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利民医院骨科 江苏 东海 222300)
【摘要】 目的:针对胸腰椎段脊柱损伤,讨论实施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开放直视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处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是临床上的重点医疗对象,该病的治疗必须通过手术来完成。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康复。建议在日后的治疗中,选择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方法来完成,可进一步的缩小患者切口长度,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关键词】内固定;椎弓根;胸腰椎;损伤;脊柱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20-02
在众多的损伤当中,脊柱损伤是非常严重的一类,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是绝对的。胸腰椎脊柱损伤,在临床上属于重型的挫伤,一般是由于外部力量所导致的,并且对患者的身体行动能力,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如果患者没有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将有可能出现瘫痪的情况。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治疗方式的多样化,为胸腰椎脊柱损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带来了很多的希望。文章针对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临床疗效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本组患者共计50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4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岁±1.3岁。对照组:本组患者共计50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6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岁±1.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临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开放直视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处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2.1观察组 本组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选择全麻的方法,患者自身保持俯卧位[1]。应用人字脊的方法,有效选取针点,将连接杆进行充分的安装。对患者的椎体损伤情况密切分析,调整连接杆,在C型臂透视复位的帮助下,拆开一侧的连接杆,之后要将人工的颗粒骨、自体骨等,有效的植入到患者的体内当中,植入到患者骨折的椎体内。之后合理安装撑开棒,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另一侧的植入工作[2]。
1.2.2对照组 本组患者应用开放直视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同样选择俯卧位和全麻的方式,在患者的后正中位置,实施切口入路处理,沿着患者椎管边缘,剥离椎旁肌群,直视下打椎弓根固定[3]。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与资料;统计方法包括趋势x2检验以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
2.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重型的挫伤,胸腰椎脊柱损伤患者,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治疗,在各个方面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尽量不要影响到患者的日后行动能力。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更加适合胸腰椎脊柱损伤患者。首先,该术式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将患者的切口长度有效的缩短,这对于患者的康复而言,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年轻的患者,切口长度较少,可以减少对外观造成的影响,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其次,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操作的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比较少。这意味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其面对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各种风险都会少一些,能够尽快的完成治疗,进行阶段性的休养。尤其是老年患者,术中出血量会对患者自身素质造成极大的影响,出血量过多会导致患者并发休克的危险,不利于老年患者的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胸腰椎段脊柱损伤患者,是临床上的重点医疗对象,该病的治疗必须通过手术来完成。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康复。建议在日后的治疗中,选择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方法来完成,可进一步的缩小患者切口长度,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建光,赖必华,潘俊晖,邱必成,叶剑.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2,12(11):984-987.
[2]谢文瑾,李小飞,盛路新.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 11(12):1729-1731.
[3]陈恩祥.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20(10):4203-4204.
论文作者:葛达正,沈桂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论文; 脊柱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切口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