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中国论文,图书馆论文,昨天论文,明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文章回顾了中国图书馆事业走过的近百年历程,介绍了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当前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指出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图书馆事业面对经济建设和即将来临的信息社会应当采取的正确的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管理
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我们会很自然地回想起近代以来中国100年图书馆事业的历史,也很自然地联系到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实。任何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图书馆工作者,必然要为下个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思索。笔者站在世纪之交的时点上,回顾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过去,分析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现实,同时,也从图书馆事业如何走向21世纪出发,对近期图书馆事业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一.100年的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有图书馆的国家之一。至19世纪末叶以前的近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绵延不绝,代有增益,形成了官府藏书、私家藏书、书院藏书和寺观藏书的四大藏书体系。今天,通称它为藏书楼。古代的藏书楼,对于社会文化来说,起到过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用。首先,它保存了珍贵的历史典籍,为中国乃至世界积累了巨大的文化财富。其次,它也在局部范围内起到流通、传播、利用图书文献的作用。当然,限于当时的历史、文化条件,古代藏书楼是保守的、没有能够公开藏书。这一点,同发源晚但发展较快的西方图书馆比较起来,表现得比较鲜明。所以,当中国社会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近代以后,传统藏书楼基本结束了自己的历史,被新式图书馆取代。
近代新式图书馆之兴,有多方面的原因。改良主义者的改良需要,西方文化(包括西书、西方图书馆制度)的冲击,都是直接的因素。改良主义者主张设立公共藏书楼,实质上就是要让藏书楼为民众开放,以“启迪民智”而图改良社会、变法图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撞击,中国文化在图书馆一项所体现的不适,不只是经营方法、技术手段的落后,根本上是管理制度和办馆思想的落伍。透过新式分类法、编目法推行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图书馆要向社会敞开大门的革命。于是,初识文字,稍有地位的公民第一次有机会迈进图书馆的大门。正是在这个时候,“图书馆”一词由日本传入中国(1896年),而且,因为它能体现与藏书楼的决裂--为民众服务,逐渐在中国大地流行开来。1904年,第一批用“图书馆”三字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图书馆建立。
以上由藏书楼向图书馆转变的简单历史回顾清楚地表明,图书馆在中国之设立,其根本的功用是要传播图书文献、教育广大群众的。舍此,其设何用?
当然,在解放前的半个世纪里,中国新式图书馆事业步履艰难,图书馆没有真正能够成为传播知识、教育人才的人人可用的社会设施,这种面貌的根本改观,始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得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获得享用精神文化成果的权力,于是,新中国图书馆事业从十分薄弱的基础上,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第一,图书馆事业的规模迅速扩大。首先,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数量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其中,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由解放初的55所发展到1994年的2588所,增长近47倍;高校图书馆由132所发展到1993年的1158所,增长近9倍;科研系统中型以上图书馆由17所发展到1994年的4500多所,增长260多倍。其次,各类图书馆藏书总量估计已达30亿册,为解放初1600万册的187倍。再次,专业队伍已由1946年的2177人增加到今天的近40万人。此外,馆舍面积也成百倍增长。仅以县以上公共图书馆为例,1978年馆舍面积为64万平方米,1992年已达363万平方米,14年间增长4.6倍。
第二,图书馆的技术手段有了很大改观。首先,在标准化方面取得进展。目前,分类法、主题词表、著录规则等都已颁布国家标准,改变了各自为政的无序状况。其次,声、光、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初步改变了纯手工劳动的落后面貌,解放了图书馆的生产力。其中,各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成功尤为引人瞩目。
第三,读者服务水平迅速提高。由于图书馆数量、藏书量、馆舍面积、专业队伍和技术手段的巨大变化,更多的读者能够享用图书馆,这是服务水平提高的首要表现。新的服务方式,如开架借阅、计算机流通管理系统的普遍采用,方便了读者的利用,提高了书刊利用率、节约了读者时间,是服务水平提高的另一个表现。而从以书刊为单元的服务到以知识、信息为单元的服务,从满足于书刊流通到开展读者教育、情报咨询等业务,则体现了服务的深度提高。
第四,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就图书馆学研究来看,它的第一个突出进步是研究队伍的壮大和园地的开辟。从事学术研究的,包括专职研究人员、高校师生和广大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数量是较大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则由一两种发展到80多种。研究方法普遍受到重视也是一个突出进步。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各级地方图书馆学会、系统图书馆学会在组织、规划学术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学术研究进步的,还是大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的产生。现在,每年发表的专业论文数以千计。我们也出版了一系列图书馆学教材和专著,大专教材已成体系。这些成果中,累计有十余项获得国家教委和国家级奖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完成了两项重点工程,即《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和《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它们系统总结了中国图书馆事业40多年来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国家教委八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指南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指南中,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单独立项并都设立了单独评审组,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是学科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就图书馆学教育来说,也是成绩斐然。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两个教学点、招生规模小、教学层次、教学类型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全国的数十个教学机构,每年招收数千名学生,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成龙配套,正规教育、函授教育、自学、电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以及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的新景象。专业教育的发展为图书馆事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改变了专业队伍的构成,其意义是巨大的。
第五,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自从我国图书馆界恢复在IFLA的合法地位以来,中外双向交流日益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国际地位稳步提高,东京IFLA年会的会后会在北京的举行以及IFLA第62届年会将于1996年在北京召开,就是明证。从1990年以来,海峡两岸图书馆界的交流也正在加强。
建国45年以来,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无须我们列举更多的事实。每一个图书馆人都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回顾45年乃至10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历程,我们认识到:
第一,就整体趋势而言,中国图书馆事业处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发展、成绩是主流,但同时,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进步,有时倒退;有时发展,有时停滞;有时发展速度快,有时发展速度慢;有时正常,有时非正常。解放以前,有过二、三十年代的较好光景,也有抗战期间和国内战争时期的停滞和倒退。解放后的45年里,建国初,特别是1954-1957年及1961-1966年发展比较正常,“文革”结束至1984年则是10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但是也有“大跃进”期间的盲目冒进、“十年”的破坏以及1985年以来的低潮。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第二,图书馆事业的每一步发展,虽然其表现多种多样,但根本上都是朝着有利于社会的知识、信息传播与交流、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有利于读者需求的满足这个方向前进的。如果离开这个方向,图书馆将不成其为图书馆,我们的事业就将丧失特性和特有功能,就会迷失方向,那是十分危险的。
第三,图书馆事业的兴衰,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环境的变化,就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其中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也是读者及其需求的变化,图书馆是难以游离于环境之外不受影响的。无论盛衰,每一次变化的背后都有明显而深刻的环境原因。这其中,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四,同时,图书馆事业的每一步发展又必然是图书馆人肩负历史重任,顺应时代趋势,以满腔热情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投身事业建设的结果,是广大图书馆人心血和汗水结晶。环境再好,没有图书馆人的努力,也会错失发展良机;相反,环境不利,如果图书馆人能自强不息,也能在逆境中求生存。所以说,我们的事业特别需要一种敬业态度献身精神。
二、当前的形势
把中国图书馆事业放在100年或45年的大背景中,谁也不会否认它的高速发展。然而,如果回到眼前的现实,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现实究竟是什么?当前的形势如何?我们怎样看待和分析这种形势?这是事关近期发展和21世纪命运的大事,应该认真对待。
我们应该承认,经历了一个时期的高速发展以后,自1985年以来,中国图书馆事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形势是严峻的。
困难之一:经费严重短缺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图书馆投资连年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物价大幅度上涨,又由于事业规模扩大,人员费用增加,图书馆已普遍出现经费短缺。经费短缺的直接结果,是严重影响文献资源建设。在1985-1988年的4年中,公共图书馆入藏新书减少500万册,每年平均减少125万册。1994年5月3日《光明日报》称我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993年只入藏新书625万册。一向购书经费相对充裕的高校图书馆,情况也不妙。1986年全国普通高校入藏图书3107万册,1991年的新书入藏量降至1024万册,下降60%。
经费短缺也影响馆舍翻修、扩建,影响必要的机器设备和其它设施的更新与添置,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
困难之二:读者显著减少
同八十年代初期读者为办一个读者证、为占一个阅览座位而在图书馆门前排队等候的红火景象相比较,如今图书馆的冷清足以令人心寒。据辽宁省城市调查队统计,1990年辽宁各大图书馆入馆读者643万人次,借阅图书1130万册次,至1993年,入馆读者仅161万人次,借阅图书195万册次。3年光景,两项分别减少75%和83%。过去上海每2000人中才有1人能得到一张上海图书馆的借书证。1993年,该馆决定扩大发放一万张借书证,其中5000张发给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经一年奔波,仅发出2500张。即使北京图书馆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因为无人问津,已有阅览室关闭。
困难之三:专业队伍不稳定
最近几年,在图书馆界,因为耐不住寂寞与清贫,业务骨干“跳槽”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是青年姣姣者走了,有的是部门主任离开了,有的甚至是馆长辞职不干了。1990年,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对在北京、武汉、长春、广州等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作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安心图书馆工作的不足48%,想调离或想转行的达40%。1991年的统计表明,80年代分配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非图书馆专业大学毕业生3000多人,到1990年,已有2000多人流失。新闻媒体对北京图书馆1991年每月都有十几人离馆的情况的报道,不是曾令文化界哗然吗?在馆的思走,在校的毕业班学生,也热衷于找公司,跑企业,万不得已才只好去图书馆。图书馆与情报所缺乏对图书情报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专业队伍的这种变动,已远远不是人才流动的正常表现。如此下去,事业怎么办?
困难之四:研究和教育不景气
亲身经历过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图书馆学研究的人,今天谈到学术研究,除了对八十年代初期的热烈场面的追忆,面对现实,常常要摇头叹息。确实,研究队伍中的一部分高手转行了、出国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弃笔去干第二职业了。
专业教育的不景气,更是显而易见。考生不愿填报清水衙门专业,急熬了教书先生们。于是乎,取十年前各校纷纷上马图书情报专业而代之的,是一夜之间,几十个专业教学点换上了“信息管理专业”之类的招牌。如今,在这些招牌下面,图书馆学的课程被砍得支离破碎,抑或是被改得面目全非。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哪有几个真正的图书馆学教学点?
以上所谈,都是客观事实,无需争辩。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与分析这一现实呢?
首先,我们认为,在正视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事业在发展的一面。
不错,我们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但是,也要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投资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它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县以上公共图书馆为例,1978年的投资额为5.487万元,1993年的投资额为4亿元,此间年平均增长幅度为41.93%,而此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幅度仅为10%左右。此外,据说政府正在设法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短缺问题。可见,认为图书馆事业不受重视、没有前途的观点,不是实事求是的。
图书馆藏书增长速度放慢,但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总量增长幅度。
图书馆现代技术装备有了很大改观。1986年已有9类55种缩微设备通过鉴定并投入生产,1987年已有15个省、市公共图书馆装备成套的缩微设备,并将建国前出版的一批珍贵报刊和部分古籍善本制成缩微品。
在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方面,1988年已有20多个城市设立了40多个检索终端,在30多个城市建立了国际联机检索终端,与欧美500多个数据库联机。1989年,各类图书馆已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60多台,微型机900多台,自建数据库80多个。1990年据324所高校图书馆统计,拥有小型机56台,微型机749台,建成数据库250个。1991年2月,北京图书馆中文MARC研制成功,并在全国发行。同年11月,北图大型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开通。
新建和扩建馆舍的工作在八十年代初取得极大进展以后,近年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比如,1990年,总面积30429平方米的天津图书馆新馆落成,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首都图书馆已于1992年动工,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上海图书馆已于1993年动工。武汉市图书馆新馆也已于今年动工。深圳市2万平方米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在讨论设计方案。南山区图书馆13500平方米,投资4500万元,浙江图书馆新馆工程正在设计、论证之中。
总的来说,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然而,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在深度上却有很大提高。比如,高校图书馆普遍把读者服务延伸到用户教育领域,据统计,1990年开展用户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已达500所,从1983-1991年,全国共有130万在校大学生接受图书馆用户教育,其中主要是文献检索技能培训。又比如,面向社会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主动提供各类情报服务、知识传授、技术培训的工作受到普遍重视,并有较好收效。
图书馆专业队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但是,专业队伍迅速壮大、素质有较大提高也是事实。估计目前全国图书馆从业人员在40万以上。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978年有工作人员13,484人,1992年发展到43,50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1%以上,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共计21,500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1985年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3.6%,1991年发展到46,00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到56.7%。1991年,中国社科院图书馆系统有工作人员54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为50%。
图书馆学研究规模有所减少,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还是不少。1985年以来,学术专著、教材的出版数量比前35年的总和还多,而且有一批著作获得国家教委及地方级奖励。
图书馆学教育也有规模减少的趋势,但令人欣喜的是图书馆学博士学科点的设立。现在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工作也在争取之中。
其实,近年以来,还发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变化将对未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观念的变革。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图书馆界逐步建立起信息观念、资源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和商品观念。
由此看来,我们的困难是前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图书馆事业仍然处在发展之中,只是发展的速度放慢了;发展速度的放慢,主要体现在规模上,内涵发展却保持一定的势头。
我们还应该寻找造成图书馆事业困境的原因。
这里,首先要从图书馆界自身来分析。我们认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是造成困境的基本自身原因。本来,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大讨论中,已经取得共识,那就是在发展战略上,要摒弃规模扩张的习惯思维,代之以内涵发展的道路。可是,理论归理论,实践上还是在走数量型增长的老路。经费的严重短缺,固然跟物价因素直接相关,规模增长造成的“人吃书”,办公费用膨胀,也是重要的直接原因。队伍的臃肿,还助长人浮于事的风气,直接影响服务水平。专业教育的不景气,也跟追求数量增长相关。且不谈各种非正规教育的过猛发展直接扰乱了人才需求市场,正规教育机构一夜春风式的增长,本来就是非理性的行为,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它所带来的潜在危机是必然要表现出来的。正是在专业人才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势之下,不少教学单位才打着教学改革的幌子,转而拉起了“信息管理”教育的大旗。
适应性不强,也是造成困境的自身原因之一。读者需求变化了,服务工作还是老一套,不能满足读者对实用的、新颖的、信息含量大的图书文献与情报产品的需要,读者当然就不信任图书馆了,不登图书馆的门了,这不等于拒读者于门外吗?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和文化事业新政策的出台,本来为图书馆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极好机会,然而,多数图书馆要么等待观望,坐失良机;要么找不准在文化市场、信息市场中的定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划,四处碰壁,无获而归。有偿服务、以文补文、文献资源开发,喊得热闹,真正有所成,有所获的,又有几家?
误解市场经济的含义,不能正确处理图书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是造成困境的一个原因。有人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一推行,我想干啥就干啥;更多的人把图书馆与企业等而视之,置图书馆的主业于不顾。于是,办借书证要收高额费用,一般借阅服务也要有偿,要把图书馆办成租书馆,阅览室变成了商店、舞厅、录像厅、饮食店。如此一来,读者不敢来图书馆,读者在图书馆看不到书,读者没有地方看书。最终,读者被赶出了图书馆大门。这种情况不说很普遍,但的确不少见。
当前图书馆事业为什么陷入困境?社会环境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物价持续大幅度上涨,直接造成经费短缺。一例足以说明问题。199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预算内开支总数为27,567万元,1991年增至31,357万元,增幅为14%;而同期书刊价格上涨的平均幅度为20%,外文原版书刊价格涨幅则更高,一般为26%,一些高科技杂志甚至涨价500-800%。
第二,经济热潮的冲击。经济热潮有时也会对文化事业产生副作用。经历了太多的耽搁以后,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这一过程的初期,由于孤立地理解了经济的社会意义,一部分干部、群众忽视文化、忽视图书馆,造成了图书馆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局面。1994年4月23日《文汇读书周报》称:黑龙江省海林市连续三年地方财政和上缴利税双超亿元。可是,它的图书馆1993年只购入新书12本。该省“经济十强县”的东宁县,其图书馆1993年未购入一本书。经济建设,特别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价值导向的副作用。相当一部分人认定“有钱能使鬼推磨”,认为读书无用,这直接导致入馆读者急剧减少。也是金钱价值观的诱惑与侵袭,造成了图书馆专业队伍不稳定的局面。
第三,生活节奏加快与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经济的推行使这一变化更为剧烈。于是,人们难得偷闲静心读书。经济富裕,带来了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一部分读者被歌舞厅、录像室、音乐厅、文化茶座拉走。这就把图书馆推到了要从文化市场争夺读者的境地。
第四,读者需求变化的影响。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现实改变了文化生活的内容和样式,也使得读者需求从纯粹知识、高深的学问转而取向实用、新颖、知识含量大的信息和轻松、综合类的书刊。由于传统的图书馆模式难以满足读者的这类需求,因而一部分读者从图书馆分离出来,涌向五花八门的信息中心、咨询公司和租书摊、读者社。
以上分析表明:第一,当前图书馆事业仍在发展,同八十年代初超常规发展相比较,当前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大大放慢,但内涵发展尚有势头。因而,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不必灰心丧气。第二,造成当前困境的是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的构成表明,困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追求规模增长所致),但其严重程度却是与恰逢环境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对困难的放大作用密切相关的。第三,如同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永远持续高速发展一样,图书馆事业在80年代初的超常规规模扩张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旦这种作为支撑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以及规模扩张的势头超出经济的承受力,减缓发展速度乃至出现困难就是必然的。用不着惊慌失措,更不必夸大其词。第四,既然社会要向信息化迈进,经济建设要向深层次发展,既然不是读者不需要图书馆,而是图书馆难以适应需求的变化,既然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那么,一切对图书馆命运的过分担忧,甚至怀疑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就是杞人忧天。第五,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社会环境对图书馆的巨大制约作用,也再一次告诫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变化,把图书馆的命运与社会的变化紧紧联在一起。
三、肩负历史的重托,顺应时代的潮流,创造图书馆事业美好的明天
时序已经转至世纪之交。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都是历史连续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处在现今的历史时刻,如何理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与现实时代性呢?
中外几千年的图书馆历史清楚地表明,图书馆历来就是借图书文献的搜藏、整序的传播以承担文化积累与传播之职的文明使者。文化积累与传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从文明肇始至今,图书文献在文化积累与传播,推而广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未动摇。进一步地,社会上又有何时产生过何物可以替代图书馆的功能,可以撼动图书馆在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呢?从来没有!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昨天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明天还将是这样--图书馆将承担起积累与传递文献也就是积累与传播文化的重任。
由于历史的进步,今天履行传递图书文献之职的,已非图书馆一家。但是,第一,能够承担起全面、系统地搜集、保存文献之职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第二,能够履行向全社会传递文献功能,而且主要是无偿服务的,又仅此一家。第一个问题应无争议,第二个问题则要多议几句。
图书馆无偿地传递文献、传播知识是历史的选择。作此选择,其理由再简单不过了,社会的进步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学校和图书馆就是用于提高人的素质的社会机关;由政府集中社会成员的财富投资于图书馆,然后再由社会成员无偿利用图书馆,是确保智力投资最大收益的最佳途径。同时,社会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考虑,图书馆及其无偿服务又成为国家确保公民权利(平等、便利地享用文献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象征。“智力投资高于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目标”,只要这两个大前提不倒,图书馆无偿服务就不容改变。
图书馆应该承担起搜藏文献的重任,图书馆主要应该提供无偿服务,这是有史以来一切社会形态下图书馆的共同选择,也是历史交与我们的重托。我们不能有负于此。
我们的时代是走向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时代,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世纪交替并非简单的时间概念,它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处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将有怎样的命运?
无论社会信息化,还是经济建设热潮,一方面强化了图书馆的重要性,并将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它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社会信息化是指信息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信息的有效利用成为决定社会进程的关键环节。在信息社会,信息业成为支柱产业。信息业所指十分广泛,图书馆主要属于信息传播部门,又兼具信息服务部门的性质,它必将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事实正是如此,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普遍把信息业视为重点发展部门,图书馆也因此受惠不小。美国甚至于1979年12月召开了关于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的白宫会议,总统莅会致辞。
由于图书馆被当作信息业受到重视,又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图书馆的物质、技术条件大为改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更加加快了图书馆技术装备的进程。
我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虽然不及发达国家那么快,但是,信息化已成定势。正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图书馆的现代技术装备进展较快。目前,邮电部会同有关方面正在研究与规划“信息高速公路”。钱学森同志认为,建立全国信息网络是一场推进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攻坚战,现在要规划包括书目数据库在内的信息网络建设。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光辉的前程。
图书馆与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经济建设热潮的掀起,现实地提出了对图书馆的热切需要,同时,也将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处在初期,这个时候,人们对图书馆的经济作用的认识水平还不高,经济基础还不足以为图书馆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但是,我们坚信,经济的深度发展必将日益依靠科学技术和信息,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必将日益雄厚,因此,图书馆腾飞终有时。关于这一点,珠江三角洲的情况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建设热潮也将为图书馆开辟新的天地。以往,图书馆主要履行开展社会教育和传递科技情报的功能,新的时代提出了涉及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信息产品、信息咨询、特别是经济信息的新需要。对于图书馆来说,这是一片广袤而丰沃的土地。
时代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然而,图书馆的命运还是掌握在图书馆人自己手中。怎样才能不负时代希冀,开创我们事业的新境界呢?
首先,要适应时代变化。图书馆界曾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习惯于两耳不闻“馆”外事,习惯于把图书馆与现实社会生活隔离开来,不能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中去捕捉发展的机会,不能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去把握图书馆的命运。这一状况必须迅速改变。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进入信息市场,投身经济建设,否则,市场就会丢掉,机会就会丧失。
其次,要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在信息业中,传播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很多,它们彼此以竞争对手的身份出现在信息市场上。图书馆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至关重要的,是要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图书馆不是全能的,但它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定位的依据。图书馆区别于其它信息传播、服务部门的,是它拥有文献信息。因此,它应该定位在文献信息传播与服务这个点上。立足于此,我们才有优势;否则,弃长取短,是很被动的。
必须注意图书馆的事业特性。图书馆的特殊社会意义和国家投资的形式决定了它的公益性、事业性。这一点,连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否认,我们更没有理由动摇。既然是公益的、事业型的,就要以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为宗旨,就要切实、全面履行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知识、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社会职能,就要以无偿服务为主要形式。说到收费,也要掌握一个公益的原则,即凡是面向普遍需要的服务不能收费,收费应该控制在特殊服务的范围内。
第三,要想方设法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和现代技术装备。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这两项工作尤其要引起重视。图书馆服务全凭文献宝藏。现代社会,文献需求量越来越大,需要层次、类型越来越多样。这就对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一馆之力难以胜任,馆际协作,地区分工乃当务之急。经费短缺促使我们多想办法。首先,增收节支。所谓增收,一方面争取增加财政拨款,另一方面以开发收入补充,再一方面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所谓节支,就是一切开支,购书优先。其次,通过多条途径、多种形式征集文献。湖南图书馆建立“湖南名人文库”就是一个好办法。
第四,树立大图书馆观念,切实加强联合与协作。早在1909年,曾任英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的古尔德博士就指出:“20世纪的任务,与其说是提出了图书馆内部的工作方法与秩序,不如说是提出了图书馆之间的工作方法与秩序……国内各个图书馆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而是互相依靠的伙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1950年提出了“国家情报体系”(NATIS)计划,试图建立在一国之内图书馆、档案馆及其它文献机构协调一致的国家图书情报体制。这一计划于1974年正式实施。70年代以来,这个组织和国际图联又推出了全球资源共享(UAP)计划,并以国际书目控制(UBC)作为技术保证。可见,大图书馆观、大情报、大信息观正为全球所接受,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它文献信息部门之间的联合与协作也正成为现实。
这是必然的。读者的需求不受单个图书馆限制,而单个图书馆的信息传容量总是有限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古已有之。伴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信息化,这一矛盾日趋激化。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思想,走联合、协作的道路。有人提出“图书馆功能相对增减论”,认为由于经济环境、信息环境、技术和需求的变化,现代图书馆体现这样的趋势:单个图书馆的功能相对减弱,而整体图书馆的功能却迅速增强。这是有道理的。正是鉴于这种认识,1993年11月,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15所高校建立15个文科文献情报中心,这些“中心”将立足本校,面向所在地区,为全国高校服务。也有消息说,1994年3月14日,上海地区19家图书馆馆长举行了“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协作网”正式启功的签字仪式。可以预料,当新世纪来临之时,中国图书馆界将以各种协作网的整体力量去迎接的挑战。
最后,继续推行改革。对于改革,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它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放图书馆的生产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才能避免大的偏差。对于改革,也应该达到这样的共识,那就是图书馆改革必须坚持与时代精神一致的原则。时代精神是什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是开放、进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迎接社会信息化。只有这样,改革才能与时代相适应。对于改革,还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涉及宏观方面,又关涉微观领域;既包括管理改革,又包括业务制度改革。只有这样,新的制度、规范才能成龙配套,改革才能收到实效。
中国新图书馆事业的头一个100年即将过去,21世纪正向我们招手。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环太平洋区域的世纪。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姿态和踏踏实实的精神做好当前的工作,去拥抱属于我们的世纪,去再铸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辉煌!
来稿时间:199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