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新时代的要求。在这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从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如今的平板,现在的学生不可避免的要接触电脑网络。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掌握“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让网络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广阔课堂,获取更全面的知识。
一、开展自主阅读,搜集筛选信息。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在现代新教育理念中,书本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教材也不再是课堂学习唯一的材料。尤其是平板电脑催生了各种阅读软件,还具有手指翻页功能。多媒体网络提供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阅读。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两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利用网络,开放教材,开放课堂。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课堂也开放了。教学中,我重视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让他们在查找资料,学习课文中,把“课本”读厚,扩大知识面。如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课前我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学生利用网络找到许多材料,有美丽的地球的图片,也有环境被污染的图片,有资源危机数据等等,像这样把许多真实的、具有震撼力的画摆在学生面前,不必教师多做分析,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爱,同时又是多么脆弱,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
同时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普及,给学校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共享资源。我校就在今年引进了“绿色班班通”系统,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便捷地进入全国各地的“名师课堂”去享受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风采。这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交流。 这样的课堂不再局限在封闭的课堂上,语文课堂便成为一个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广阔的、自由的、开放的课堂。像这种开放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能品尝到探索的乐趣,收获到成功的快乐。
2、利用网络资源的延伸性,扩大教学范围,延伸课堂。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我们的观念更新了,知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我在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课文基础知识后,注重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继续有选择地学习。这种在网络环境下自主选择性的学习,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这种学习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语文素养。如学习完《背影》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继续了解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等作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整合运用各种可获得的网络资源,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延伸了课堂。我想,当一篇课文在学校课堂结束,却成为课外课堂的开始时,课文就成为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知识宝贵的一扇智慧之门。这种学习不是一种终结而是一种开始,这种学习透出一种鲜活,一种厚实,一种深度。
二、进行团队合作,加工整合信息。
现在的教材中新增加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都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那如何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快速有效搜集、处理信息呢?我尝试让他们进行团队合作,通过交流商议,贡献智慧,合作完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我立足教材本身特点,根据教材需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把搜集到信息加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时,我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而且利用网络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我大敢地把课堂搬到电脑室。我先引导学生浏览“学习目标” [举行“家乡”展示会、“长乐”风采记。(1)分组,综合性活动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为一组。(2)以组为单位,确定自己组内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形式,展示的特色以及分工情况。小组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进行展示准备。(3)各组轮流介绍,并把自己组的作品通过资源共享进行展示、介绍。]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后,学生开始自主浏览网页,搜集相关资料,然后汇总到小组长,进行后期的整理编辑。此间教师利用教师机进行全程监控并个别指导。最后小组交流(通过“资源共享”来交流反馈)。纵观这节课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示的成果更是群雄争霸,各有千秋。有的小组展示的是图片资料,如奥运图片展,祖国风光图片展,航天史图片展,祖国巨变图片展;有的小组还制成PPT文档,配上文字说明;有的小组推荐了爱国影视作品,如《建国大业》,他们还写了影评呢;有的小组展示的是诗歌集,爱国歌曲等等。试想,当学生在欣赏精美绝伦图片时怎能无动于衷,在欣赏激情洋溢的诗文时能不震撼心灵吗?在这节课上,老师不用说教,学生心中油然而生的故土情怀将久久涌动。我想这正是多媒体资源所焕发的魅力吧。
三、创建交流平台,展示分享信息。
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爱上学习,就必须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使学习成为他们内在需求。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舞出精彩,让智慧之光熠熠生辉,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如现在很多老师在“三人行网站”建立了自己的班级,在福建文明网建立文明小博客,在网络班级里可以写今日作业、本周小结、传孩子们活动的相片,可以推荐课外读物,传孩子们自己写的习作,可以定期推选“班级小明星”,还可以开设论坛交流学习经验,讨论各种问题……通过这个平台展示班级文化建设,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全面互动,里面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重要的是在这个“网络班级”里设有每个同学的座位,也就是他们自已的“网络小屋”哦!老师给孩子创建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又能够分享大家的智慧。在互助互学中不断成长。而且这样的平台还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生会在与别的网络班级比赛中,为争取成为“明星班级”而贡献智慧,力争上游。
除了“三人行网站”,网络上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免费的平台,如学生都熟悉的QQ,博客等。我们大可以建个QQ群或在博客建个圈,利用这些网络平台上传图片,交流学习经验。我相信只要给孩子一个属于他们自已的平台,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平台将会成为孩子的乐园,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给孩子一个舞台,一个网络小天地,让他们乐意来体验,乐意来展示,乐意来分享。让孩子从单纯的网络娱乐,如网络游戏,QQ聊天,开心农场,牵引到网络学习这个平台,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兼娱乐“的快乐课堂。当然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影响危害着青少年的发展。因此,应让学生认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让孩子们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护能力,互相监督,文明上网。家长,学校也可以借助绿坝等软件,让学生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不能因为网络有负面,就采取堵的策略,而应该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的网络学习更加有效性。
总之,网络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不容我们语文教师忽视,让语文也搭上信息列车驶进信息时代的快车道,让网络成为学生广阔的课堂,让开放的,自主的,自由的,信息化的网络学习成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
论文作者:郑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学生论文; 网络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班级论文; 网络资源论文; 信息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