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论文_胡卿达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论文_胡卿达

大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广西第三分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工程项目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得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来说,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量最大,因此它的造价控制是重中之重,它的成功决定了整个建设项目的成功。因此,本文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研究了造价失控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有效措施

由于建设项目一般都消耗大量的工料机资源,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息息相关,因此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一直都是建筑企业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工作重心。而施工阶段是各种资源集中作用于建设项目上的时候,它是实现工程建设价值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的成功是整个建设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核心。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最大的效益,就必须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严加控制工程造价,避免投资项目建设失控。

1.工程造价控制与确定的特点

1.1工程造价控制与确定具有目标不确定性

从最开始的设计规划、投入运行再到最终的项目报废,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都包含着很多的阶段,但是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要求都有所不同,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计价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深入,这些都使得整个工程造价控制与确定具有目标不确定性。[1]

1.2工程造价控制与确定的影响因素繁多

建设项目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有的项目甚至可以达到七八年,因此这中间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说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工程计量方式存在差异以及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难度。

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合同工程量不符合实际工程量

众所周知,施工单位是建筑公司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的,确定好之后再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其中合同中的工程量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和工程造价直接相关。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签订合同时可以检测到工程的情况条件,但是无法对往后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条件进行科学预测,所以合同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造成了工程量把握不准确,进一步使工程造价失控。

2.2现场材料过度使用

很多情况下,项目工程的建设是由建设方承担工程材料费用,提供建筑材料,再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建设需要使用现场材料。但是由于建设单位对现场材料的使用情况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单位又不需要承担工程材料费用,对现场材料的使用不加以节制,就很容易出现材料费成本增加、废料增加的问题[2],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施工工人私自偷盗主材变卖的恶性事件。而材料费在整个工程造价占有很大的比例,材料费的增加势必会直接增加工程造价,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2.3管理水平低下

首先在管理人员的任命上,建设单位一般都是接到项目后,临时任命建设方代表来负责现场管理,本身从事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就没有严格的保证,再加上没有制定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产生了诸如不必要的返工和签证等额外费用,增加了工程造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组织设计欠优化,设计变更问题严重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计划的编制还很不成熟,没能科学预测整个项目工程可能会遇到的阻力因素[2],这样不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拖慢施工进度、增加成本投资、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使得工程造价增加甚至是失控。

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同时也是人力、物力消耗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十分重要。但是由上文可见,工程造价与控制目标不确定、影响因素又很多,因此我国目前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提出了以下措施:

3.1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倘若建设方管理人员对合同条款丝毫都不了解熟悉,会使合同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产生较大偏差,最终增加工程造价,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签订合同时,建设单位应该分析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使今后出现工程造价等纠纷时可以依据合同条款解决;收集已有的建设项目数据资料,或者查看其他类似项目有关风险的历史资料,分析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解决对策;细分大的任务或者事件,落实到相关的人员或者部门,使合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跟踪和管理合同的履行情况,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及时向各层次管理者进行合同交底,使合同双方有充裕的时间了解相关责任、工作范围及违规的法律效果,避免建设项目实施工程中出现违约现象。

3.2有效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建设历时长,涉及到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再加上外界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出现工程变更的问题,即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不一样,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人为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工程变更。针对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过程不相符合的问题,建设各方应该主动委派相关人员在施工前进一步深入探勘现场,对施工图纸进行三方会审及技术交底。对于一些造价高并且是工程项目主要内容的设计内容,不可以有丝毫的马虎,必须组织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设计时不仅要有设计方和建设方的参与,监理及施工方也要到同时到现场进行核对落实。实在出现了设计变更,应该尽量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时间越往后,损失就会越大。另外,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也能节约设计成本,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3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设计内容十分广泛,专业性很强,工作难度也很大,因此拥有一支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团队对施工单位十分重要。[3]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每年从中招聘一批实践能力强或者拥有大学学历证书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的优秀毕业生。不仅如此,用人单位要与高等院校签订协议,承诺双方长期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用人单位在与高校合作时要秉持着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高校也要努力探索课程紧随工程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除此之外,针对原有的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作技术人员,建设单位必须加强他们的经济观念,规定如果在施工工程中遇到问题应该及时与设计方联系,不能擅自做决定,造成建设成本增加。

3.4合理规划资金

为了更好地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可以合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建设项目的总目标值和各个阶段不同的目标值,及时进行工程计量和结算。资金使用计划可以根据工程造价构成、工程项目组成、工程进度来进行编制,对于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项目要恰当分解资金使用计划总额,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表。

结束语

在建设项目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多方面的成本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难度较大。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做好以上这些工作,还应该积极开展动态监控工程费用等其他工作,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增大企业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郑睿.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21(12):149-150.

[2]王海群.试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J].四川水泥,2015,36(01):99.

[3]刘顺利.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5,23(24):63-64.

论文作者:胡卿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论文_胡卿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