发人员的类型包括程序员、艺术家以及发明家。例如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的“奇妙的AR图书”项目的核心3人组包括两个程序员、一个艺术工作者。他们不仅要考虑程序的实现,还要具备搭建整套硬件系统的能力。这首先意味着,AR技术项目的开发难度较大,仅依靠图书馆员往往是无法完成的,而多方合作加强了学院与图书馆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5.1.3 开发工具 由于目前处于应用AR技术的初期,国外高校图书馆往往自行研发AR项目。许多项目完成后提交了原型系统或工具包。例如WolfWalk项目完成后,将其原型系统应用于后续项目“Red,White & Black Walking Tour”,通过更改其内部的资料库内容,实现原型系统的重复利用。再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imas学术数据中心、约翰·里兰兹图书馆主持的SCARLET项目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古籍研究开发一套制作AR应用的工具包。项目完结后,项目组提交了工具包the SCARLET AR toolkit。2012年,在其后续的SCARLET+项目里,人们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古籍特藏研究中嵌入AR技术,并对the SCARLET AR toolkit进行测试和细化。在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过程中,留下的工具和原型系统不仅降低了后续项目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减少了重复劳动,也有利于推广AR技术在各图书馆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AR技术的应用速度。 5.2 评价效果 5.2.1 评价标准 如何评价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效果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针对图书馆应用AR技术尚未提出广泛接受的评价标准,各图书馆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例如,芬兰奥卢大学媒体小组的M.Aittola等学者采用了一个用户体验测试,对SmartLibrary应用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进行了评估[31]。32名被试用户分别使用人工找书方法和SmartLibrary应用完成了两个不同的找书任务,并填写了一个包含选择题和问答题的调查反馈问卷。同时,调查人员将查找书目的“劳累度”设计为4个等级的量表,请被试用户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劳累度”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人工找书的劳累度与用户使用索书系统的经验密切相关,而使用SmartLibrary应用的劳累度与用户经验无密切联系。并且,人工找书的平均劳累度比使用SmartLibrary应用更高。结果显示,使用SmartLibrary应用找书比使用人工找书更方便容易,全部的男性被试用户和64%的女性被试用户均愿意选择SmartLibrary应用找书。 以上测试采用了用户体验测试作为评价AR应用的方法;将“劳累度”作为衡量AR应用易用性的标准。但通过该方法搜集的数据属于主观数据,依赖用户的主观判断。建议在评价AR应用时加入提供客观数据的评价方式,同时也呼吁业界尽快出台权威的AR应用评价标准。 5.2.2 应用效果 从当前研究的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对AR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AR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具有以下积极的作用: (1)增强了图书馆资源、服务、用户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过去,图书馆通过纸质资源、网络平台向用户单向地输出。现在,图书馆应用AR技术,不仅加深了对馆藏资源的揭示,还增加了用户与服务、资源之间的互动联系,尤其增加了用户对图书馆的反馈。 (2)丰富了图书馆与用户交流的方式,优化了用户在图书馆的体验。早期图书馆通过纸质文献与到馆服务与用户在真实世界中进行交流;互联网诞生后,图书馆通过互联网与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流。现在,图书馆通过AR技术,与用户同时在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下进行交流。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之间的壁垒被打破,用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服务体验。 (3)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采用AR技术,改变了图书馆服务的方式、服务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譬如,用户不再需要人工找书,AR应用快速定位目标书籍并提供导航。再譬如,使用ShelvAR应用,图书馆员也可以自动地完成图书排架工作,比过去的效率提高了4倍。最后,图书馆的服务更加倾向个性化,其服务质量和深度都有所提升。用户使用WolfWalk应用时,每个人的路线、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4)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开展。由于图书馆具备教育的功能,AR技术也可协助教学及相关业务。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的SCARLET项目,旨在利用AR技术促进古籍的教学和研究。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奇妙的AR图书也受到当地学校的青睐,希望可以将其应用在课堂上,作为课本学习的一种辅助工具。 6 AR技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特点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6.1 应用特点及其不足 6.1.1 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特点 (1)AR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目的以馆藏资源的揭示为主,上文提到的9个案例均属于此类,具体可分为馆藏古籍的内容揭示、馆藏历史资料的内容揭示、馆藏文献资源的位置揭示等。 (2)AR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9个案例中,仅有2个案例是由英国JISC赞助的项目,其余案例均为图书馆员或学生自行研发的实验性项目,项目规模小、参与人员少,基本未获得经费的支持。这意味着项目的持续性较差,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 6.1.2 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不足 (1)技术门槛高、成本昂贵、风险较大。AR技术核心技术较为复杂,普通图书馆员难以快速掌握和运用。同时,AR技术所需硬件设备较为昂贵,对计算机性能要求很高。开发AR应用的前期工作量很大,投入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均较高。以上情况造成应用AR技术的风险和成本居高不下,令许多图书馆望而却步。 (2)业务类型较为单一。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馆藏资源的内容揭示和位置揭示上,应用AR技术的思路较为局限。开发的AR应用功能较为单一,尚未将图书馆的发现系统、数字馆藏信息与真实场馆、纸质文献结合起来,建立更广泛、密切的联系。建议参考与图书馆类似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应用AR技术的情况,结合图书馆实际业务,发掘AR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6.2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也纷纷展开了对AR技术应用的研究。笔者认为国外高校图书馆应用AR技术的经验,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有如下几点启示。 6.2.1 提高对AR技术的关注度 目前,我国图书馆对AR技术的关注度较低,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近年来,AR技术发展迅速,在国内外的各行各业都有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谷歌的GLASS眼镜、微软的HoloLens头盔等可穿戴AR硬件的逐步上市,未来即将掀起AR技术应用的风潮。建议我国图书馆关注A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6.2.2 重点拓展业务应用 除将AR技术主要应用于馆藏资源的内容揭示和位置揭示之外,还可将其拓展到其他图书馆业务,例如图书馆场馆空间的指引、活动展览的举办、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用户个性化服务等。我国图书馆员可以吸取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应用AR技术的经验,发掘AR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结合点。 6.2.3 着力降低应用成本 应用AR技术的高昂成本令许多图书馆望而却步。在应用AR技术的方式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成本正在逐步下降。并且,AR应用软件的开发已经较为成熟,网络上提供了许多AR应用的开发平台,例如Layar。建议我国图书馆主要采用开发AR应用软件的方式,在用户自己的AR设备上运行软件,以节省硬件的成本,将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已开发完成的应用软件还可作为新应用的原型。相信随着应用成本的降低,AR技术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业务。 6.2.4 提前储备相关技能 AR技术较为复杂,融合了计算机虚拟场景生成技术、跟踪与定位技术、交互技术等不同类型的科技,应用项目并发十分棘手。为了顺利开展AR应用项目,图书馆员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关注相关领域,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技能。图书馆也应该开展相关培训,帮助图书馆员更好地应用AR技术,最终为图书馆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贡献说明: 李晓娟:论文写作的指导与修改; 任思琪:论文的选题、调研、撰写与修改; 黄国彬:论文写作的指导与修改。 收稿日期:2015-04-27 修回日期:2015-05-18增强现实技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案例研究_图书馆论文
增强现实技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案例研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