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姜霞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姜霞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4例骨科患者,按实际病情和年龄分为相对平均的两组,每组82人。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 );满意度上对照组和实验组也存在比较明显差异。结论 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应该在具体治疗时间中得到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康复

预见性护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超前护理,以先预防后治疗作为原则,这种方法更加符合整体护理理念。在具体实操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可以使护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更好的把握,从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对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并且分组比对的方法对预见性护理在实际治疗中的作用做了评估,下面是具体实验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样患者数量总计164人,其中男94人,女70人,年龄区间为21--76岁,平均年龄43岁。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82人,两组患者病情无明显差别。患者患病种类:腰间盘突出、上下肢骨折、盆骨骨折和脊柱骨折。

1.2方法

将抽样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82人。

共同护理:(1)保持患者体位正确,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且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实时评估;(2)每名患者需维持两条静脉通路,在必要的时候置管在静脉深处或者切开深静脉;(3)对骨折部位进行止血护理;(4)严密监视患者体征,保证抢救措施的及时;(5)对70岁以上的患者床位加装护栏。

区别护理:对照组患者除进行日常护理外不进行明显侧重,对病人的护理顺序按照日常顺序进行。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时,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的缓急,将患者分为普通、急症、重症三类,具体护理顺序以急症患者优先,然后依次是重症患者与普通患者,力争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高效的护理,同时在过程中要注意与对照组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以免误解。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准确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分析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实验组患者坠床1人,跌倒2人,肺部感染并发症1人,并发压疮1人,便秘4人,并发下肢静脉血栓0人,死亡0人,总计并发症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坠床4人,跌倒8人,肺部感染并发症2人,压疮并发症4人,便秘17人,下肢静脉血栓1人,死亡0人,总计并发症发生率为43.9%,实验组和对照组总并发症病发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

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具体对比中主要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估的方法,满分设置为100分,比较满意为50分,不满意0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

3 讨论

骨科患者的发病原因多为突发性事故导致,因长期受疼痛困扰或者功能性障碍而入院接受治疗,大多数患者思想负担比较重,主要因卧床时间较长、需要他人进行照顾、给家人造成经济负担以及对病情缺乏足够认识所致,而且同行会伴随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过重心理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其中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栓塞以及肺部感染是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种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年级较大的患者身上有明显加剧,这主要是高龄患者体质较弱、脏器功能衰退导致的,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对术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甚至死亡,所以,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这是每一个医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同时,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到,患有不同病症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护理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骨科患者本身的特殊性。骨科病人大多因为突发的意外事故导致骨折,行动能力的受限使得其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因病必须长期卧床难以行动,再加上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患者难以适应这种转换,导致其心情烦躁,会产生对医生护士的治疗以及护理不配合的现象,这点在脊柱关节患者身上尤为突出。所以通过对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满意度都不是十分的高,对护理不满意或者较满意的病人只有满意病人和较满意病人总和的半数左右,尤其是脊柱类患者因为即使术后仍需要长期卧床、需要他人进行照顾以及并发症发病率比较高的原因极易导致心情烦躁。综上所述,在骨科这样特殊性非常明显的一个科室里,预见性护理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必将带来极大的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综合把握和科学评估,从而有效的制定具体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工作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思维,让护理人员防患于未然,以最大的努力减轻病人所要遭受的痛苦,最终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水平。加深认识、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预见性护理的根本出发点,坚持先预防后护理的原则,有效的规避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制定科学的预见性护理流程还有助于病人提供最佳护理方案的制定,护理工作人员由之前的被动护理变为主动地位,必将使护理工作和治疗效果跨步优化,这样既实现了护理人员自身的价值,更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极大程度上增进医护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永梅.预见胜护理程序在高龄股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7):1833.

[2]朱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78-80.

[3]林燕.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评价.中国基层医药,2005,15(7>:122s-1229.

[4]王倩.骨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青海医药杂志,2007, 37(12):44-45.

[5]韦素清,梁焕达.从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谈临床管理思路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 4(7):67-6R.

论文作者:姜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姜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