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坐标”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坐标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当代中国论文,重构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4)01-0005-06 一、政治认同: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 政治认同,是政治建设的重要范畴,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所谓政治认同,即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具体体现为政党认同、国家认同、制度认同、体制认同、理想认同、政策认同、宗教认同等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种政治组织,都离不开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否则,这种政治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政治认同既是把社会成员团结和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又是激励和促进社会成员共同奋斗与前进的重要思想基础,还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归宿。 政治认同包括多方面内涵,是一种综合性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过程:体制方面的认同,有助于使政治组织及其制度获得合法性,提高组织制度化程度,这是促进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政策方面的认同,可以使政治过程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参与和推进,使政治组织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目标得到圆满实现;政治思想方面的认同,有助于政治组织的成员树立起共同目标和共同理想,激发其为共同事业奋斗的热情和信心。 政治认同具有层次性,是一种递进式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过程:初级层次上的认同是本能上的认同,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中级层次上的认同是情感上的认同,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高级层次上的认同是一种自觉的理智上的认同,即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在认知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追求某一理想,并自觉地投身到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的事业中去。许多事实表明,本能上的认同未必能与情感上的认同相吻合,情感上的认同也未必会得到理智上认同的支持。这就使得政治认同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况和结果:盲目的或单纯情感上的政治认同,容易使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丧失自我判断能力,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中作出背离甚至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有建立在对事物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和自觉认知基础上的理智的政治认同,才会产生有利于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政治行为。 任何一种进步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形态,都离不开一定范围内组织成员和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都需要构建与政治结构性质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在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由于,我国正处在转型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新时期转型性发展的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最基本启动力量是市场经济,最基本“坐标”体系是如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释放和国家如何以强大的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最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嬗变。这样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特殊意义的转型性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的暂时分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结构多元化状态。与此相联系,无论是政治组织,还是社会组织,抑或是社会成员,都难以避免地产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方面的差异甚至逆反,从而构成对传统政治认同的严峻挑战。面对这样一种转型性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用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利益与意愿的远大目标和共同理想来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激发热情、提振信心,就愈益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完成的一个重大任务。 今天,需要用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来重构我们的政治认同呢?答案早已明确,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又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到更高形态的理想社会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线,是涉及每一个社会组织、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和发展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增进政治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制度与体制层面的认同,又是一种政党与国家层面的认同,也是一种理想与目标层面的认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坐标”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形成共识、校正价值取向的政治社会效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总结历史经验,着眼现实要求,我们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深远意义正在于此。 当前,之所以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还由于在如何认识、理解和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着种种与我们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理想相背离的倾向:有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预测,把一些理想化的原则强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身上,从而陷入空想;有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混同起来,把某些已经被实践证明为过时的甚至错误的东西附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身上,从而产生困惑;有的企图用中国模式来替代中国道路,把某些僵化的模式与做法当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加以宣扬与追捧,从而产生与改革开放要求相左的观念与做法;有的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暂时性的问题与差异当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从而产生怀疑乃至责难;也有的企图用民主社会主义或西方资本主义的理念与做法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产生信念动摇,迷恋甚至鼓吹“全盘西化”。凡此种种,都直接地、深刻地影响社会成员甚至一部分党员干部对社会变革目标和制度体制的认同,甚至影响到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无论是现实的状况,还是长远的发展,都深刻警示我们:在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二、本质认同:重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任务 一定社会形态的本质体现一定执政者的性质与宗旨。对一定社会发展本质的认同直接决定对一定政党与国家的认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最深刻地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性质与走向。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首先要搞清楚的最根本问题。能否搞清和回答这个根本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形成万众一心的政治共识和巨大社会正能量。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习近平作出了明确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精辟论述,言简意赅,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正确判断时代变化的实质和特点,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和趋势,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更不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因此具有许多同传统的社会主义不同的本质特点。我们党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形成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论,并运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眼光和时代视野进一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强调指出,在新的世界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紧紧抓住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才能沉着应对挑战,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判断,既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位。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我们科学认识、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谋求人的解放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精髓。《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建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个“联合体”。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本质和目标,决定了社会主义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党的十八大总结和提炼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些精辟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深刻表明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经济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好地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权利;这一政治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方向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文化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立场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社会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生态文明形态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切实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越来越自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改革开放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动力和最鲜明的特征,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一个发展进程和每一个发展阶段。3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从文化到社会,全面改革进程势不可挡地开始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成功开启和推进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历史与现实的实践反复证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一个方面的建设、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都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离开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就会陷于偏颇乃至谬误之中。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相统一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创新的伟大创造。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又是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和各国成功经验的产物。在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以时代的视野和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化竞争,在积极学习借鉴中不断探索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大趋势和时代发展大潮流,从而引领中国真正融入世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包容性和国际竞争力。这一鲜明品格,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全球化大潮中沉着应对各种挑战从而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本本”的社会主义,也不是囿于本国经验的社会主义,更不是模仿别国模式的社会主义,而是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背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根本依据、以人民主体力量为根本基础、以“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为总体布局、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独立自主与开放包容相统一为鲜明特点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这样科学本质的社会主义,必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发展中充满活力,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和有力证明。具有这样科学本质和发展前途的社会主义,当然是在当代中国增进政治认同必须牢牢校准的根本“坐标”。 三、道路认同:重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 道路选择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是决定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的最根本问题。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许多仁人志士和英雄儿女,为寻求一条能够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走了许多弯路。历史反复表明,英美国家现代化道路,在中国不能走;闭关自守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苏联模式道路,在中国不管用;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不合适。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坦途,才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唯一正确道路。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在当代中国重构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原则的照搬,也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简单复归,更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模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色、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凸显中国特色个性的创新型道路。这条道路,在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坚持一切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强调必须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解决最紧要最现实的任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现实任务,把不断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坚持这条道路的主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和全面发展,实现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有机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但经济建设又不是孤立的,社会主义必须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只有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其他各个方面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了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把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既有效确保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方向,又不断增强了这条道路的内在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现实任务和远大目标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变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以人为主体,以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发展为己任,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个“联合体”作为远大理想和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远大理想和根本目标,又必须首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物质文化财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缩小以至消除社会差别,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在现实任务和远大目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立足于中国实际,又坚持面向世界文明,实现了从中国国情出发和顺应时代潮流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逐步形成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开辟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独立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世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吸纳人类文明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与时代潮流相随和世界文明相伴中不断走向成熟,引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谛,这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前提与起点的。这种恢复和确立,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创新特色,这就是将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有机融为一体,创造性地校正了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文章这一根本方向。 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实指向,是改变在经典著作中寻找社会主义答案、把“本本”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的倾向,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并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的体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谛。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充满活力,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懈探索中,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设计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展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实事求是分析我国小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与目标。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明确判断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谋划了“新三步走”战略,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新三步走”战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谛揭示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具有前瞻性。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谛的自信,并使广大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真谛,是在我国现阶段增进政治认同的最重要内容。 四、理论认同:重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思想精髓 理论是实践的精华,又是实践的引导。理论的自信来自于理论的自觉,理论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境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凝结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飞跃,是判断和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政治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就是要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就紧紧抓住了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思想精髓。 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逻辑表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认同,必须着力厘清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解决和回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提出的特殊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问题,从而形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的根本指针。这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关系来理解两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以此解开认识之“扣”,一切与此相联系的模糊认识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科学理论成果,相互联系、交相辉映,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从两次历史性飞跃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思想并没有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更没有明确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的。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又是一个动态的理论创新过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普遍性。而在不尽相同的时代条件下和不尽相同的社会实践中,这三大理论成果在同一主题下又具有不尽相同的历史地位,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这就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特殊性。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架构性的组成部分,突出表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创造性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明确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性的组成部分,突出表现在: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发展潮流,密切适应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在更加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突出表现在: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作出进一步揭示;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结合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科学方法和价值目标,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党和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以上逻辑关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有机整体,是一种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过程,必须紧紧抓住这一点,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五、制度认同:重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关键环节 社会制度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支撑。制度的性质和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成员能否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定型,但仍存在着许多可变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制度认同更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牢牢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逐步完善的规律来增进制度认同。 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突出地体现在:其一,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地位的真实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根本基础;其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主体依靠力量;其三,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四,人民受惠、人民高兴、人民满意,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根本动力。以上四点,在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体现。 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来实现的。我们党从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制度本质出发,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具体制度,从而使原有基本制度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本质得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造,概括起来就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大民主制度,即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以经济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五大民主制度,以人民民主为核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具体化、实效化了。 “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完善的基本规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先进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变”与“变”辩证统一的过程。“不变”,是指决定社会主义本质和性质的根本制度不能变,决定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发展前途的基本要素不能变,否则,改变了根本制度,丢掉了基本要素,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就有可能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失败;“变”,是指在根本制度和基本要素不变的基础上,必须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不失时机地革除陈旧的体制和制度,改变落后的观念和做法,在变革之中求发展。这种“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产物,而改革开放孕育、形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就是不变性与可变性有机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党明确指出,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和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革命性变革,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另一方面,我们党又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不可动摇,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等等。正是这样“不变”与“变”有机统一的改革观,指引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彰显人民民主,之所以能够充满生机活力,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之所以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严峻挑战中愈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根本原因正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在当代中国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的价值认同意义,根本原因也在这里。标签:政治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