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景观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更好的期盼和要求。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园林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人事管理和建设过程中的改进策略,对我国园林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
1. 园林绿化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是一个艺术改造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在理解设计图纸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控制和维护,才能体现景观设计的内容,创造出最佳的园林效果。
其次,植物具有生命的特性,因此在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既不能复制图纸的内容,既不能保证幼苗的生存,也不能反映其生态经济效益。
最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方面面,如果有一个环节质量产生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开展,因此控制工程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2.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现存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景观美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监督。大部分的监督内容需要手工完成。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技术。在监督施工现场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必须对项目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有必要的了解,并能够掌握施工的各个项目步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质量监督工作。但目前来看,监管人员的工作意识不足,管理技术有待提高,很多监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是造成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
2.2 管理模式借鉴部分较多,自主创新部分较少
就目前世界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形势而言,欧美、北美、日本、韩国等国家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在发展之初,无论是在管理模式,还是工程组织形式上,大都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甚至直接采用。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因地制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由于景观美化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地形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差异,管理模式自然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我国的园林绿化项目管理中,管理者不仅要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自主创新也是必要的,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的当代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模式。
2.3 忽视后期管理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多围绕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相对忽略了后期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和维护阶段的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景观效果的维护和保护与后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景观美化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不佳,项目的整体景观效果必然会降低。
2.4 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监管工作主要依靠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完整的管理体系还能有效敢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并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如果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难以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中国的园林绿化工程没有相应的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没有监督工作项目可以参照的实施标准,或者许多规定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而且在实施时也没有提及。项目出现问题后,无法及时发现,返工时效率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3.1 加大管理人才培养力度
要想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进行配合。并且由于技术分工不同,需要多种类型的技术人才对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面对园林行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将员工培养成具有质量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并有效利用他们。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不仅可以选拔优秀人才,还可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整体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企业应该相应提高质量管理人才的工资和待遇,以确保员工的收入与其工作成比例。
3.2 严把质量关,树立质量第一的工作意识
“质量”对于当代的人来说可谓是每一件商品、工程的重中之重,更何况是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园林建设。作为项目部的成员,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树立质量第一的高度警觉意识,从思想的培训开始,逐渐灌输严把质量关,树立质量第一的工作意识,当项目成员从经理到施工队都严格地具备了质量意识,又何愁不能做好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呢。在开始一个项目之前,建立意识是很重要的。每个项目成员都应该清楚地了解什么是具体的质量目标,以及如何达到质量要求,以便建筑商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和责任。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对施工标准的认识是作业的指导方针。项目成员应对负责的项目有责任感,不应在临时方便的情况下进行景观美化。工作中的责任心是项目完成的第一步。也许建造花园比较容易,设计也比较简单。但是,作为一个项目成员,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严格要求的概念,并首先将质量的工作意识传递给每个成员,并感染每一个人。园林建设质量要由大家共同把握。
3.3 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影响造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造景管理部门的效率、造景工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建立完善的造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等。同时,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也是制约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和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关键,使这两部分的相关人员能够履行各自的职责。美化工程的质素将会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在建立与完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体现的理念即为人人平等,即无论是哪一层级的工作人员,发现其它任何层级工作人员操作出现漏洞,均可以向相关仲裁机构举报。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避免“官大压人”现象的发生,也提升了各级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其次,完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并与实际奖励机制相结合。例如,问题的严重性由报告问题的性质决定,每个级别的严重性对应不同的奖励级别。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各级园林绿化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最终达到提高相关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目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恶意举报行为,仲裁机构也需要对其举报人进行严厉地批评,消除因为私人恩怨而产生的不必要麻烦,从而杜绝这类不正之风的再次发生。
3.4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水平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后,及时维护是保证工程质量延续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期不到半年,但园林绿化施工合同要求的建设期一般为两年,也就是说,园林绿化养护一般确定为苗木生长的两个季节,主要是为了保证绿化苗木能够存活并具备良好的生长条件。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是提高成活率的主要措施。即使园林工程的质量水平非常高且完全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但是工程结束后的养护管理做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植物成活率低,工程质量下降。
结束语
园林绿化质量监督不依赖于一个环节的高质量保证,而是依赖于各个环节的合作和人才的合作。绿化是一个需要成就和努力的项目,不仅在项目初期的设计中,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包括施工后期的维护。此外,目前的园林绿化工程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绿化施工的各个环节,正确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做到工程质量合格,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加强养护管理,使植物的美发挥至极致。
参考文献:
[1]刘有新,罗小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8,26(6):55~57.
[2]吴志明,张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园艺文摘,2018,27(3):57~58.
[3]李慧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17,30(2):50~51.
论文作者: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质量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