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大力推进论文,产权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我的调查和思考,加快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必须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对我省乡镇企业改制情况的估价,总的是好的,来势很猛,但较平稳,不是一卖了之,当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深化改革,优化机制,增强活力,是乡镇企业再造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唯一选择,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改制?我觉得要注意这样几点:
1、乡镇企业改制一定要坚持因企制宜,通过不同方式, 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据综合调查,各地实践中采取了七种形式:对有一定规模、经营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采取联合发起的方式,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对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尚可的企业,将净资产全部或部分有偿转让给本企业职工,改制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少数条件成熟的,也可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对企业资产和产品关联度高、互补性较强的企业,提倡实施联合,鼓励优势企业对弱势企业实行兼并;对资产规模大、整体改制有困难的企业,采取裂变重组的方式划小核算单位,分块改制搞活;对包袱沉重、经营困难、难以改制的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对需要兼并又暂不具备兼并条件的企业,将企业委托给优秀经营者进行管理,采取“一长多厂”的形式;还有的是各种改制形式的综合运用,如租售结合、股售租结合、拍卖、租赁等。现在看来,大部分乡镇企业不改制不行,统一采取一种模式也不行。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要下功夫研究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各地在这方面都作了大量探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有限责任公司,三是股份合作制。
2、乡镇企业量化分红问题,要很好研究。 资本人格化不等于卖。 股本量化后,你可以分红,但离开企业时不能带走。
3、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全省乡镇企业1100亿总资产中, 集体资产有600亿。已经卖出的这一部分集体资产如何保值增值, 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看来,资本的多元化是个趋势,单一资本不行,没有活力。乡镇企业的现有资产要盘活,要进行调整、优化、重组。为了解决改制中集体资产流失的问题,必须做好改制后的集体资产的管理,加强检查督促。建议要组织回头看,尽最大努力减少集体资产流失。
4、乡镇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是体制改革问题。 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要解决企业运作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机结合的问题。短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存在浓厚的粗放色彩,旧体制对其发展的制约也相对明显。要根据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乡镇企业的实际,推进乡镇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体制的创新。
5、现在改制还有一个难点和重点, 就是大而盈和大而亏的乡镇企业的改制问题。我省1300家大型乡镇企业,其销售收入占全省乡镇企业总量的1/3以上,事关重大。总的来说,乡企改制加快步伐,但对大而盈和大而亏企业的改制要稳妥推进,要在试点的基础上,把握好政策,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进行改制。
6、深化乡镇企业改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强领导,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政策扶持措施,创造有利于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并不等于一改就灵,有许多配套措施需要跟上。企业改制以后,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各种经济成份的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投资环境的改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都需要乡村两级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任何时候,带领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各级党政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抓住第三次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新产品更新换代,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业
1、乡镇企业再创辉煌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改制以后, 在政企分开的同时,能否重建企业经营机制优势,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这两个调整相互推动的进程中,实现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实力与发展后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培植起自己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骨干产品。具体说,就是要改变产业结构不协调现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名牌产品或名牌企业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努力提高大型骨干乡镇企业和重点企业集团的资本运营能力。调整乡镇企业结构,目标是调大、调高、调新、调优、调强,核心是要向高科技方向发展,这里有一个逐步推进、逐步实现的问题,我们不要求全省都能一下子做到,但苏南地区尤其要强调调高、调强。现在看来,拉动经济发展力度最大的是大企业集团、高科技和混合经济。大力开发高科技产品,努力改变乡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现状,向高附加值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2、要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无论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都应当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积极鼓励、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健康发展。乡村中小集体企业中适宜转为个体私营的,可以通过出售、拍卖转为个体私营。在这方面,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也不能刮风。
(三)要下决心动真格治乱减负,切实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
我省现在已经提出了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工作意见,其中包含了一些鼓励性政策措施,关键是要落实好。对于治乱减负,最终解决这一问题还有赖于国家统一的税制改革,变“费”为“税”,改多部门分别收取为统一收取。政府要组织专门力量清理各类收费项目,该取消的要取消,该降低收费标准的要降低收费标准。实行总量控制,限额限量,扎口管理,加强监督。要重点清查企业反映强烈的部门和行业的乱收费,对乡镇企业的收费实施归口管理,实行企业负担登记和收费许可制度,并建立起长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管理机制。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社会事业的收费,也要分轻重缓急,量入为出、取之有度。
(四)要着力培养一支跨世纪的乡镇企业家队伍
应当多渠道地提高乡镇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使经营者实现由纯粹的生产管理、商品经营到资本经营的飞跃。要建立以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家选拔机制,也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乡镇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五)专门谈一下股份合作制的问题
我认为推进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是面广量大的一般性中小乡镇企业的现实选择。
这首先是由于股份合作制这一企业形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所决定的。股份合作制以劳动合作为基础,以资本合作为纽带,吸收了股份制一些做法,使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结合,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一个职工普遍持股的劳动合作组织,是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组合,其特点在此,优点也在此。股份合作制联股、联利、联心的特征,能够形成巨大的磁场效应,唤起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搞活集体资产存量,确保其保值、增值,促进乡镇行政组织、经营者与职工的利益和行为逐步走向规范化。同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又能引导农村各种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有人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的“大锅饭”,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由于职工劳动、技术和资本的差异,股本不是平均的,而且鼓励经营管理骨干多持股、持大股甚至控股。有人认为股份合作制只是暂时的过渡形式,这也是不对的。股份合作制既不完全等同于股份制,又不完全等同于合作制,它具有自己的特色。十五大报告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生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这一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股份合作制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一定过渡到股份制。当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切忌一律化、一刀切。
选择股份合作制作为中小乡镇企业改制的方向,也是由我省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江苏的乡镇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上,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主。对如此多的集体性质的中小乡镇企业,我们即使想把它们都卖掉,也没人能买得起。现实的选择可能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即纯粹的公有制不一定占大头,纯粹的私人所有制也不一定占大头,占大头的可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占绝对多数的又是股份合作制。
各地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实际进程,也完全证明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是可行的。对大量的中小乡镇企业实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改制,不仅有效地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更由于产权关系的明晰,经营机制的转换,风险机制、约束机制的初步建立,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连在了一起。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部分改造为股份合作制的乡镇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因此,我认为,对我省广大中小乡镇企业来说,股份合作制在现阶段是一种较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它好就好在符合国情。目前乡镇企业的总体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多数企业仍处在粗放型阶段,全面推行集约化规模经营的条件尚不具备,大部分转为个体私营经济也不可能。它好就好在顺乎民意。股份合作制讲究投劳,也注重投资,生产资料所有权建立在绝大多数人共有的基础上,使产权明晰,与农民的价值取向和觉悟程度相吻合。它好就好在体现了共同富裕,较好地解决了政企不分、集体资产易被少数人侵吞等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
当然,在对中小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具体工作中,决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起,或者用行政的办法强制推行。这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的改革,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必须既大胆实践,又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要抓好这样几个环节:一要做好资产清理和评估工作,防上低评、漏评,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二要做好产权界定工作,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三要设置好股权,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扩大企业资本,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把集体资产平调、分掉、以股谋私。四要做好企业债权债务处理和资产剥离。不能借改制逃避债务或把大量债务挂到乡村集体。五要强化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改制收回的集体资金不用于非生产性开支。(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