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论文_杨路庆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论文_杨路庆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摘要:由于现代化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土地也越来越紧张,高层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于是对其技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基坑支护不仅利用了科学的施工技术,还利用了科学的施工工艺,有利于高层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方法

1建筑基坑支护介绍

房屋建立之前需要打好地基,地基是房屋稳固之本,且目前我国建筑越来越多,土地资源趋于紧张,因此房屋建筑需要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房屋楼层和修建地下室是最佳解决方式。同时楼层越高意味着地基越深,为了保障地基建设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基坑支护施工之前还是施工之后都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基坑支护的设计要从建筑和地基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地基的深度和大小。建筑基坑支护本身的目的是为了稳固地基;其次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主要包括地质是否稳定、施工过程是否顺利、需要使用哪些设备工具等;然后需要在符合建筑标准的情况下减短施工时间,尽量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最后设置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思虑周到,提前做好解决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2建筑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

2.1 设计与施工没有结合实际情况

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设计,不管是建筑基坑支护的结构,还是施工规模,都要在正式施工之前考虑到位。很多地方的建筑在设计基坑支护之前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又无法解决,产生的影响便是拖慢工程的进度。因此在设立支护之前,需要确认设计好的基坑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如何,是否能承受住土地压力,这些数据皆可通过相关工具检测计算出来。

2.2 地质条件发生变化

结构设计已经完成,确认无误后开始根据设计施工。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和施工之前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导致设计图纸和现实情况再次脱轨。这种情况无法人为控制,所以为了避免损失,在施工之前需要多观察。

2.3 建筑基坑支护功能失效

打地基是房屋建筑之前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地基打好以后需要设立基坑支护。如果没有考虑到地坑面积和周边土壤疏松情况,会出现基坑支护失衡局面。设置好的基坑支护已经无法再保护地基,很多工程都没有把这点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3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种类

3.1 钢板桩支护

高层建筑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地区主要是采用钢板桩支护,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能够节约成本。由于钢板桩带有柔性特点,支撑桩便会产生变形的现象,若软土地层超过7m,采用钢板桩支护便会导致一些不良因素。所以钢板桩支护期间,需要结合地区、地层结构特点,避免引发建筑安全事故。

3.2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结构是国际建筑市场都比较常用的一种支护结构,尤其是地下工程。施工期间若基桩施工数量较大,则要和基桩进行配合,避免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钻孔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基桩质量以及所采用的控制工艺予以保证,针对地下连续墙,则要使用相应的保护举措,保证基坑施工质量。

3.3 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

进行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首先要进行测量、放样,在护筒附近划出桩位中心十字线,使用油漆标注,再应用泵吸式反循环成孔技术达到成孔的目的。钻机这一装置到位之后,正式开始施工前,要对桩钻孔、开挖间距进行查看,保证5m以内桩混凝土浇注时间已经超过24h,便可以开始钻孔施工。钻孔开钻施工要保证连续性,按照钻孔、地质层实际情况调整钻进速度,直到挖出地下水,便可以开始往孔内注浆,其中孔内水头的高度要超过2m。钻头挑选三翼圆笼钻锥,选用质量佳的泥浆,达到护壁的效果,若其中出现偏差则要进行进行调整,提高桩基成孔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管理要点

4.1 合理选择支护方法

在高层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常用施工方式后悬臂式、重力式以及混合式。如果采用悬臂式,则需要采用岩层对结构起到稳定和保护作用,一般被应用于浅层开挖以及土质较好的环境中;挡土墙支护指的是应用支撑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的方式而修筑的墙式构造物;混合式支护结构指的是应用锚杆的方式对基坑进行支护。

4.2 加强原材料管理

在基坑支护施工中,施工材料会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必须加强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于即将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预先检查,在施工现场安排监督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检验,如果施工材料不符合项目建设要求,则及时清场。②对于施工现场原材料,采用分类保管方式,安排管理人员负责材料分纳保存,对于一些特殊的施工材料,可设置专门的保存地点。

4.3 加强施工监督

在高层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监督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同时还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管理,进而实现全面监督管控。在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主要管理对象有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管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点:①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具体包括地质条件、建筑物所处环境等,同时还需要明确施工图纸设计的要求,将施工图纸中的内容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保相统一。另外,还应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以及现场勘察结果,合理预判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应急预案。②在实际施工中,对于施工图纸应做好保护管理,避免随意修改图纸。但是,如果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必须对图纸进行调整,则应组织工程设计单位、图纸设计专家以及工程监理等进行讨论分析,制定修改方案。

4.4 监测支护结构变形

在基坑支护施工中,支护变形会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比如,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支护结构检测方案,确定基层基准点、监测点等等。在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工作中,还需要合理设置时间间隔,将支护结构变形与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结合,在实际施工中,分段进行监测,保证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工作质量。另外,还应该注意,在对支护结构的变形量进行监测时,如果数据变化比较大,则可能原因是监测方式不合理,对此,需结合实际情况对监测方案进行调整,比如重新设置监测点、监测数量等等。

4.5 加强防水监督

在高层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因素对于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高度比较大,地下施工深度也比较大,虽然可有效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但是,也会加剧地下水对于基坑施工的不良影响。对此,要求对地下水加强监督管理,具体包括防水、降水、排水等等。在当前的高层建筑工程防水施工中,止水帷幕比较常见,具体的施工技术包括粉喷深层搅拌技术、高压喷浆技术以及浆喷搅拌技术,其中,高压喷浆施工技术的操作方式便捷,并且所需成本比较低,因此应用范围广泛。

结束语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保证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基础,因此想要提升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其未来在使用中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延长施工质量和控制力度的同时达到提升基坑支护强度的主要目的,提升地上建筑整体使用寿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服务,进一步达到提高城市经济水平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杨.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及其管理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7(07):291-292.

[2]刘俊. 对高层建筑基坑工程支护施工与管理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169.

[3]周玲,夏永红.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分析[J]. 居舍,2018(25):179.

[4]田子超.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0):55-56.

[5]熊狄.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1):496.

论文作者:杨路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论文_杨路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