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新理念,让小班化教育落地生根
时代在前进,经济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应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牢牢把握入学、教学、实习、就业等重要育人环节,认真制订教育方案,并根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面对现实,我校勇于做出改变,推行3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
二、增加硬件,使小班化教育茁壮成长
1.个性化:设置学生展示台,让学生发扬个性、展示个性。设置学生学习习惯评价表,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温馨化:设置绿化角,让学生时刻能体验到大自然般优美的环境。
3.知识化:设置知识园地、读书角,拓展学生知识面;设置导学栏,每日布置预习作业,倡导“先学后做”;设置每日经典诵读专栏,让学生每日诵读中华文化经典。
4.童趣化: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小班化教育”的环境增添童趣化色彩。
5.活动化:体育活动器材进教室,各班设置球框、棋类架,放置体育用品。
三、试吃螃蟹,使小班化教育推陈出新
1.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在课堂上,我校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教师从“舞台上的圣人”向“一旁的指导者”转型,把小组合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交流、自主探索,教师在其中只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引导者。具体操作过程是:(1)合理分组。在全面家访、摸底的基础上,每学期初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全班学生分成A层(学有余力)、B层(一般)、C层(学有困难)三个层次,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3-6人的合作小组。(2)分配职责,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推选或教师指定每组成员在组内承担的责任。一般设置为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发言员一人。(3)培养合作技能。(4)养成小组荣誉感。教师组织每个合作小组集思广益,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富有个性的名字,可以是植物、动物、成语等,以凝聚团队精神和小组荣誉感。(5)提供合适的小组合作载体。
2.作业形式及批改的尝试:我校在布置作业及反馈作业上也进行了改革,实行“会做的可少做,不会做的不硬做”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为:梯度作业,个性化延伸,分类评价,多元鼓励。
论文作者:于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小组论文; 小班化论文; 一人论文; 教师论文; 我校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