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背景下的体育建筑分析论文_刁志远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 100013

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体育建筑,应是在总体规划、具体建造、赛后运营直至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最小并且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的建筑。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经济背景下的体育建筑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经济;体育建筑;适应性

一、前言

城市发展是个综合概念,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系统的协调发展[1]。罗德·谢尔德(Rod Sheard)曾称赞体育场馆对城市的重要贡献“一个体育场比历史上的任何其他建筑类型都更能塑造一个城市??如果聪明地加以利用,它将成为一个城市所能支配的最有效的城市规划工具,”体育场馆对城市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各方面都可形成有效的促进力量。

二、城市发展对大型体育建筑发展的影响

1.城市承办新的大型赛事带来体育建筑发展的新机遇

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基于发展的多种需求而承办新的大型赛事(特别是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推动了大型体育建筑的二次发展及功能的更新和完善,为体育建筑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比如先后承办全运会和亚运会的广州、先后承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北京,为承办新的赛事对已有大型体育建筑进行改造,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完善了体育建筑的功能。

2.城市发展带来大型体育建筑区位条件的变化

城市发展使大型体育建筑所处区位发生改变,当年的郊区变成城市中心区,对场馆发展和运营带来巨大影响。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奥体中心”)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时,处在城乡结合部,三环尚未通车,周边还有很多农田,90年代建成之初周边也只有一些大型居住区,功能比较单一,如今所在区域已是成熟的亚奥商圈和北京重要的文化商务功能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是在天河机场原址修建的,建设之初尚属城市的郊区,周边鲜有高楼,现在已成为广州新的城市中心,周边大型购物中心、商务办公楼云集,高楼林立。区位条件的变化促使体育建筑功能的复合化和服务对象的变化。

3.城市发展带来大型体育建筑周边交通条件的变化

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加了体育建筑的服务人群,延伸和拓展了其服务半径。特别是地铁通车对体育场馆的影响非常明显,一般体育场馆的服务半径为3 km左右,地铁通车可将服务半径延长到5~10 km甚至以上。北京奥体中心和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地铁通车后就带来了大量的健身活动人群。

4.城市发展带来区域功能的调整

所在区域功能的调整,对体育建筑发展也影响深远。以北京奥体中心所在区域为例,建设之初该区域定位为以体育功能为主,立足亚运,着眼奥运,并在奥体中心南区预留了奥运会主体育场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奥运会的承办,奥体南区重新定位为集体育文化、国际交流、会展旅游功能于一体兼容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以及科技服务等现代化服务业的文化商务园区。广州天河地区在天河体育中心建成后的20 多年里,随着城市发展,商贸、商务功能不断强化,形成城市新的商务中心区。然而,大规模体育场馆的建设对于区域功能的影响与调整也有效率之分,相对于巨大的建设投资,一部分场馆由于缺乏可持续盈利的经营条件,而长期被闲置,消耗大量的城市资源与管理成本。正因如此,体育建筑其自身适应性才尤为重要,只有具备可持续经营性质的体育建筑才能为城市区域功能带来可持续的良性调整。

三、体育建筑应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策略

为了应对当代城市的发展特点,体育建筑的建设需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适应性策略,即功能上的复合化,空间上的集约化,建设的开放化。

1.复合化策略

体育建筑的“复合化”主要是指多种功能的互补组合,即“体育设施与其他若干功能单元复合形成具有多种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体育建筑综合体”。依据经济学中的“产业多样化”的概念,复合化体育场馆提供不同的消费群体以不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使用功能,形成“产业链条”,从而能达到吸引更多使用人群、延长使用时间、提供更多使用项目的目的。以常州奥体中心为例,位于常州市新北区中心位置的常州奥体中心于2008年建成,33hm2的用地范围内设置了4.1万座体育场、6200座体育馆、2300座游泳跳水馆、和1000个展位(2万m2)的会展中心。在与之一街之隔为常州市民广场,地块内有常州博物馆与常州市规划馆的博览建筑、包含常州大剧院和保利影城的观演建筑以及包含市政府和市档案馆的行政建筑群。在复合化的建设策略下,体育中心从投运之后,较快地实现良性运转:2011年至今举办过13次演艺活动,2012年至今举办过11次赛事活动,2013年组织6次大型展销类活动。同时,常州奥体中心也促进对新北区的良性城市化进程。

2.集约化策略

集约化策略主要是针对场馆空间的集约化设计。整合场馆间可以共用的功能空间和非功能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从建筑设计层面实现场馆的“绿色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几个小规模的场馆集约设计,形成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形象要求,同时避免为了“形象功能”盲目扩大场馆规模。具体操作层面上,分为三种,第一个种为形式集约,即简单地将场馆距离靠近,通过大平台、大屋顶等构造设施在形式上联系起来。如湖南省宁乡县文体中心(图1),通过连廊将体育馆、体育场、影剧院联系起来,布局连贯。这种类型将场馆集聚设计,避免了土地资源的粗放型开发。第二层面为辅助功能集约,由于场馆的某些辅助设施的通用性,而场馆同时使用这些设施的几率较低,可通过辅助功能的建筑体量将多类型的场馆设计在一个建筑综合体中。如沈阳工业大学体育馆,将东侧看台底部与体育馆相联系。在正式比赛时,体育场可使用体育馆的药检室、新闻发布室、裁判休息室等辅助用房,从而解放了西部看台下的空间,布置了学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教室等空间。第三层面为有机集约,即充分利用不同场馆的特性,在空间上互相补充,实现有机结合。云南昆明星耀体育城体育场馆就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机集约(图2)。该场馆群将10000座体育馆设计在10000座体育场的东侧。体育场的看台就设在体育馆辅助功能的上部,体育馆的体量形成了体育场的一部分,弥补体育场座席数较小难以形成标志性的遗憾。体育馆屋顶挑出,自然地形成体育场看台的雨棚。网球场呈放射状沿体育场外围展开,形成体育场的围合体量。

3.开放化策略

自建国以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长期是“举国体制”,体育建筑的建设、使用都由政府机关全权管理。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12月15日发布《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标志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管理方式,正从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而在2001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协议书》中《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体育被划分在服务贸易范围的第十类”,表明体育业也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馆在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上都逐渐开放,转向民间资本和市场。随着体育场馆的建设在投资运营方面的逐渐开放,国内已有多种借鉴国外的建设运营模式,如PPP模式(Public PrivatePartnership),BOT模式(Building Operation Transfer)及其变种BTO模式、BT模式、DBOT模式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健康更成为人们的追求。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数大幅增长,也必然对体育场馆从质量与数量上有更高的要求。体育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体育建筑的永恒主题,它要求体育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得到最合理最经济的利用,要求体育场馆既是比赛期间高水平的专业比赛场地,又是赛后具有商业开发与活力的公共性设施。在设计以及总体的建造中,要兼顾建筑选址的合理性、建筑内容的多元化、建筑设计的绿色节能、赛后运营的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充分考虑其商业化运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振宇.现代城市体育设施与城市发展研究[J].南京:东南大学,2016:54-56.

[2]阎广君,李静. 可持续发展与体育建筑[J]. 低温建筑技术,2016,01:14 - 15.

论文作者:刁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城市经济背景下的体育建筑分析论文_刁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