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对整个城市的用电意义重大,但是输电线路如今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检修,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的消耗,并且检修的效率不高。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完善输电线路的检修方式,提高检修的实效性。本文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技术
前言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中的运行设备也越来越多,给供电企业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工作带来了难度。状态检修作为一种先进的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模式,运用于输电线路检修可以有效的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推广和使用。
1现行的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的方式
1.1不坏不修
这种检修与维护的方式最为常见,也是最省钱的方式,这种检修与维护的方法其实就是,只有线路发生了问题才进行检修与维护。这种检修与维护的方式更多地被应用在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这种企业投入的资金相对有限,规模也相对较小,难以保证对输电线路的定期维护。不坏不修的维修方式是一种被动的维修方式,这种维修常常伴随着一些故障。可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转型,输电线路已经遍及全国,这种被动的维护方式无法保障输电过程的安全,有时甚至会带来死伤等较为严重的后果,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被取缔。
1.2计划维修
这种检修与维护的方式较为常见,即相关的检修部门对相关线路的检修与维护提前做好计划,按照计划实施检修。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计划性较强,有条不紊,而且能够保证线路检修与维护的全面性,不遗漏细节,不留死角。这种维护方式要求相关检修与维护人员,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能够对输电线路的状态做出准确地判断和预测,同时要了解每一条输电线路的情况,这是对相关技术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此外计划维修也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发生特殊情况,计划一旦被打乱,将难以恢复秩序。
1.3状态维修
这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检修维护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输电线路以及相关设备的状况进行监视,通过数字化的分析与汇总,依据数据的情况来制定检修维护计划。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检修与维护的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人力与资源的投入使用,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检修维护的方式。
2输电线路运行维护
2.1雷击维护技术
输电线路雷击防护技术有多种,具体是指:提升输电线路绝缘水平、安装避雷线与避雷器等,也可以从接地设备入手,优化并改良接地设备的冲击性能等。现阶段,输电线路雷击防范最科学的方法就是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发挥补救作用。这样即使雷击来临,输电线路出现相间短路时,保护动作将促使开关跳闸,在自动重合闸的作用下,开关将再次合闸,当故障消失后,线路依然能重新回归供电,相反,故障未能排除,则将重复跳闸保护动作。
2.2鸟害故障的防范
鸟害故障主要指的是鸟撞击输电线路,鸟类排泄物对绝缘子带来的污染,以及鸟巢的构建所导致的短路故障等。对于鸟害故障一般应该结合输电线路所在路线来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通常来说可以划分防御区,在防御区内设置监测设备,当鸟来袭时发出驱赶声音,从而保护该区域的安全,防范线路遭受鸟害。
2.3能监测系统
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借助于个体技术,同时,也应该注重各项技术的整合应用,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来创建一个在线监测系统,利用该系统来动态监测整个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通过监测系统平台来时刻掌握各项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等是否出现故障问题。同时,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要从日常维护入手,要重视平时的巡检工作,设置专门的运维检修岗位,负责定期对输电系统、线路、设备等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检修,及时排查故障、解除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
3.1绝缘子检测
绝缘子的检查工作可通过离线实验与在线实验进行。绝缘子的检测主要包括分布电压的查验、线路内绝缘电阻的测定。对于输电线路的绝缘子,需进行定期定时的检查,以充分掌握线路日常运行状况。同时,还应制定线路劣化率,在检查时更具目标性。绝缘子的查验方法主要包括电量测定、非电量的测定、分布电压测定,这就需要根据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状况,选用适宜的检查方法。例如:在少雨干燥的天气,可选用分布电压测点方法对线路电压进行相应的测定,获得的数据也十分准确,如果得到的数值已达到了之前设定的更换数值,需及时更换线路。
3.2经常性的修护杆塔
输电路径中往往架设了诸多杆塔,以便于整体线路的构建,在总体线路中,根据类型的差异,主要包括电线杆与电塔等,其密切关联着线路的日常耗电。在进行杆塔的检测时,需要准确辨识其倾斜度、潜在的裂痕、挠曲状态与杆塔被腐蚀的可能性。此外,对于杆塔本身,还需要查验缓慢状态下的冲刷情况。
3.3雷电检修
在输电线路日常运行过程中,一旦遭遇雷击,必将导致线路受到严重的损坏,进而对线路运行效用的正常发挥造成巨大的影响。对此,为了确保线路检修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重视线路日常雷电检测。在雷电检测过程中,应准确分析相关数据,对于满足条件的线路,可配备雷电定位系统,重点分析线路沿路区域内的雷电密度与频率等,在结合线路运行实况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配套的防雷措施。例如:尽量掌握雷电电流强度与地形、线路结构间的关联,研究雷击与线路跳闸间存在的潜在规律;绘制电网雷电区域分布图,制定可行的综合防雷措施计划。当前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主要包括安装线路避雷器、加装耦合地线、加装杆塔拉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
3.4输电线路沿线树木的检测
在输电线路检测的过程中,要对周围的树木进行检测,因为有些树木的生长会导致输电线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在很多城市中,已经贯彻了退耕还林的政策,所以城市内的树木的覆盖率非常高,导致大量树木会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所以,应该强化对树木的检测,确保输电线路可以正常运行。检修人员应该对输电线路周围树木的数量、树木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进行记录和分析。
3.5覆冰处理
①结合地区实际问题,明确覆冰厚度、覆冰处理时间等要素。②在处理时,需先绕开严重覆冰的线路段,在线路覆冰的起始位置与终末位置的中心点部位设置强化型直线塔,预先避免线路连锁破坏事故发生时对线路供电的严重影响。③集中在某一区域,采用热力融冰法、机械破冰法等方法对线路的覆冰问题进行处理,对底线支架,也需要给予系统化的补强,以保证线塔抗压强度可靠。
3.6风偏处理
在输电线路日常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风偏放电故障,应积极联系当地气象监测单位,与其进行密切的交流,及时掌握相关地区输电线路的风况观测信息。同时,还需落实风偏参数的计算工作,以明确各个杆塔线路所在区域的最大瞬时风速指标、风压强度参数指标、导线风压下运行轨迹等参数,然后对上述指标参数进行整合与分析,明确详细的线路风偏处理针对性策略。除此之外,还需严格控制线路安装的脚钉突出物安装数量,以此来实现对放电现象的客观控制。
4 结语
总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确保输电线路可靠运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凌宇.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J].科技与企业.2015(23)
[2]郭振华.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通讯世界.2015(04)
[3]王玉清.浅谈加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
[4]朱天龙,蒋建敏.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探析[J].通讯世界.2015(18)
论文作者:万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方式论文; 绝缘子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鸟害论文; 雷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