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境论文,中国古典论文,园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 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3)02-0081-05
园林艺术的发展,从一般意义上说,是城市生活中人们力图接近自然所至。西方园林,自古罗马到18世纪末以前,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自然状态,以一种自然现实以外的力量左右自然,体现着人类征服和占有自然的意识,展示一个被人所占有的“自然”。中国园林作为人类接触自然的场所,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师法自然,体现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呈现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洒脱自然。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来概括,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独到之处,就是结合中国文化,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创造出令人神往的美的意境。
一 意境之说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哲学——文学——绘画——园林的过程。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一切艺术作品,包括园林艺术在内,都应当以有无意境或意境的深邃程度来确定其格调的高低,并以它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的艺术标准[2]。
何谓意境?历来众说纷纭。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3]这是说凭着人的智能,可以悟出佛家最高的境界。这里所谓境界,即后来所说意境。《辞海》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们思维中的一种抽象造型观念。由此可见,意境离不开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向,是由审美意向升华而成的,它提供了一个富有暗示的心理环境,用以指导人们对美的形象展开联想。
一切蕴含着“意”的物象或表象,都可称为“意向”(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具有审美品格的意象,称为“审美意向”。其依照“象”的不同状态,可分为“艺术形象”和“内心图象”[2])。形象与情趣的契合,是情与景的统一,景生情,情生景;情中景,景中情;虚实相生,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意境的意蕴是深层的,它不停留于个别审美意象的局部、浅显、感性的层面,具有深邃的艺术底蕴;意境的意蕴是大容量的,突破有限进入无限,触发观赏者活跃的浮想联翩。“境无情不发,情无境不生”,意境要靠“悟”才能获取。中国人认为:从感情到语言符号再至体悟,对事物最微妙处的把握只能是超符号的心的体悟。这或许可以称为中国人对美的一种“潜美学”认识。意境的意蕴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就会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具有极为开阔、深远的领悟性。细观图1、图2(图片均摘自夏昌世先生所著《园林述要》,下同),我们均有此体味。
图1 留园
图2 网师园
二 中国园林之意境
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由来已久。中国园林美学,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园林造就的是一种意境,一种生命要体现自己勃勃生机的意境,它使人赏心悦目并与自然相通,使自然升华为富有诗意的境界。在艺术家的苦心经营下,造园成为一种有品位、有格调的园林意境的艺术创造。
(一)与天对话——意境之起源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传统。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加上宜农的自然环境,使得祖先对自然的崇拜带有浓厚的感恩色彩。这种对农业感恩性的泛自然崇拜,经过漫长的历史而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哲学上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怀有的强烈感情,反映着中国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注重天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显示作用,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精神的启示,崇敬天就是崇敬大自然和它对生命的滋养;获取天地生机来追求自身的繁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万物生命同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生生不已[4]。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天地与人融为一体的美。“师法自然”的原则既体现在直接面对大自然的创造性生活劳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把握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中。中国园林作为一种同大自然关联的人为生活和游赏环境,是一种人工山水写意化的自然再现。园林环境注重天阳概念下的自然属性,以自由的方式造就建筑与山水花木动态交融的景观环境,体现生命勃发的自然之乐和人类之乐的多种含义,构成使人类精神合于自然的意境(见图3、图4)。与天对话,在自然秩序之外对自然生机的赞美和在社会礼教之外对乐的精神追求,构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深层含义和特有的园林文化传承基因。
(二)自然山水意象——意境之体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园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成为东方园林的代表,在园林艺术上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在园林意境中,山水意象是园林意境的强因子。园林意境的景观构成通常都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无论是在自然美、山水诗、山水画的欣赏中,还是在园林的审美中,山水意象都具有突出的意境内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5],从大自然的生机天趣中,获得高雅的美的享受,具有很突出的情感性内涵。透过有限的景观表象,去感受意象内蕴的无限的“道”,从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的哲理。山水意象的这种情感性的浓郁化和哲理性的深邃化,大大增强了它生成意境的潜能。而对意境的追求也使得自然审美意识达到直接从自然景物的观赏中获得“心怡神畅”的审美享受的高级阶段,这是对自然美自身审美价值的真正发现。
图3 拙政园透过小飞虹看荷风四面亭
图4 拙政园中从楷杷园望雪香云蔚
图5 拙政园
图6 个园
1.儒道基因
与西方造园的“人化自然”的美学思想不同,中国造园的美学观念是自然的人格化。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注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将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强调因物喻志,托物寄兴,感物兴怀的比兴传统。
儒家美学强调“人和”。儒家对于自然美的“比德”说认为:人所欣赏的自然,不是同人无关的自然,而是同人的精神生活,人的内在情感要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将自然美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认为自然山水之所以惹人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品性。儒家的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把自然的美与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体现注重审美的精神功利趋向,具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劲松岁寒后凋,寒梅独傲霜雪,青竹虚心有节,夏莲出淤泥而不染,都显示出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在园林布局中保持它们的自然性态,就是追求花木审美的比拟高洁,强化它们的天然属性以展示其独特的品味。
庄子美学强调“天和”。老庄学说注重个体人格独立,追求“忘物我、同天一、超利害、无思虑”的境界,远远超越了儒家审美所强调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升华到物我两忘、主客同体的高度,从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中求得超越的精神自由境界[6]。庄子提出的“天地有大美”,充分肯定和极力赞颂大自然的壮美,把自然美的欣赏提升到至乐、天乐的审美境界。
儒家的“比德”是“人际——伦常”得道的尺度,道家的“与道冥通”是“自然——心灵”的超越尺度,两者在对立中互补交融,成为山水意象化的两大基因[2]。
2.隐逸生活
中国园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皇家大型园林仿山川效自然,表明封建帝王能“顺天意,赞化育”(墨子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拥有人间统治权的意义;小型私家园林,显示文人的逃避现实的隐逸生活的自然场所,通过欣赏与冥想大自然来实现精神自我的超脱。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两千年来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师法自然”不单是在园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观,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田园式的自然生活成为避世人士追求的隐逸生活方式。这种田园生活中的山水意象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心理调节价值,经过岁月的积淀,渐渐地转化:从原先特定的,与避世归隐相联系的独特价值,转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趣味,高洁的潇洒心态的普遍性价值,使得园林的山水意象高雅化了。欣赏山水花木成了归隐生活的心理调节过程;逸居乐道,寄情山水成了傲王侯,轻功名,超越政治权势的高尚道德表现;林泉之乐,竹石之好成了情趣盎然的高雅的美的享受。“士”在审视大自然中领悟自然之道,以达到超越社会制约、返朴归真的自由完美人生[7]。
3.人间幻境与禅境
在园林艺术中再现虚幻的仙境,并非仅是指某种确定的景观形貌的追求,而是在满足人们对捕捉和陶醉幻梦的心理要求。模拟幻觉中的仙境,求得耳目间的愉悦,注重意境本身的高妙,并以此展示园主神仙般的飘逸风度及身在俗中、心在俗外的构思。琼楼玉宇、灵池瑶台,它虽然缘于自然对象的摹写,但也无疑渗透了古人对人生世俗图景的种种构想,或虚妄、或清幽、或俗艳,从客观上起到深化造园手法的作用,大大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力。
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文人士大夫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意境的审美观照中。禅宗认为“梵我合一”、“法界一相”,世界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山河大川所能具备的一切,一草一木也同样具备。这为形式上有限的园林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多方景胜,咫尺山林”[1](见图5、图6)。通过意境,以一种超功利的直觉的审美观照方式来解释禅意、体悟禅意,既是艺术家内心情感、哲理体验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的再创造过程。通过悟境达到精神上的超越,导致人与自然的更深一层的交流融合[8]。
图7 园林门窗
(三)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意境之追求
中国园林的意境是同中国文化和艺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有人称中国园林为“文人园”,是一门饶有书卷气的艺术。中国传统文人造园,重视神似与韵味,将其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展现一种朦胧、含蓄的美。造园艺术已远远超越赏心悦目的层次,极力追求诗情画意一般的艺术境界[9]。
意境首先就是中国古典诗画的美学范畴。诗画的指引既为园林的意境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蕴,又便于人们更深刻地领悟园林的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园林内的匾额、楹联、诗文、碑刻不仅是一种能烘托园景主体,形成古朴、典雅气氛的装饰;同时又作为一种文学运用于意境鉴赏指引,记述典故、命名点题、抒情喻志,对园林景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留园“长留天地间”,怡园“可自怡斋”,既传达出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又吐露出作者的心声和造园的匠意。黑格尔认为建筑艺术是物质性最强的艺术,诗(文学)是精神性最强的艺术。因此,建筑与文学的结合,实质上意味着在物质性最强的建筑艺术中,掺和了精神性最强的艺术要素。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意境中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人生观。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再由无限而归之于有限,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四)园林欣赏中的意境美——意境之品悟
景有尽而意无穷。优秀的园林风景洵美,有文化,有历史,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需要游赏者本身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生活体验,去细细品味和理解其中的无穷意境。从这一点上说,园林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创造的(图7)。
作为造园者,文人士大夫将自己的苦乐悲欢种种情感、志向、意趣投射在造园景物的塑造中,潜埋在景观的间架中,在创作时他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在观赏时他又重温了这种满足所带来的愉悦。作为游赏者,由于园林艺术特有的含蓄性、可塑性和对情感的宽容度,在其品鉴过程中,时常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景物之中,触景生情,体悟出独有的审美境界。因此,园林欣赏既是一种观赏、领略园林美景的艺术活动,又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从接受美学的理论上说,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过程就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园林创作凭借联想和想像,以自然山水为基础进行创造型的审美活动,欣赏者则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凭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文字信号,在观、品、悟中丰富园林景象,参与园林景象的再创造和园林意境的开拓[10]。
三 结语
彭一刚先生在谈及中西园林的不同美学思想时指出,由于对自然美所持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的追求上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然也注重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造园意在悦目,而中国造园意在赏心[11]。
中国古典园林对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融洽美的高度关注,比德与畅神交织在一起,崇尚自然、寄情山水,隐世脱俗,超然自得,使人畅神其中。虽然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地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和概括,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自然美的内在秩序的再现。它仍是一种人工创造,但这种创造不违背自然的天性,而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地表现着自然。
“中国的造园家不是花匠,而是画家和哲学家”。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着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并随时在景观情趣的变化中陶冶人的心灵。它绝不是一种“杂乱无章的自然物的堆砌”(黑格尔在《美学》中阐述自然美的缺陷,提出“自然美何以必然不完满”的问题,并极力贬低中国造园的成就,认为是一种杂乱无章的自然物的堆砌[11]),而是将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因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令人品味不尽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命个性的展示。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其“美丽的躯壳”成功地再现了它的“美丽的灵魂”。
收稿日期:200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