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 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为师之道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能是承传社会道德,传授文化知识,从而达到解除疑惑的目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无问题为终极目的的。但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考试中,用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就可能枯竭。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地组织讨论是“发现问题棗解决问题棗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细胞被激活,他们就会积极地思索,敏锐地发现课本或讨论中的不足,从而会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允许不同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丧失的,而学习的内驱力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高涨的。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生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2.1 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拓展学生的想象。现存的教材虽然在编排、选材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教材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要等到新教材出来以后再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我们不知又要输掉多少回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现有教材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写、续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想象,这些训练,都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项链》时,我在赏析完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即当路瓦栽夫人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她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自学高中《人,又少了一个》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叙那个中年妇女由一个自食其力的大学生沦为乞丐的悲惨经历。
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该词所抒发的游子羁旅天涯的惆怅情绪之后,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心游万刃,思接千载”。
2.2 借助一些抽象图形,驱遣学生的想象。记得有一年的高考的小作文,曾要求考生对一个司空见惯的“圆”展开想象。这道题目设计新颖,很能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考查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许多学生的思维呈现出陈旧、单一、雷同的特点。因此,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就经常利用一些简单抽象的图形,如关于“圆”、关于“0”等,要求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几秒钟后,就产生了十几种很有意思的想法,后来居然有人说,这是一个和尚在看报纸,把不问红尘俗事的和尚和传达时事信息的报纸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新时代和尚的特点,这样的想象不可谓不新颖,不可谓不独特。
在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从正面观察、侧面观察,有的甚至对图形进行立体观察。在紧张的想象训练中,学生的思维领域拓宽,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产生了新的连接,一个个新的意念就会产生。历史上的许多大发明、大创造往往都是从不合常理、不合情理开始的。
2.3 利用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想象的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的利用优美的音乐,往往能找到开起学生想象之门的触发点,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例如,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仔细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发挥充分的想象,通过音乐,在梁祝和焦刘之间构建起了对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的联盟。我们还可以进行音乐作文,让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的古筝音乐,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想象一幅夜景,并据此想象作文。在教学中,利用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很多,关键是要找到“触发点”、“着火点”。丰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学生思维的常规与定势,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语文教学不止于学校,更不囿于小小的课堂。课外语文教学活动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可以开展如“文艺沙龙”、“格言赠送”、“化装朗诵”、“专题辩论”、“知识竞赛”、“调查采访”等多种活动。在课外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
论文作者:肖郁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创造性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基础上论文; 语文论文; 教材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