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我国交通需求综合预测--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值的可靠性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九五”期间我国交通需求综合预测--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值的可靠性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九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需求的合成预测——兼析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值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关部门论文,可靠性论文,交通运输论文,需求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需求的驱动。因此,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作出科学的预测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对九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需求的预测报告。他们的结论是:在GNP保持8%的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到2000年全社会货运量将达160亿吨,货运周转量达46500亿吨公里,九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23%和5.41%;全社会客运量将达17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14000亿人公里,九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34%和9.23%(《经济日报》1997年10月14日)。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测值似嫌偏高,其可靠性有值得质疑之处。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一、产业需求预测的科学方法

交通运输需求预测属于产业需求预测。就产业需求预测来说,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合成预测。所谓合成预测就是把根据不同方法所作的预测加以综合。这里的不同方法包括:纵向历史规律预测法与横向因果联系预测法。

纵向历史规律预测法是根据客观事物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显示的规律来作预测。本文主要是利用七五、八五期间有关交通运输的历史数据,通过加权平均来类推九五期间的交通需求。在进行加权平均时,权数确定遵循近期权数大、远期权数小的原则,同一个五年计划之中的1至5年分别取权数为0.1,0.15,0.2,0.25,0.3,两个五年计划之间的加权平均,权数分别为0.4和0.6。

横向因果联系预测法是利用经济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特点,通过分析预测变量及其相互因素之间的横向因果关系来作预测。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交通运输需求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在总量上、相对量上的比例关系,借以对九五期间的交通运输需求作出预测。

二、九五期间货运需求预测

(一)货运量预测

1、从自身发展规律看其需求。观察七五、八五期间的货运量及其增长速度发现,货运量增长速度在七五期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八五期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可以算得七五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加权)分别为3.45%和5.25%,从而通过加权平均可以类推九五期间货运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53%,按此速度计算,到2000年货运需求将达154亿吨

2、从与GNP的比例关系看其需求。(1)绝对量。研究货运量与1978年不变价GNP比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二者之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可以计算该比值在七五、八五期间的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3.49%和-5.61%,从而可以得出九五期间的下降速度应为-4.76%。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据此可以预测2000年货运量为142亿吨,其年均增长速度为2.86%。(2)相对量。根据货运量增长率与GNP增长率的比例关系来进行预测。七五、八五期间货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与GNP平均增长速度之比分别为0.4345和0.4534,从而可以预测九五期间该比值为0.4458。由此可得:在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货运量平均增长速度将为3.57%,到2000年货运量将达147亿吨。综合货运量与GNP绝对量及相对量的比例关系的预测结果,可得九五期间货运量需求的横向因果联系预测值为:在GNP年均增长速度为8%时,货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为3.22%,到2000年货运量将达145亿吨。

由此,把纵向历史规律预测值与横向因果联系预测值加以合成,便得到九五期间货运需求量的预测结果:当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货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为3.88%,2000年货运量将达149亿吨。

(二)货物周转量预测

1、从历史规律看其需求。观察货运周转量及其年增长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其增长速度呈现逐年升降相间的波动趋势。同样,可以计算它在七五、八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53%和6.69%,从而可以类推九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63%。按此速度计算,到2000年货运周转量将达49253亿吨公里。

2、从与GNP比例关系看其需求。(1)绝对量。通过研究发现,除1986和1989年外,各年货物周转量与1978年不变价GNP之比值呈递减趋势,并计算出七五、八五期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0.54%和-4.17%,从而可以预测九五期间该比值的平均下降速度为-2.72%,于是,在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的情况下,可预测得2000年货物周转量为45737亿吨公里,其年均增长速度为5.10%。(2)相对量。同样算出七五、八五期间的货运周转量平均增长速度与GNP平均增长速度之比分别为0.8224和0.5777,从而可预测九五期间该比值应为0.6756。当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可以得到货物周转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40%,到2000年货运周转量为46477亿吨公里。同理,可得九五期间货运周转量需求的横向因果联系预测值为:在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货运周转量平均增长速度为5.25%,2000年货运周转量将达46147亿吨公里。

因而,综合纵向历史规律预测与横向因果联系预测的结果,便可得到九五期间货运周转量需求的预测结果:当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货运周转量平均增长速度为5.94%,2000年货运周转量将达47680亿吨公里。

(三)与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值的比较

1、货运量。国家有关部门对货运量需求预测的结果是在GNP保持8%的增长速度情况下,全社会货运量到2000年将达160亿吨,九五期间年均增长5.23%。这与本文所作的预测比较起来,在平均增长速度上偏高了1.35个百分点,在2000年货运量的预测上则偏高了10多亿吨。如果九五期间货运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23%,则GNP年均增长速度将要达到近12%方可支撑货运量的增长。因此,可以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对九五期间货运量需求的预测值偏高了。同时,从实际来看,在1996年GNP比1995年增长9.7%的情况下,1996年的货运量比1995年也仅增长了4%多,这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

2、货物周转量。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在GNP年均增长8%的情况下,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5.41%,到2000年货物周转量将达46500亿吨公里。总的来看,与本文预测结果大致吻合;在平均增长速度上仅相差约0.5个百分点,到2000年货物周转量也仅相差约1000亿吨公里。因而可以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对九五期间货物周转量的预测是比较合理的。但结合前面货运量需求的预测结果,国家有关部门似乎存在对货物运输的运距估计不足的可能。

三、九五期间客运需求预测

(一)客运量预测

1、从自身发展规律看其需求。通过分析发现,客运量增长速度呈现与货运量增长速度相同的趋势;七五期间为逐年下降,八五期间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计算得出七五、八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78%和9.23%,从而可预测九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6.65%,按此速度,到2000年客运量将达162亿人次。

2、从与GNP比例关系看其需求。(1)绝对量。研究客运量与1978年不变价GNP比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除1986、1993年外,该比值在其余各年均呈下降趋势。计算它在七五、八五期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4.14%和-2.06%,从而可以类推该比值在九五期间平均下降速度为-2.89%。这样,在GNP年均增长8%的情况下,到2000年客运量将为149亿人次,其平均增长速度为4.88%。

(2)相对量。可以算出七五、八五期间客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与GNP平均增长速度之比值分别为0.3501和0.7971,从而可以预测九五期间该比值为0.6183。于是,在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可以预测客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为4.95%,到2000年客运量为149亿人次。同样,可以得出九五期间客运量需求的横向因果联系预测值为:在GNP增长速度为8%时,客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为4.92%,2000年客运量将达149亿人次。

因此,把纵向历史规律预测值与横向联系预测值加以综合,便可得到预测结果:当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客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为5.79%,2000年客运量将达155亿人次。

(二)旅客周转量预测

1、从历史规律看其需求。通过观察发现,旅客周转量增长速度在七五、八五期间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规律,且都在第三年达到最高值。可算得其在七五、八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79%和9.24%,于是可以类推九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6.66%。按此速度,到2000年旅客周转量将为12426亿人公里。

2、从与GNP比例关系看其需求。(1)绝对量。观察其与1978年不变价GNP比值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除1986、1988、1991年外,该值在其余各年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可以算得七五、八五期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4.21%和-2.05%,从而可预测该比值在九五期间平均下降速度为-2.91%。这样,在GNP增长速度为8%的情况下,便可预测得2000年旅客周转量11411亿人公里,其平均增长速度为4.86%。(2)相对量。可以计算出七五、八五期间旅客周转量平均增长速度和GNP平均增长速度之比分别为0.3508和0.7979,从而预测九五期间该比值为0.6191。在GNP年均增长8%时,可以得出旅客周转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95%,到2000年旅客周转量将为11462亿人公里。综合旅客周转量与GNP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比例关系的预测值,可得九五期间旅客周转量需求的横向因果联系预测结果为:当GNP年均增长8%时,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4.91%,到2000年旅客周转量将达11440亿人公里。

同理,再把纵向历史规律预测值与横向联系预测值加以综合,就可得出九五期间旅客周转量的预测结果:当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时,旅客周转量平均增长速度为5.79%,2000年旅客周转量将达11928亿人公里。

(三)与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值的比较

1、客运量。国家有关部门对客运量需求预测的结果是在GNP保持8%的增长速度情况下,到2000年客运量将达175亿人次,九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8.34%。这个预测值与本文的有关预测比较,在平均速度上偏高了2.55个百分点,在2000年客运量的预测上则偏高达20亿人次之多。如果按国家有关部门预测,九五期间客运量年均增长8.34%,则GNP的增长速度要介于14%与15%之间才可支撑客运量如此高速的增长,而这比《纲要》中预测的九五期间GNP的平均速度为8%高出将近一倍。因此可以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对九五期间客运量需求的预测值有高估的趋势。

2、旅客周转量。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在GNP年均增长8%的情况下,九五期间旅客周转量平均增长速度为9.23%,到2000年旅客周转量将达14000亿人公里。这个预测值与本文预测结果相比同样高出不少:在平均增长速度上高出3.44个百分点,在对2000年旅客周转量的预测上高出2000多亿人公里。如果九五期间旅客周转量按9.23%的平均速度增长,那么同时期的GNP平均增长速度将要达到近17%才可支撑旅客周转量的增长,这比所预测的8%高出一倍多。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九五期间旅客周转量需求的预测同样也存在高估的成分,而且偏高了不少。

四、建议

1、预测应广泛调研,征求意见。预测涉及经济社会现象未来的变化,各种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因而需要广泛调研,搜集多方面的数据资料。在多数情况下,预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过去了解的程度如何。对事物过去了解得深入一些、透彻一些,预测质量就高一些。因此,要全面搜集和整理表明事物过去发展变动的客观过程和某些规律性的资料,并且科学研究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有关因素。而且,在预测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既考虑总体规划方面的要求,又要利用多方力量对事物发展变动的敏锐观察与深刻了解及其预测经验,多个预测值几经综合、对比、平衡和调整,尽量消除某些偶然性因素,使预测误差达到最小,预测结果更合乎客观实际。

2、预测应该早一些进行。预测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和价值在于指导人们的行动,为科学决策和制定经济计划提供信息和依据。而当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九五期间交通运输需求的预测结果时,“九五”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其预测的导向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预测应早些进行,使决策和计划建立在对未来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可能把目标制定得既积极又稳妥。

标签:;  ;  ;  

“九五”期间我国交通需求综合预测--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值的可靠性分析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