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中摄取,在反思中凝练——例谈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撰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凝练论文,中学数学论文,论文论文,行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数学教师长年累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有效地在岗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呢?其实,我们只要能“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一线教师身临其境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实证、探索,并在实践基础上理性地思考,自然会“处处留心皆论文”. 一、素材从哪里来 1.从教材教法中来 罗素曾指出,“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为求透彻,教师就得“沉下去,钻进去”,努力把握、挖掘和改造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因为教材是刚性的,它从内容层面对“教什么”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用教材教”则是弹性的,它把技术层面中的“怎么教”,如何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施行,留给了我们一线教师进行“二次开发”. 因此,如何将教材变成教学设计,并通过实践和反思,使之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应该说,我们是有事可做,有文章好写的. 那么,如何“呈现教材的教育形态,挖掘教材的科学价值,揭示教材的学科内蕴”呢?答案很明确:只要带着行囊上路,一路思考,一路收获. 例如,“比较研究,相互独立事件教学的有效举措”(《数学通报》2008年第4期),“一节难以释怀的考评课”(《中学数学》2011年第2期),“‘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2012年第4期)等,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亲历而为的真实记录. 当然,对于初学论文撰写的作者,还是建议先从微观入手,从“个案”做起.就教材和课堂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则更易出成果.如“一道值得商榷的课本习题”(《中学数学月刊》2009年第5期)、“一个并非‘干扰'‘主干’知识传授的引申”(《数学通报》2004年第7期)等教学中的一得之见,只要留心是不难获取的. 难怪顾泠沅先生感言:接触课堂越多,就越感到课堂是人世间最为复杂的实验室之一.问题多多,则论题多多! 2.从考题考卷中来 现行分省编制高考试卷,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新课改、新高考的基本走势和特点,展示了各自独特的命题思考风格.一线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新高考,科学应对新高考. 如果我们用研究的视角来审视考题和考卷,就会发现可资研究的问题很多.就发表的论文来看,大致可以研究如下三大类问题. 一是“一个问题”,即一道考题,给出它的别解、新证、溯源、引申、推广和应用等.如笔者的“一个研究性压轴题的引申与推广”(《中学数学教学》2003年第4期),“一道高考题溯源、新证及推广”(《上海中学数学》2009年第4期). 二是“一类问题”,即对高考题中的某个热点问题,常考常新的某个考点,可就近年尤其是当年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剖析归因.如“拷问高考压轴题教学——以安徽近三年试题为例”(《数学教学》2010年第6期),“分段函数——高考数学新视点”(《数学通讯》2003年第10期)等. 三是“一套试卷”,即对一套试卷的特点、亮点进行评述,对命题规律和走势进行探寻.如“山的沉稳,水的灵动——2010年安徽高考数学之我见”(《中学数学教学》2010年第4期),以及“命制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1-2上期),等等. 总之,以考题、考卷为题材的论文有相当的研究和发表空间.多家杂志均开辟专栏或留有相当的版面,但需注意时效性. 当然,要撰写好这类题材的论文,功夫在文外.应着力提高解题能力,夯实初等数学研究功底,以及有意识地对高考试题等有关素材进行收集、梳理和探究. 3.从论文论著中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撰写教研论文,就必须学习相关的论文和论著.笔者首先推介的是,中学数学期刊中的论文.因为这些论文是我们所需,为我们所写,多数作者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讲述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就会自我警醒:我们在埋怨时间紧、任务重的同时,别人为何有所作为;别人都写出来了,你也该有时间去研读、借鉴和仿效吧! 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发现,论题就在眼前:这个结论成立吗?论证是否有误?论理是否充分?条件可否弱化?结论可否引申和拓展?结论有何应用?这种方法可否适用其他问题?等等. 在笔者发表的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读刊随感.如“抽象函数具体化是最基本的求解策略——兼论一道错解题”(《中学数学杂志》2002年第3期),“再谈一类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证明”(《数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3期),以及“一个猜想及其类比问题的证明”(《数学通报》2005年第2期),等等. 当然,要想持续地发表论文,还必须系统地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初等数学专著等,以作支撑和滋养. 二、选题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1.宁小勿大 微中见著.教研论文,尤其是想在中学数学杂志上发表的教研论文,最忌的是所谓“大而全”,其实也全不了.要想把问题谈得深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聚焦”某一具体问题. 记得笔者撰写论文初期,笔者的导师胡炳生教授曾多次告诫我,多写“一事一议”、“一篇一论”的文稿.因为对于初学论文撰写的作者来说,“小而新,小而实”的选题容易驾驭,容易深入,写出的论文自然也容易发表. 如笔者撰写论文初期发表的“一道课本习题的讨论及引申”(《中学数学教学》1992年第5期)、“一个不等式的再探”(《中学数学月刊》1992年第8期)、“一道值得商榷的竞赛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4年第7期)等,就是例证. 要知道,大文章的价值未必大,而小文章的价值未必就小.“短小”才能“精悍”,浓缩的是精华! 2.宁新勿旧 文贵在新.所谓新,或是新的素材,如前所述的新的考题,近期杂志中研讨的新的问题;或是富有新意的论述.总之,就是写人之未写,讲人之未讲. 至于新意,在一篇文章中并不希冀有多大的发现,但至少应该在某个地方与别人有所不同.如果你所阐述的问题确是一个新结论、新发现或新方法,那当然新意盎然.如果你谈的是别人文章中的问题,那就要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或就某一方面补充自己新的见解,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意见.总之,要在新理念、新视角、新感受、新举措等某一方面有所体现,才能得到编辑的认可、读者的青睐. 例如,笔者曾就上一轮高中数学新教材已在部分省、市试验,即将全国施行之际,深感新世纪、新教材对我们这些高中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直面这一客观现实呢?为此,笔者写就的“新世纪、新教材、新姿态”一文,寄出20天即荣幸地被《中学数学杂志》在2000年第1期首篇刊发. 3.宁实勿虚 一篇教研论文,尤其是数学教研论文,不仅要有明确的论题和论点,更要有充分的依据,要据实说理,而这正是我们优势之所在. 因为我们一线教师每天都生活在教育研究的“实验室”里,如若我们能像刘坚教授所述的那样:尝试着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就会发现许多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真实的“问题”挖掘出来,同时,再把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坦诚地表达出来,以让同行共同研讨,互受启发,再行实践,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我的‘排列’教学的心路历程”(《数学通讯》2011年第3期),就是笔者执教这节课中,就如何处理和完善“常态教学与启示作用,尊重文本与二次开发,注重过程与课堂效能”的关系,努力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逐层递进,以实现“平实不平淡,平实之中见精彩”的常态化、优质化的数学课堂的真情告白. 这样一线教师都能看得见,“跳一跳,摘得着”的,能真实反映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草根”研究,不正是哲学家维特斯坦根所期盼的“我宁愿贴地而起,而不愿在云端跳舞”吗? 三、撰写中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1.拟好题目 古人云:题好一半文.意即拟定文章的题目,必须字斟句酌.要用恰如其分、简洁明了的词句概括和凝练全篇的内容,以达题文相称、引人入胜之目的. 的确,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给人以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会引起编辑老师更多的关注,录用的几率也会大增. 例如,“拷问高考压轴题教学——以安徽近三年试题为例”(《数学教学》2010年第6期),源自于笔者作为高考阅卷专家组成员在抽样检查学生压轴题解答时,发现学生的解答与他们的实际能力并不相称.为能引起一线教师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初拟的论文题目为“高考压轴题非能力性错因探析”.学生的问题折射高三教学的现况,故更名为“如何走出高考压轴题教学的‘怪圈’”,但仍觉表达不了我们一线教师“戴着镣铐跳舞”这一无奈应对而又想努力挣脱的纠结心境.学生身上事,教师心上事.如何让学生摆脱现今高考压轴题解答中极为普遍的无奈现实,以让更多的优秀学生在高考压轴题面前尽显“真我”,展现更多的自信、智慧和创造力?我手写我心,故给出了现在的题目,以引起编者、读者以及社会更大的共鸣和关切. 2.布局谋篇 论文的布局谋篇一般分为构思和编写提纲两个阶段. 通过谋篇构思,进一步明确主题,突出重点,确定写作思路,安排好章节结构及段落层次,使论文雏形初显. 编写提纲则是谋篇构思的具体化.拟定提纲的同时,也大致明确了问题的起因,研究的意义、方法、结果和建议,从而能使结构的布局更加清晰. 编写提纲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 第一是标题式,即用标题引出每一段、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岗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11期)就是按标题式给出的. 第二是句子式,即以句子的形式出现,每句都是文稿中某一段落的基础. 第三则是段落式,即论文段落的内容提要. 3.完成初稿 这是把作者的构想以及研究成果付诸成文的重要环节,也是作者进一步论证、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在写作中,为增进论文尤其是数学论文的说服力,论点的提出,例子的选择,论据的陈述,数据的核算,图表的绘制以及论证的结果等,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和推理. 有时,看别人的文章常有不过如此,甚至不屑一顾之感.可一旦自己来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凡有过写作经历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想到的,未必能想好;而想好的,也未必能写好.写作的过程就是这么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历练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写作时所选用的材料,务求做到必要而充实,真实而准确,新颖而生动.如果说,收集、占有材料,倡导“以十为一”,多多为善.而遴选、使用材料,则主张“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倡导多写短文,短文可以一气呵成;确需用较长一点文字表述的,建议各个击破,施行分段、分节方式来完成.因为,属于我们一线教师自由支配的写作时间是有限且零散的. 4.修改审定 文不厌改.文稿的修改和审核是论文写作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包括对相关内容和呈现形式的修正. 就内容而言,一要增补实证材料;二要删除多余素材;三要以典型的新材料、新数据、新图表替换和更新相关内容.而呈现形式的修改,主要是调整和修正段落、文字以及陈述方式等. 通过锤炼观点,核实材料,验证数据,梳理结构,推敲词句,以达论点更突出,论证更严密,行文更紧凑,文字更精练的目的. 教研论文虽不同于文学作品,但仍要注重文字的准确使用与写作规范,倡导追求凝练、清新的文字.因为“悦目”才能“赏心”,“最美的诗是数学”(王蒙语)! 修改论文,尤其是自己的论文是要有勇气的.鲁迅先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伟大的文学家尚且如此,我们尤其是初写论文的作者何必还要吝啬自己的文字呢?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怎样撰写数学教研论文?诚如裴光亚先生所述:这是一个经常被人问及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当你为教育的乐趣而写作时,你就会发现,如何写教研论文,它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标签:数学论文;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论文; 高考论文; 数学通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