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是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高中生物的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此教师应该加大生物教学和心理教育的整合。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在生物教学开展中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高中生物
高中生除了要承受平时的学习压力,还会因为身心的快速发展从而引发出许多的心理困扰。生物作为自然学科之中的基础学科,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确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之中开展心理教育。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不断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遵循了教育性原则,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发挥实质的作用。
2.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指的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面向高中的所有学生,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及其参与者,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在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班级所有学生的相关需要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
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必须要以发展的观点和教育目光来看待学生。教师应该以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以此来使得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例谈
高中生物教学心理教育的开展必须围绕高中生物教学知识内容来不断进行拓展,教师一定要注重设计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保证心理教育发挥作用。
1.面向学生,关注普遍性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也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原则之一,在生物课教学之中开展心理教育,必须着眼于班级所有学生的发展,充分地考虑到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利用实例,学会面对挫折。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对于榜样的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之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中生的心智还未完全的成熟,加上目前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家中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因此耐挫能力比较弱。针对于此,在生物课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例,为学生挖掘科学家的故事,以科学家作为榜样,对于学生开展耐挫教育。
例如袁隆平在进行水稻研究时,反复地做了大概三千多次的实验,并在每次失败之后吸取相关的教训,从而最后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雄性不育的杂交水稻。在生物教学之中,适当地依据教学内容利用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能够让学生亲身地体会到科学家们曲折的科学研究路程,从而感悟出越挫越勇、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意志力。
(2)立足文本知识,科学地认识性健康。高中生正在逐步地走向“性成熟”,这是学生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身体和心理正在发生极大变化,因此会因为缺乏一定的准备对于“性”产生许多的困惑。对此,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充分地结合文本知识,让学生科学地认识性健康。例如,在开展《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教学时,通过学习相关的生殖器官结构以及功能和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知识等,来不断指导学生和异性之间正常地进行交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性冲动,以此来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在学习《免疫调节》一课时,利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来教导学生洁身自爱,规范自身的生活习惯,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2.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自我教育。
(1)精心地设计课堂活动,有效活跃学习氛围。一堂好的课堂设计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目前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改变。并要转换自身角色,在对于课堂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教学也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中,巧妙设计教学游戏,以游戏来开展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释放学习上的压力。
(2)积极开展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探索知识和认证结论的过程,利用实验开展生物教学能够有效增强课堂趣味,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物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应该立足于文本的知识内容,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以此来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剑峰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1)。
[2]李玉萍 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7,(9)。
论文作者:寸清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学生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生物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论文; 原则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