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论文_周丽华,曾晓媛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多西他赛和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6例参与,通过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即吉非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每组3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吉非替尼组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多西他赛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多西他赛,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化疗方案进行推广。

【关键词】吉非替尼;多西他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该疾病患者数量较多,其中约有80%的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现代医学中针对晚期肺癌尚无完全根治疗法,一般通过化疗方案尽量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较多,为探究吉非替尼、多西他赛对该疾病的疗效,我院开展了相应的对照研究,现进行下述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6例参与,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及病理检验确诊,通过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即吉非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每组38例。吉非替尼组中包括男23例,女15例,年龄介于30~72岁,平均(50.4±3.7)岁,其中癌症Ⅲ期和Ⅳ期患者各14例和24例;多西他赛组中包括男20例,女18例,年龄介于31~71岁,平均(50.1±3.8)岁,其中癌症Ⅲ期和Ⅳ期患者各16例和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癌症分期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吉非替尼组患者采取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465)口服给药,单次剂量为250mg,每日给药1次。给药直至患者发生病情进展,或发生不耐受情况为止。

多西他赛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44)静脉滴注给药,单次剂量为75mg/m2,静脉滴注时间为1h,该药物每月给药一次。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则即刻停止用药。

1.3观察指标

①病情控制评定标准[2]:肺癌病灶完全消失,且未出现新病灶评定为完全缓解(CR);与病灶基线状态相比其最长径总和减少超过30%,且未出现新病灶评定为部分缓解(PR);与病灶基线相比,其最长径总和增加超过20%,且出现新的病灶,可评定为疾病进展(PD);若患者的状态介于PR与PD之间的状态可评定为病变稳定(SD),由此CR、PR与PD均可评定为非小细胞晚期肺癌治疗有效。②记录两组患者药物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中位生存期。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行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算,分别以(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检验、X2检验,分析组间项是否之间的差异,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比较

吉非替尼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吉非替尼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多西他赛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多西他赛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x±s)]

3.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即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临床医学中,以肺癌病理形态进行区分,可分为小细胞及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大部分患者均为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具备典型性,与呼吸内科常见的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感冒等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因此患者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该疾病被确诊时多为晚期,已经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3]。

药物化疗可有效降低癌细胞转移,对肿瘤细胞增殖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现阶段临床中,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较多,本次研究着重分析了多西他赛和吉非替尼两种化疗药物的临床效果。多西他赛是临床常见抗肿瘤化疗药物,其对微管蛋白的发生和聚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提升微管蛋白稳定性,进而抵制癌细胞增殖和分裂。但是多西他赛的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发生率,因此近年来更多专家学者将研究集中在分子靶向治疗癌症方面。

吉非替尼是新型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其具有较多的抗癌功能,包括加速癌细胞死亡,抑制癌细胞浸润转移,缩短癌细胞生长周期等,同时该药物相比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具有用药方便,安全性高,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等优点。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不同组别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了多西他赛和吉非替尼药物化学治疗,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多西他赛组,说明吉非替尼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吉非替尼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因此该种化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英连.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194-1195.

[2]罗良智.多西他赛与顺铂应用于靶向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3):56-57.

[3]刘清存.盐酸埃克替尼对比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

论文作者:周丽华,曾晓媛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观察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论文_周丽华,曾晓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