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医院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住宅性建筑,它对建筑的功能性要求和空间布局要求非常严格,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医院建筑格局和分区常常处于更新和变化状态,随着社会医疗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更新,医院建筑业必须有对应的更新和改变,因此,医疗建筑需要具有应的弹性变化空间,这就要求医疗建筑设计要做到弹性设计和可持续更新。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讨论医疗建筑的弹性设计和可持续更新,文章提出了现代化医疗建筑的发展更新需求和进化理论,最后提出了确切的弹性设计和可持续更新设计方式,有利益进一步推动现代医疗建筑设计的弹性化与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现代医疗;医院建筑;弹性设计;可持续更新;医疗建筑进化论
循序社会医疗需求和医疗技术的变化规律,医疗建筑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化空间和可持续更新特点,唯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减少医疗建筑扩建、改建、新建带来的资源消耗问题。落后传统的普通建筑设计方法只会造成大量土地资源、医疗资源和建筑材料的浪费。
一、医疗建筑发展更新的需求分析
社会医疗技术和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要求医疗建筑拥有足够且合适的空间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很多医疗建筑在设计时,仅仅只考虑了当时的建设需求展开空间布局、区域划分和土地的利用,未预测未来医疗需求的变化,对建筑内实施弹性设计,造成现在多数医院继续扩展、改建的局面。因此,在设计医疗建筑时,必须综合分析当下和未来医疗建筑发展更新的需求,展开弹性设计。
(一)社会医疗需求和医疗模式变化对医疗建筑发展更新的需求
传统的医疗机构是人们看病就医的地方,医疗建筑只需基本检查、问诊和治疗等传统医疗服务的所需功能和空间即可,随着现代社会医疗需求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医院需要具备更多的功能分区。如,我国实施新医改之后,医院步入了自主发展的时期,参与社会竞争,人们对于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很多医院开设了疗养、康复、保健以及预防等升级服务,这就要求医疗建筑必需依照功能需求进行改变。
(二)医疗技术发展对医疗建筑发展更新的需求
现代的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类型的医疗器械层出不穷,一些医疗器械从原来的笨重型医疗器械逐步的小型化、轻便化,更多的数字化、影像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医疗机械占据了医疗机械市场,医院所引进的新一批了器械组成了医院医疗器械的新网络和功能分区的新格局,适应现代医疗技术的变化,医疗建筑空间格局和面积的分配使用也应当可以随时调整,为新的医疗器械网络格局变化预留足够的适应空间。
(三)国家医改对医疗建筑发展更新的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实施也不断深化。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城市大中型医疗设施的建设进入了高峰期。很多医院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扩大规模、提高标准,而很多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等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则仍无法满足医疗需求。由此可见,医疗建筑不仅需要适应规模扩大、使用功能改变,还需应对就诊容量过剩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分配不均以及部分建筑空置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医疗建筑进化理论
医疗建筑进化理论分为自然进化与突变理论、个体进化差异理论与适者生存理论。自然进化与突变理论是指在社会环境下,医院本该有的自然变化理论以及受到外界医疗因素变化突然发生转变的理论,例如,社会疾病类型不断增多、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疗规模不断扩大,这些主观医疗元素的变化给医疗建筑带来的影响就是医院建筑的自然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自身需要步入各个不同的发展周期,自身的生理机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同人进步幼年、青年与老年阶段一般,不同的生命周期中对医疗建筑的需求变化差异尤为突出,这就是医疗建筑的突变;个体进化差异则是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疗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医疗开设基础下,医院自身的发展变化有所差异,有的医院发展迅速,应社会要求开设了不同医疗服务,有的医院则一直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没有太大的波动,相应医院自身的发展变化,每一所医疗建筑都有自身独有的变化;适者生存则是指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当中,医院医疗水平不断向前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医疗需求的医院才可以占得一席之地,这其中也就包括了医疗建筑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变化,只有医院的医疗环境水平越高,才能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竞争力。
三、医疗建筑的弹性和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
(一)设备间层和伺服系统的弹性可持续更新设计,以加拿大马克马斯特健康科学中心设计为例
现代建筑中不可避免地有许许多多设备、管道、电梯等,而医疗建筑的管网、设备则更为复杂,既要求有一定的空间灵活性,又有很多固定的设施,这就构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采用主辅空间的组合方式,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途径。蔡德勒.格林内尔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马克马斯特健康科学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一个重大的突破。在该项目中首次运用设备间层和设备伺服系统,使得在未来的大规模改造时,第一次投资的65%可以继续使用,而且改建过程中,医院整体的正常使用不受影响。在水平方向、每层之间的设备间层是利用柄架的结构空间,使设备和管道可以自由布置和灵活改变,适应使用层的任何空间组合,竖向的伺服空间系统将设备的竖向管道和交通与结构结合,与使用面积分开。
(二)动态系统设计策略与IFD建筑体系,以比利时安特卫普克里拉医院为例
动态系统设计是根据医院发展阶段和时期的需求来设计医院的空间和格局,在开展设计时,需要抓住不同医疗功能分区的相同空间需求特点,设计通用空间,并实现各个空间的动态性连接。例如:以比利时安特卫普克里拉医院的楼层空间格局为“十”字型,各个区域可以实现灵活连接,每层面积为1000㎡,柱距间隔15m,走廊可见只需简单隔离就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病房,可应对流行疾病期间或社会重大突发医疗之间的就医和就诊需求。IFD建筑体系则是一种可拆可改的建筑体系,该类型的建筑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改建、扩建带来的土地资源消耗问题,降低环境压力,在实际设计中,可采用环保型活动板材作为普通医疗服务区域的建筑材料,或将传统的墙体分区分割方式改为其它可移动空间分割方式,实现空间分区的灵活更新。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各个行业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更新速度都远远的超过了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20内年的时间,尤其是在国家实施新医改之后,国立医院已经逐步的进入到了市场竞争之后,社会医疗需求和医疗模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进行医疗建筑的设计的时候,必须结合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实施弹性和可持续更新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琦;黄翔宇.“介入”:一种医院建筑整体更新模式——城口县人民医院整体更新及住院综合楼设计探讨[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01):266-267.
[2]黄琼;王峙.医疗建筑的弹性设计和可持续更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480-481.
[3]刘玉龙;郝晓赛;赵奇侠;龙灏;杜洪涛;谷建;李劲;周荣慧;李辉;林琳;王彦;姚红梅.“可持续观念下的中国医院建筑设计与建设”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3(09):522-523.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ir Mulligan Rawalpindi;刘世锦;韩俊;Klaus Cropland;Bert Hoffman;侯永志;Mara Warwick;Chopping G oh;何宇鹏;刘培林;卓贤.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管理世界,2014(04):648-649.
[5]黄琼.医院建筑开放体系及其适应性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12))1066-1067.
论文作者:邹家保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医疗论文; 建筑论文; 医院论文; 需求论文; 可持续论文; 弹性论文; 空间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