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队技术进步的哲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乒乓论文,技术进步论文,球队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06)07-0001-06
1 中国乒乓球的核心力量:技战术创新
乒乓球的所有进步,最后都必须统一在技战术的实战能力的提高上面。50年来,中国乒乓球队的优异战绩,与大面积的技术进步相关联。中国乒乓球队成功的最大秘密就在于高度暗合了人类技术进步的规律。
世界著名科学哲学大师库恩的“范式”及其突破的理论,为全面分析中国乒乓球队不断攀登人类技术高峰的现象提供了依据。这一分析不仅适应于乒乓球运动,而且适应于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因为,体育运动是一个永远无法脱离技术变革的文化游戏。竞技运动就是新技术不断创新的文化过程。因此,科学技术进步中的诸多规律与特征大体上在竞技运动中都能得到印证。
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乒乓球技术、打法和器材的创新共46项,其中由中国创造的达27项,占创新总数的58.7%,这是我国乒乓球运动40多年来一直雄踞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见表1)。
表1 中国人与外国人在乒乓球技术方面的发明比例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乒乓球队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道理。乒乓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的技能类项目,球拍种类繁多,技术变化复杂,打法多种多样,比赛中充满着适应与反适应、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只有不断创造新的技战术,制造新的障碍,迫使对手不适应,才能得分取胜。因此,我国乒乓球界流传一句话:创新才有生命力。
中国乒乓球队的目标是始终占领国际乒坛的制高点,引导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新潮流,因此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不吃老本,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不断探求新的技战术。
乒乓球的教练员、运动员善于在偶然中发现必然,紧紧抓住日常训练比赛的偶然现象,加以研究和创造。长胶的打法就是当年张燮林无意中拿来一块废弃的胶皮试打,发现打出去的球比较怪,对手觉得别扭,于是就进一步琢磨并与科研人员和球拍厂工人共同探讨,结果开创了一种新的长胶打法。其他如转与不转打法及高抛发球等都是在偶然中提取了必然。
乒乓球的创新,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穷则思变,如我国传统的直板近台快攻受到欧洲弧圈的强劲挑战,终于创造出“直板横打”的新技术。另一类则是在保持优势的顺境中居安思危。
在对待创新问题上,中国乒乓界一向认为,不要一说创新就是要搞大的东西,要搞“原子弹”,在一些小的技战术上搞一些小的改进,求新求变,也是创新。蔡振华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囊括四块金牌回来,教练组连续开了半个月的总结会,着重找问题,他在身体训练上采取措施,聘请专职体能教练。对原先“前三板”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提出“三五板”和“四六板”的衔接,在速度为主的基础上又形成三快:发球抢攻上手快、相持攻防转换快、战术应变快。这些技术的组合,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收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创新的前提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冒。中国乒乓球界的高层决策者徐寅生在10多年前就曾设想过:“直板打法能不能与横板打法结合起来,球到反手,突然改换横板打,行不行?再一个就是左右手结合,球到左边眼看够不着,就换左手握拍把它打过去,为什么我们不能练?如果几年以后,真的出来一个左右手结合的高水平选手,外国人又要吓一跳了。如果配双打,两个人都会左右手打,再找一对双胞胎,对手就更搞不清了。我们搞创新,首先要敢想,不能整天就是老一套,不动脑筋。”如此相像,开阔了乒乓球界的思路,形成勇于创新的氛围,使新技战术不断在中国乒乓球队涌现。
2 “进步”的意义在于突破“范式”
国家队的训练控制主要是在搏杀过程运动员的“杀手锏”的锻造上面,而不是简单的技术与战术问题。而“杀手锏”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素质问题,也不完全是个技术组合问题,而是一个在身体素质与技战术条件基础之上,以“心理素质”中的“杀机”和以“杀气”为先导力量的能量爆发问题。运动员在10∶10的情况下,敢不敢搏杀,还能否保持自己平时的能力,是国家队教练员考虑的首要问题。
从而,运动员的管理就成了主要话题。这个管理不仅仅是严格要求的问题,而应该是资源如何配置以及是否合理的问题,是流程控制问题。从基层到省市再到国家队,不同层次教练员的主攻任务与性质迥然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层级教练员训练任务比较
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到底干什么?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般来说,教练员的年龄比运动员要大。还有一个特征,越是高级教练员越是在实战中打不过队员。越是基层教练反倒越能在技术实战中打败运动员。
综合而言,教练员从低到高服从着一个规则,那就是越是基础训练,越是强调“教”的重要性,越是高级教练,越是突出“育”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于高级教练来说,“育人”比“教球”花费的心血要多,而且谁在“育”上下功夫多,下对了功夫,谁的成绩就越大。因为只有“育”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才能让人真正变成有用的人,才能让普通运动员更富有为国争光的能力与气质,才能在细微之处对运动员进行精雕细刻。一个经过全面精雕细刻的运动员就是一个成功的运动员。
因此,教练员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提供给运动员的仅仅是“范式”。教练员的价值就是尽可能让新队员打破旧有范式并建立新的范式。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努力打破旧框框建造新框框,全面迎接新挑战。教练员就是通过自己的威望和资历,用自己的理念帮助队员建立一个新的技术体系和新战术格局,实现一种新的战略构想,从而更上层楼,战无不胜。
在这一点上,如果用科学哲学特别是库恩的“范式”理论来衡量的话,就更加看得清楚。人类的科学能力和认知水平之所以不断提高,就是传统的范式在不断被突破。范式就是相对稳定的认识系统和技术格局。以手机为例,以往的手机仅仅是满足通话要求,而且非常昂贵。现在手机则不然,在保证通话的基本条件下,它要在原有基础上附加新的功能,比如短信功能、照相功能、网络功能、彩屏功能、移动梦游功能等等。每增加一个功能,就意味着原有“范式”被突破一次。结果,在这种反复被突破的过程中,手机也就在不断地进步。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框框内,人类给它增加了许多新的东西。
体育运动中的所有项目以及乒乓球运动也是这样。百十年来,人类之所以会在技战术等各个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关键就在于以往的“范式”不断被突破,或者相对稳定的范式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每一次“突破”的最终标志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实实在在可以测量可以记录可以使用的“新技术”。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近五十年来成就辉煌,“范式”突破是最大的原因。
教练员如何帮助运动员建立“范式”呢?建立“范式”的过程中受那些条件制约呢?一般来说,受这样一些条件的制约:教练员以往的经验、后来的知识、当前他想要解决的任务、对手的情况以及他所了解的未来的走向与趋势。平庸的教练只有经验,偶有知识,而缺乏诸如“任务”、“对手情况”和“未来趋势”的把握。优秀的教练则不然,不仅拥有良好的业绩和资历,不仅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方向意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他的巧妙战略构想。因为有这些长处,所以他教出的队员才能在“范式”上抢得先机,胜人一筹;而不是像某些教练提供的范式是别人淘汰不用的陈旧内容,那样的队伍无法打胜仗。毛泽东在领兵打仗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军队的本质就是打仗,没有文化的军队之所以“愚蠢”,主要是无法领会自己的战略企图,也不了解敌人的战术格局和战略企图,打起仗来当然是盲人瞎马,夜半临深。
因此,我们说,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教练员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学老师,而是“灵魂工程师”,是一个在运动员身体与技术基础上进行“人格塑造”和“范式构造”的“工程师”。唯此,才是优秀的教练员。舍此,无法成为优秀教练员。
范式突破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简单扩张式的,一种是复杂内涵加深式的。见图2、图3。
图2 简单范式的外在突破
图3 复杂范式的内涵突破
前一种比较直观,凡是在体积上后来者居上而且还富有很高稳定性的东西都属于这种情况,比如越是后来的楼房就越高越大;越是后来建造的飞机就越来越大,载客越多;后来修建的马路越来越宽而且车速越来越快。
后一种则缺乏直观性,主要是在功能内涵上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就是电子产品和某些机械结构。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越来越多;汽车的体积没有增加,但功能越来越多;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但功能却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
由此可知,不管是军队的战争还是电器产品的市场营销,不管是一般的科学事业还是体育运动中的训练与教学过程,一定有一种东西非常重要,这个东西直接跟“范式”的理解与控制直接关联,它就是教练员的智力条件。只有拥有相应发达的头脑和充盈的知识,才能对各个时期的“范式”有充分的感悟力、建造力和赶超力。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文化的教练是愚蠢的教练,没有智慧的教练是愚蠢的教练,没有头脑的教练是不能打胜仗的教练。
长期以来,所有体育项目的训练过程中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轻视理论而重视实践。重视实践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当实践深化到了人的眼睛无法提供精确情报的时候,便不得不重视理论。谁拥有自成体系的理论,谁建构了行之有效的“范式”,谁就有胜利的资本和进步的依据。
体育项目如此之多,各个项目对于所有体育活动的人们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先天偏差,但是最后的表现却千差万别。即使是以国家和地区来说,也不尽相同。比如说,篮球让美国人紧紧抓住了最先进的“范式”,成为美国的国球。欧洲与南美则将足球的先进范式牢牢把握在手中,从而几十年来保持先进。中国将乒乓球的“范式”演化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长盛不衰。身高也好,种族也罢,经济也好,科技也罢,所有条件都在“范式”之中充当着某些单独的微小力量,真正重大的力量还是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反复实践与思考而形成的“智力”方向和有机构成。所谓“有机”就是以教练员“智力”为主的“战略主导”。
由于范式的不断突破,同样是世界冠军,同样是奥运金牌获得者,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冠军在技术上肯定比不过90年代的第5名甚至第10名。有些当年的世界冠军,他的技术动作看起来非常落后,甚至难看。这种差别,就是因为“范式”的不同。
导致范式被突破的力量只有一个,那就是必将用于战场或比赛场的技术。比赛是最后的社会实践,获胜是比赛的直接目标。因此,任何有利于获胜的技术进步都会得到扶持与强化。当一个旧有的“框架”不能包容这个新的技术时,那么,旧有的范式或框架就必须被突破。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中国乒乓球队的传统打法不能有效击败欧洲劲旅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范式”大大落后于别人的先进范式,必须突破自己的范式,重新装配新的内容才有可能克敌制胜。蔡振华执掌国家队伊始所说的“创新不够”和“直拍进入了死胡同”就是宣判了旧有“范式”的死刑,必须实现新的技术革命。
3 进步就是对“例外球”的注意、发掘与培育
体育运动技术进步的依据是什么?中国乒乓球队不断攀登高峰的核心动力是什么?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的一代代的辛苦努力和丰硕成果的获得,又符合怎样的“科学规律”?
总结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队伍的成就与经验就离不开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索与归纳。
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对照体育运动中的技术进步与人类生产劳动中的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而对生产劳动的技术发展的关注,就离不开对科学哲学中有关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动力的关注。其中,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的结构与革命》这部著作,意义非凡。该著作不仅有效揭示了人类科学技术如何不断进步的核心动力,而且有助于阐明其他技术系统的丰富与完善。库恩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范式”的形成与转化。而且认为范式的被突破才是真正的进步。他举了科学上的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说,所有的鸟都会飞。这就是一个判断,但是这个概念却有一个不足,那就是不能解释不会飞的鸟,哪怕是一只不会飞的鸟。当有关鸟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不会飞的鸟的时候,那么,传统的范式就受到了冲击并发生了突破,新的一种有关鸟的范式也就由此形成了。库恩认为,“例外”现象的解释才是科学进步的重要依据。由于总是能对“例外”现象予以成功解释甚至干预,结果,人类的认知“范式”也就不断扩大,从而科学的结构便开始变化,新的科学革命由此而发生。这就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要点。
从表现形式上看,科学的发展总是表现为新概念对老概念的取代。当伽利略要奠定新的近代物理学基石时,必须对亚里士多德时期所形成的重力与速度关系的概念进行修正甚至取代。当爱因斯坦要推动物理学的新革命时,他不得不向牛顿的传统物理学思想与概念进行挑战。这种挑战与取代,就是“变革”,就是“进步”。在爱因斯坦的一篇自述中,我们读到了他的这种描述。他说:“牛顿啊,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的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爱因斯坦文集》第1集,第14-15页,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乒乓球其实就是一部“意外”或“例外”的发展史。从直拍与横拍这两种握法就可看出它们分别的作用。都不是为了拉弧圈,而是为了原始的“端球”(横)或“挡球”(直)。世界上的乒乓技术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难的技术与动作肯定最后出现。我们把所有乒乓技术都分解开来,一定可以看出这个特征。人类一定是先出现挡的动作,然后才有攻;在攻的基础上,又才有了偶然中的削球;同样,在有攻球的基础上,反手动作的挡,在偶然中又变成了攻,于是出现了庄则栋这样的反手攻。这种攻对于传统打法都是不可能的,但它却发展成了专门的技术。在对付削球的过程中,日本人又将之偶然玩出了“弧圈球”。许绍发又在嬉戏中搞出了高抛球。高抛球一定是一个玩闹中的动作,但人们发现这个玩闹动作发出球的力量与旋转惊人时,就将之发展成了系统技术甚至杀手锏。即使是弧圈球技术,欧洲人和中国人又将之发展出了旋转与速度两种,后来又有一种“暴动”的弧圈。
人类和所有动物一样,总是从最简单动作开始学习的,然后才有比较高级的动作,比如先有坐后有爬然后有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跑的动作。当有跑的运动之后,基本上就出现了生物界最高级的运动现象了。当然还有将跑步加以组合,改编成舞蹈或其他东西,那样就进入了艺术领域,与实用没有多少联系。所有人类的技术系统的发展都遵循这个道理,都是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由小到大。
台内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是这样。弧圈球的出现,就像是一种核武器的产生,导致台内技术必须发展,否则大家都会倒在核武器之下。就因为这个巨大的求生愿望,导致了摆短、快磕、切、挤、撇和撕等台内动作的出现。还是由于弧圈球的出现和压力,发球者一般不发台外球,这一心理压力又带动了台内接发球的另一类小技术的发展,如兜、撂、顶、侧切等技术。所有这些技术的出现都带有偶然性。但是,一个高级教练一定是将这些偶然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留心了各个动作的合理性。如果发现合理而且实用,通过系统发掘与技术栽培则有可能将之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最新技术。
比如说,中国运动员长期以来注重直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但是,当欧洲弧圈球的发展到了瓦尔德内尔时代,传统直拍遭受的挑战是致命的。徐寅生和后来的蔡振华在这个时候必然宣布直拍走进了死胡同。在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蔡振华重新确定了新的技术范式。于是就有了刘国梁、马林和王浩的新式直拍;又有了孔令辉、王励勤和陈杞等人的新式横拍。直拍还是直拍,横拍还是横拍,但技术内容完全已变。结果,中国队再次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这就是“范式”的建立与突破带动的技术进步。
不是所有的例外球都是“新技术”的摇篮。相反,“例外球”之中有好坏之分的两类动作,有的非常符合科学原理,有的则非常落后没有道理。至于哪一种“例外动作”会转化为最先进的新技术,这对每一个教练都会提出挑战与考验。教练的工作就是对好坏和错对所有“例外动作”加以合理分析,最后从纷繁复杂的扑朔迷离的“例外”动作中提炼出最为合理的先进技术。
面对所有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人类一开始的动作可能才是最正规的,最起码他认为那是最合适的。但今天看来当初那个动作非常落后,简直不堪忍受。然而,人类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了更为合理的动作,于是动作结构变成了富有攻击力的技术。每一次技术的提高都是动作的进一步改进,都是对例外球或例外动作的注意、发掘和提升。
偶然中孕育着必然,道理好讲,但常常文不对题。将一种看来没有意思的东西,注意提炼其中的合理性,培养其中的适用性,设法使之系统化,这才是偶然中的必然性。直拍反打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偶然动作的出现与包容,以及对这个动作的系统发现,就是技术“范式”的建立与“突破”。
在有关“例外球”的发现与培养方面,中国乒乓球队的贡献最多。
大致归纳,可以看出,凡是优势项目,一定是拥有新技术最多的项目。一个项目想要拥有这样的优势,就必须在原有技术条件下突破旧有规范,将别人没有的东西转化为自己拥有的能力或能量。美国的NBA篮球之所有长盛不衰,诸多原因之中,就在于那里有一种环境,允许所有酷爱篮球的人们将自己对篮球的理解与贡献,将自己意外之中发现或发展出的新技术应用到篮球训练或比赛之中。
欧洲和南美的足球之所以长盛不衰,也是如此。各种有利于足球发展的技术、战术和人才培养的方法,在那个环境之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足球新技术都发生在那里而不是中国或其他落后地区。
同样,中国的排球时好时坏,也与这种“例外”格局有关。但凡我们又有多种新技术问世,但凡又有人在为排球出谋划策并合情合理之际,但凡国家队乐意积极采纳这些新技术的时候,中国队便会有不凡的表现;但凡成绩下降,名次落后的时候,一定是技术缺乏新意的时候。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金刚钻就是新技术。但是当别人也都同时拥有这样的金刚钻时,原有的技术就不再灵便,形势逼迫大家必须从“例外”中发现和培育“新的技术”。新技术积累和应用得多了,便有可能发生质量上的变化,进而导致成绩的提高或上升。
4 蔡振华教练班子有意识地突破“范式”
中国乒乓球队特别是蔡振华执教中国男队以来,不断突破旧有“范式”,将乒乓球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这其中,除以上所说的技术上的突破外,还有与之配套的其他内容的增加,而且是有意识的增加。
技术发展和技术突破显然是乒乓球不断进步中必不可少的重大环节。蔡振华执教以来确实在技术进步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然而,技术进步不是凭空而来的,不仅要有运动员的勤学苦练和心灵手巧,还必须有运动员良好的体能作保障,否则,再好的技术企图也无法实现,再好的训练也不能在实战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
为此,蔡振华首先想到了体能训练。他为此聘请了国家田径队前著名教练史鸿范。史鸿范青年时期就是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与倪志钦等一起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以后,由于成绩优秀并德才兼备,留任国家队担任田径队跳高教练。
蔡振华执教以来,越发明白技术进步与体能训练之间的密切联系,于是就将行将退休的史鸿范聘请到了乒乓球队。田径教练到乒乓球队担任体能教练,这对于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再专业不过。
以往,中国乒乓球队并非没有意识到体能的重要,而且经常用跑万米的方式来锻炼体魄和激励意志。然而,一万米也好,五千米也罢,并不能针对运动员和乒乓球项目的特点作出更科学的安排。体能训练并不能很好地为技术保驾护航。史教练的加盟,系统化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中国乒乓球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一大步。
此外,与身体素质训练同等重要的还有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训练,乒乓球是一项与运动员神经素质密切联系的项目,无论是发球接发球还是相持球中的变化,都需要运动员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即时性的判断。由于乒乓球球体小,速度快,旋转多,变化无记其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常常成了制约运动技术水平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环节。为此,蔡振华从北京体育大学和广州大学体育学院聘请了心理专家,对运动员之中所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予以分析,也试图采取有效方式来引导和训练运动员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
不仅如此,蔡振华还从南京体育学院将前副院长李宗汉先生聘请到国家队,协助领队加强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李先生不仅对全队的业务管理进行规范化和条理化安排,而且在各个时期都要提出相应的思想工作的具体要求。
在中国乒乓球队教练班子的建设上,最近又有新的创举,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国家乒乓球男、女一、二队4个主教练岗位进行公开竞聘。颁布了《国家乒乓球队主教练竞聘办法》,组成竞聘评审组,召开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竞聘会议,由竞聘人作陈述报告,然后进行民主测评,经过一系列程序,已经确定新一届的主教练人选,以后还将对国家队的一般教练也进行公开竞聘。这一重大战略举措,突破了原来由领导层选择和确定教练人选的“范式”,营造一个公平、民主的环境,为德才兼备的教练员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更有利于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有知识的教练员队伍,更好地去完成2008年奥运会的攻坚任务。
标签:乒乓球论文; 蔡振华论文; 奥运乒乓论文; 教练技术论文; 弧圈球论文; 羽毛球论文; 中国足球论文; 足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