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层次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生产论文,效益论文,层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农业生产效益的实现具有层次性。在单一作物层次、产品结构层次、生产结构层次和产业结构层次上,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和适度集约化获得技术效益,通过适宜的生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整获得结构效益。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出路在于农村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效益 层次
“效益”是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的统一。通常所谓的高效,即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较大程度上的实现社会目标以及产生良好的生态效果。农业生产作为经济过程与自然生态过程的统一,必然要受经济和生态规律的双重制约。另一方面,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之一,必然与其它的产业部门相互作用。因此,对农业生产的效益问题应以联系的观点、系统的方法,分层次地进行分析研究。
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是在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上得以实现的:
单一作物层次——作物不同产量水平的比较效益;
产品结构层次——种植业、畜牧业内部的比较效益;
生产结构层次——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效益、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效益;
产业结构层次——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较效益、农村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效益。
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可以通过改进技术获得技术效益,通过适宜的生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和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整获得结构效益。只有使三个方面的效益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获得最佳的农业生产效果。
1 作物不同产量水平的比较效益
随着产量的提高,作物生产的效益将会怎样变化?是升高还是降低?这个高产与高效的关系问题得到了我国农业界的普遍关注并引起诸多争议。
如果对使用范围不做明确的限定,高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可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量,也可以指单位面积产量。当它用于单位面积产量时,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及不同生产条件下,人们对高产的理解会有很大差别。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粮食平均年单产已达到了410kg/667m[2](1991年),在世界上属于高产的国家。 但是,我国许多地区具有667m[2]产吨粮的生产能力,与之相比,667m[2]产410kg只能算是低产水平。而在西北雨养农业区的一些地方,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只有400kg/667m[2]左右,因而667m[2]产410kg 已属很高的产量水平。所以,为了便于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理解和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在与效益问题相联系时,我们必须明确“高产”的确切含义,这样,高产是否高效就应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和生产设施)较好而获得的高产与生产条件较差而相对低产的情况相比一般是效益较高的。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由于追加可变资源投入而获得的高产是否高效则要视其是否在资源投入的经济限界之内。在经济限界之内则高产高效,超过经济限界就可能高产低效。
总之,产量与效益的关系,高产是否高效实际上是一个合理集约度的问题。各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当地的合理集约度。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的地区其产量和投入的技术、经济限界会相差很大,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条件而抽象地谈论高产高效或高产低效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因此,高产是否高效、高效是否必须高产要因时,因地地作全面、科学的分析研究,不能强求一致,也不可能得出一个简单而普遍适用的结论。
作者1991年在河北省沧州地区调查研究发现,在当时的技术、价格水平下,小麦—玉米生产的经济限界为投入化肥744kg/hm[2](N、P、K纯量)产量16639.5kg/m[2],而当地平均化肥用量为439.5kg/m[2]。通过增加化肥投入使产量达到经济限界尚有5100kg/hm[2]的产量潜力,每公顷净产值可增加1350元,N、P、K 平衡和水分利用效率都将得到改善提高或更趋于合理。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农田还属于中、低产水平。据王宏广(1990)研究,我国粮食单产近期增产潜力为22%—34%,远期潜力为101 %—121%。 在开发这一潜力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呢?这就要针对各地的具体条件做全面、系统的研究,找出各自适宜的集约化方式和集约度,以期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效果。
2 种植业结构层次上效益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效的种植业必然是面向市场的种植业,它以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收入为主要目标,因而必然受市场规律的制约。
人们的消费倾向和购买力取决于经济收入水平。将需求的收入弹性与目前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潜在市场的大小。凡目前人均消费量少、人均生产量少而收入弹性系数较高的产品,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潜在市场较大的产品一般也就是比较效益较高的生产项目。这样,需求结构就决定了生产者的投资倾向。但某一产品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市场饱和甚至过剩的现象,价格因而又会出现下落,生产该产品的比较效益降低,生产者因而减少对这一生产项目的投资。如此,生产者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行为,直到取得各种生产项目间的平均利润为止。实际上各种生产项目的比较利益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因而这一过程也就永不停息。这就是种植业层次上效益实现的过程。
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各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也有很大不同。我们把一种作物由其生态适应性与社会需求共同作用形成的对资源占用和经济效用的状态称为该作物的生态经济位。作物的生态经济位决定其经济地位。比如,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玉米和棉花占有不同的生态经济位(从空间分布来看,小麦—玉米一般居肥力、水浇条件较好的地块,棉花居稍差的地块),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要求不同的资源投入和管理,各自体现了自身的经济地位。
种植业的效益取决于两个层次的因素:一是由各种作物的社会需求和生态适应性共同决定的生态经济位,二是由资源状况和比较效益高低决定的各种作物的配置比例。两个层次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决定两个层次基本变化规律的因素是作物的生态经济位。比如,我国北麦南稻的基本粮食生产格局不会因为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同样,人们一般也不会,也不可能由于某种作物比较利益较高而采用单一的种植结构。同时,在一定的经济收入水平上,人们的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一个地区的作物生产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比较效益高低是相对的,它受生产技术、投入水平、市场状况的综合影响。据作者1991年在河北省龙王河小流域进行的研究。小麦—玉米不同投入水平的生产经济效果与棉花比较相差很大。棉花平均产净产值为5630.3元/hm[2],小麦—玉米产量为7839kg/hm[2]、11445kg/hm[2]和15801kg/hm[2]时,每公顷净产值分别为2194.5元、3936元和5592元。可见,几个生产项目间进行效益比较除要考虑净产值等静态指标外,还要对边际产值等指标进行比较,在等边际产值的原则下进行资源的分配,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价格、资源等几个方面的共同约束合理安排生产。
3 农牧结合的效益
动物性产品的生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环节,它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功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按三个效益的观点可归纳如下:
社会效益:为人类提供不可缺少的动物产品。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普遍高于植物性食品,它们与人体健康、预期寿命、大脑发育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人们膳食结构中起着植物性食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效益:转化植物产品,增加其附加值。各种畜禽的饲料边际产值都大于1,说明以粮换肉、蛋是有利可图的。
生态效益:畜牧业利用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畜产品,同时为种植业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山东省安丘县前儒林村,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农牧结合、高效益。据作者估算,他们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平均每公顷耕地每年可从有机肥得到492.75kg氮。1991年小麦—玉米平均年产21150kg/hm[2],约从土壤中带走450kg氮,需当年投入的化肥氮只有255kg,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的结果,土壤肥力逐年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和速效K 含量分别由1974年的0.88%、52.6mg/kg、6.9mg/kg和50.0mg/kg上升到1991年的1.37%、89.0mg/kg、92.0mg/kg和120mg/kg。粮食产量高而稳定,连续10年小麦—玉米667m[2](亩)产超过1000kg,体现了农牧结合经济、 生态、社会效益统一。
4 农村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农业生产效益同步发展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向效益更好、效率更高的较高产业结构层次转换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渐进过程,表现为有序的阶段性。
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体现了人类生产活动的三个层次:第一产业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第二产业满足人类更高级的物质需要,第三产业则满足除物质需要以外更高级的需要。所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结构也就经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阶段。产业结构随国民经济增长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农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人均GNP越高,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小,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越高。在农业内部,种植业比例逐渐减少,种植业中粮食比例逐渐减少,这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
一个特定地区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优势产业。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优势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评价:①需求的收入弹性标准:只有收入弹性系数较高的产品才能逐步扩大它在市场上的比重。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一般低于工业产品;在农产品中,粮食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又低于副食。②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标准: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产业占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它的高低反映了产业之间比较效益和劳动报酬的差别。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般小于1,而第二、 三产业的一般大于1。 ③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部门的发展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按照上述三条标准,农业毫无优势可言。但应该看到,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农业自身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库兹涅兹曾将40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按1948—1954 年的人均GND分成七个等级,计算了这一时间各国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果发现,不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比发达国家大,最发达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相差近3倍。 这一结果说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劳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农业的比较效益也得到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之比由1952年的0.26 上升到1991年的0.33,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非农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提高。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彻底摆脱农业困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
①通过提高集约化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潜力有限。
②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吸收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扩大土地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农产品市场。我国农村是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但目前广大农民的收入、消费水平还很低。只有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才能使他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消费促生产,并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以农产品为原料或经营对象的第二、三产业则可以直接带动农产品的生产。
④为农业发展积累资金。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分化和流动在三个层次上同时体现出来——对于一个乡或村而言,农民有工(商)有农;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讲,也可能有工有农;对于一个农村劳动力来讲,他(她)可能亦工亦农。就一个具体的地区或生产单位而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即意味着可用于支持比较效益低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的能力的增强,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走过和正在走着的道路。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效益的增长具有明显的层次特征。就农业本身而言,提高效益的途径是: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增加投入;面向市场,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以高产、优质、高效、持久为目标,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提高生产结构的精致化程度,使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益、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在各个层次上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收稿:199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