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措施
引言
电力系统调度是电力系统管理的关键环节,整体上来看电力系统调度任务繁重、内容繁琐,不同环节之间衔接十分紧密,任何一个局部环节出现失误都将影响电力系统调度的整体安全,有必要深入分析电力系统调度的危险点,并采取科学的防范对策与措施,从根源上预防电力系统调度工作风险,解除调度中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调度工作水平。
1危险点预控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重要性
电网具有覆盖面积广和自身复杂等特点,电网运行的状态下经常会受到多种安全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故障,导致电力运行故障与电力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危险点,要想降低电力调度运行中故障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就必须针对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及时预防与控制。无论配电网是否发生故障,都需要提前布局,准备好控制对策,以备不时之需,最大限度地做好预防与处理故障工作,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2电力系统调度在制度上存在的危险点
2.1人员交接班存在误差
首先,人员交接班过程中,不仅存在人员接替时间不规范造成时间差而影响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及时性,还存在接班人员对系统的运行现状、运转方式及更换节点了解不通透的问题,导致工作错误。其次,值班人员的安排没有考虑突发因素,且没有对工作中发生的危险点进行合适地控制。接班人员在没有全面排查清除系统危险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2.2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水平较低
电力系统调度需要完善、强有力的管理制度,然而,当前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缺少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导致调度任务责任划分不清、权责模糊、问题丛生、相互推诿等现象,而且实际的调度管理模式、业务程序、调度内容等都缺少规范,这就使得电力系统调度无法高效、准确、安全地进行,实际的电力系统调度中必须依赖更多的设备,配网管理缺少统一的制度规范,管理水平较低,无法保证配网资料的完整、一致,实际调度过程中误操作、误调度等问题丛生。而且,电力系统调度操作中因为时间相对紧张,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从而使得一些重要设备无法高效运转,例如:自动化采集设备、调控设备、配网线路等,这样就影响了电力系统调度的精准度,而且一些区域经济水平较低,同经济发达区域相比,实际的配网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2.3线路负荷过重
电压等级的循环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在低压的情况下,电力系统是无法按照正常环境运行的,这也会直接导致线路出现负荷过载的情况,这也是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之一。在电力系统运转之前,需要对电力系统的每个危险点进行逐个的排查,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提前制定对策,以免其发生故障。提前预控无论是对电网调度与维护,还是对电网的稳定运作,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实施电力系统调度时,需要全面有效的控制危险点。
3提高电力系统调度水平的措施方法
3.1优化完善电力系统调度方式
电力企业必须深入地认识到电力系统调度方式中的缺陷和短板,各个部门应紧密结合配网系统的现实条件、具体情况等来建立健全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制度,形成健全合理的电力系统调度体制,其中要重点强化配网结构内部主网与配网的关系,如果选择地调模式,需要将主网调度作为调度的核心,而且整个调度中心需要明确电力系统调度这一最关键的任务,而且要对双方的具体工作任务、职责、工作内容等给出细致、明确、清晰地明确与划分,这样才能各负其责,提高调度工作效率。而且供电企业也要集中优化调度管理方式、流程等,积极地优化、升级当前所采用的调度系统,要实行定期检修制度,确保及时地发现调度系统中的问题和隐患,补缺系统漏洞,这样才能确保调度工作满足系统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个调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潜在的风险、隐患,而且要及时地采取措施来预防与控制风险。
3.2健全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不可确定性强,危险点较多,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健全管理制度也是为了提高风险预防的效果,使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规范的开展,营造有序安全的工作环境,也可以使电力调度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有保障。而且电力调度人员也是引发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将由于调度人员自身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几率降到最低。另外,在健全管理制度下,也可以使调度人员及时发现事故问题与形成原因,并针对性的处理,从而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事故处理效率,控制危险点,还应该在内部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反馈渠道,保证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想法能够及时传达给上级领导,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3.3检修作业申请中的危险点预防
工作申请内容不完善是申请维修工作中的危险点。有效控制措施需要完美的维护应用程序内容,要求申请人填写维修工作规范申请票,然后相关维修人员再在维修工作申请票的应用程序中,接受检查申请业务后,需要联合申请单位反复确认维护设备的名称与型号,明确电网停电范围,最后一定要对维修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检查接线方式是否合适,并再次检查停电范围,确保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3.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挑选操作人员时,一定要严格审查,挑选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操作。操作前,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即将工作的设备和已经发生的、可能存在的设备故障进行了解,最重要的是了解设备的运行方式。然后和其他施工人员提前进行交流,确定好调控过程,使用统一的动作。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性问题,应立即停止操作,等待问题原因得出后,再协商解决。工作人员要重视工作申请票,对其目的和内容进行了解,参照样图核对设备工作方式的出入和现场设备的状态。工作时按照规范的调度术语进行施工,按照制度要求的顺序逐一下达命令进行操作,绝不允许缺漏或者没有根据进行工作。不在雷雨天气和精神状态差的情况下上岗进行室外检修操作,尽量不在电力负荷高峰时间段工作。
3.5配电网整体监控
电力调度过程中,要注重配电网整体监控技术的应用。只有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调度的开展。现在的电力调度工作都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的,提高了调度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但是随着电力需求的逐渐增大,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使电网的故障发生率明显升高。为更好地开展电力调度工作,需加强配电网整体监控。
3.6加强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
各单位在进行主网和配网之间的相关工作时,可以进行管理模式上的协调与合作。只有多部门一起工作,才能得到更加完善的资料,并能在突发状况时得到更多的解决方案。进行配网调度工作时,需加强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配网调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需归纳和总结所遇到的问题,以便下一次出现相问题时能迅速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结语
电力系统调度工作是整个配网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重点,电力系统调度中依然存在多重危险因素,面临着多重风险的威胁,要想有效地解除电力系统调度的危险因素,就要深入分析电力系统调度问题与风险的来源,正确地运用相关的技术、设备,以此来维持配网的安全、平稳运行,从而维护配网系统的高效建设,发挥配网系统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素君.关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
[2]谢鲜.关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
[3]苏龙.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4(03).
论文作者:夏龚玉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电力论文; 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