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有关生产安全的管理也不断的被大众所重视起来。正因为对其不断地重视,使得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发展中的问题不断的显露出来,例如对于安全的监管责任不能准确的落实到个人中去、工具设备在管理时杂乱无章。因此本文针对电力生产中所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与电力安全生产与防护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防护;对策
引言
现如今我国社会的经济正飞速的发展,而安全则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它也标志着文明社会是不断进步着的。与此同时,我国把电力产业的发展也放在了关键地位,因此有关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一些电力公司在生产电力时需要避重就轻,着重的去杜绝生产过程中所能发生的一切安全隐患,并有效的对电力安全生产进行防护,以此来保证大众用电的安全。
一、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对于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电力公司都已经相应的制定了电力生产的安全制度,同时也对于安全的相关生产责任进行了阐明,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电力公司只将安全的责任问题搬到会议中去,只做做表面工作而没有把责任落实到相关的人员身上去。主管部门的管事常常因为忙于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而忽略了对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同时也没有对普遍的电力生产工作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相应措施的制定;当电力生产出现问题时也没有追诉其问题发生的根源,而是只通过表面便当机立断的做出决定;同时有些很不负责的企业既不对问题进行分析也不针对问题作出总结与解决措施,只是把上级部门的命令简单的通报一番便不了了之。对于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就会导致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相关的安全问题[1]。
(二)部门对于某些违章行为形成了习惯性
其含义是指相关的电力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自然而然的作出一些违章的行为。它主要涵盖了劳动纪律的违反、对于指挥的违章和人员操作上的违法。一些临时应急的抢修工作,尤其是负责配电维修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无票作业。就好比说一个配电维修的工作人员在修理开始前并没有填制修理票据,并且在其后的修理工作中还因为意外使一行人的身亡[2]。同时还有在处理一些需要停电后再工作的业务时,在并没有事先检查电路开关的情况下就进行工作。有许多的触电身亡事故就是因为在在处理电线间接触不良前没有对电线总开关进行检查,没有及时关闭电源所导致的。
(三)有关安全的工具设备在管理时杂乱无章
在企业相关的安全设备中,有些工具甚至是质量不达标的,尤其是某些偏远地区的乡下供电所和营业厅里有关高空作业和小体积的起重设备,往往都是质检合格率低的设备。并且相关部门对于定期的检查与维护作业工具的意识淡薄,最明显的情况就是大多表面就已经损坏程度严重的设备仍然没有被替换掉,还在继续使用着。
(四)电力部门管理者的工作不达标
有些电力公司为了使公司经济迅速的发展往往只重视一些大型的业务,而通常忽视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生产的安全。由近几年所出现的事故中不难发现,这些事故通常都是在公司进行分工作业时所产生的。而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电力企业高管只着重于如何使企业快速的发展与如何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公司规章制度方面的监管。与此同时主管对于机器的检查、修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也不能进行及时的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保证电力安全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电力生产过程中,对于安全的权利被限制在了生产中的控制与生产后的控制,而这样的管理方式常常存在着许多漏洞,同时耽搁了对问题的管理,以至于通常是在生产进行中才发现问题并处理。所以这种一边生产一边处理问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并且不能有效的提高对于电力安全问题的处理效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与控制,它着重于在生产之前就对安全问题进行评估与预测,预估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就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事前的控制,从而使电力生产的问题消除并保证对于电力安全的控制可以准确迅速的实施。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对于保证电力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3]。
三、有关加强电力生产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关的电力企业日常随意的安全管理现象要坚决杜绝。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常规的安全工作往往都具有日常性与重叠性企业通常随便的凭借自身的经验便应付了过去。但经验也是需要被不断积累的,而不能因为自身的优越性而被轻视,例如,管理人员常常将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下去后便撒手不管,导致实际的作业安全细节不符合要求。每每有事故发生时,总会在事故发生地寻找到导致其发生的环节漏洞。
企业要做到可以精准的掌握电力生产安全中的孰轻孰重,无论何时监管者都要遵循安全第一的思想原则,同时还要树立起相对的忧患思维,把安全放在首位。同时,随着员工思想的不断变化,企业也要不断地更替安全所能设计的范围。就例如当电力生产中员工们出现矛盾时,主要负责人应该及时的了解情况以防矛盾在员工中被激化。
同时还要将电力生产中的软管理进行提高。这里所提到的软管理其实就是相对于电力机器的管理而言,其中涵盖了有关电力生产安全的相关资料、安全的措施与保障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然而在现实情况中这种软管理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例如,贯彻维修施工现场安全的标准与对一个发电开关进行大修相比较而言,针对其所耗费的时间、物资与人力,前者远远及不上后者,导致流于形式。管理者应该能够及时的发现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作从复杂变得越来越简单,科技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关的施工人员也变得越来越少。这就需要管理者根据技术发展的步伐适时的推出标准化的工作并强制的实施下去。而对于现代电网的使用则要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对电力生产安全进行管理与控制,并不断的对机器修理标准进行提高。在作业之前相关的负责部门需要针对每一环节的作业设备都进行检查,同时适度的作出风险评估与管理。总而言之,适当的提高对软管理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系数[4]。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对系统思维的使用来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系数,可以通过科学的办法来能动反映某些有机整体。在实际的电力生产安全作业中,掌握住这种新型思维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系统思维不仅可以与发达的技术成果想关联来开阔视野、增强包容性,满足管理思维所不能达到的要求与标准,而且这种思维所分析出来的事故原因更具有科学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生产安全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对于生产安全的控制,而且可以保证相关电力企业能够安全生产。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群众的自身经济利益也与电力生产的安全与防护有着相关的联系,因为当电力公司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时,可以做到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所以我国的电力企业更应该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与防护的重视,应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相应的作出不同的保障安全的措施,充分的将软管理的方法与系统思维运用到对电力生产的安全与防护中去。
参考文献:
[1]翁德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护"三防一体"建设[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221-221.
[2]王树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及加强策略[J].丝路视野,2017(25):152-152.
[3]张文杰.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架构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00286-00286.
[4]吴寿军,肖玲.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J].环球市场,2016(31):76-76.
论文作者:黄晓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防护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