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道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虽然路基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比例相对较少,但其对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施工中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从而保证路基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特点
引言
作为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施工起着关键作用,也对道路工程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基础的岩土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填料的分布和性质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与施工,其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边坡支挡、以及排水设施等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使之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影响,确保行车安全和平稳运行。
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特点
路基作为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受到施工场地和交通流量的影响,工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压迫不断的总结经验,积累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和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特点:1)大多数为露天作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2)涉及多种专业,各专业管线相互交错,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路基及其土方、沿线涵洞、挡土墙、边坡、排水管线。主要采取机械作业、人工辅助的施工方式;人工和机械配合作业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一旁进行指导。通常情况下,路基施工采取流水或分段平行施工的方式。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路基工程施工准备是路基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只有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有效保障施工过程的高效和质量。
2.1施工前的准备
路基动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详细地了解设计交底内容,及时核对并勘查现场,一旦发现问题,应该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以现场施工情况为基础详细核对工程量,按照施工难度和工期要求进行材料、设备及人员等的分配,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业主和现场监理批准后实施;建设工程和生活用房,满足施工人员在水源、电力以及通讯等各方面的需求。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方便周边居民的生活;建立小型构造物及地下管线,都是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型构造物能够辅助路基施工。此外,还应该合理地设置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排除渠道,为石、土方工程施工奠定基础;挖掘路堑、修正路肩及整平路基等。
2.2施工测量
在路基工程动工之前,必须进行施工测量,主要就是复测水准点、导线及中线、详细检查横断面及添加水准点等,以此来有效地提升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这里的导线复测主要是指通过红外线测距仪等仪器来检查导线点,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应该进行加密,以此来有效地保证市政道路顺利施工。进行中线复测,利用坐标法来恢复中线,然后固定路线上主要的控制桩,例如转点、交点及圆曲线等。重视临边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及同结构物的中心,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上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地进行路基放样。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工艺、施工图纸等精准定位弃土堆桩位、边沟桩位、取土坑桩位等。在距路中心一定距离处合理设置控制桩,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50cm。
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工序十分复杂,各工序应该严格按照路基设计的各个平面位置逐渐展开,以此来有效地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3.1路基施工测量
路基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标高、中线及钉线外边桩这几个方面。在恢复道路设计中线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进行道路中线各个点的复测,保证没有任何问题后再进行施工测量;然后就是钉线外边桩,具体需要从道路中心线进行道路宽度的测量,在道路边线外0.5~1.0m的两侧,每隔5m设置一个钉木桩,并且将其里程也清楚地展示出来;最后就是标高测量,需要将道路中心高程测量清楚,然后再进行施工。
3.2填方路基
当遇到设计路基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的时候,需要填筑土方。必须注意的是,一定不能用淤泥、盐渍土、腐殖土等进行填充;填土中不能有垃圾和杂草等;所有粒径大于10cm的土块都要碎化;地面杂草和积水等杂物应该及时清除。在填土之前,首先平整地面坡度,然后再进行压实与填土操作。后,按照高程控制土方厚度和设计断面进行适当的调整。
3.3路基压实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压实一般采用震动压实和重力压实这两种方法,按照由快到慢、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过程中,碾压机应该从路基边缘向着中央进行施工,压路机轮的边缘应该与路基边保持一定的距离。碾压不到的地方可以使用小型夯压机进行施工。要仔细检查路基压实质量,包括各层的夸沉值和压实度,存在问题的地方要及时改进。要保障路床坚实平整,确保没有明显的起皮、轮迹以及翻浆等现象。要有效地保持路堤边坡的平顺和密实。
4.过渡段路基施工
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相接的桥、隧、涵施工之前施工,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待桥、涵、隧的结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过渡段填料的压实,应采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并严格控制压实层厚度,确保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过渡段强夯或冲击碾压施工若未在桥、隧、涵施工之前施工,则需改用小型振动压实机械压实地基,且必须满足地基加固设计要求,否则需返工或改用其它地基加固措施。过渡段所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5.结语
总之,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王剑,胡君英.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1):59-60.
[2]涂黎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OL].河南建材,2018(06):410-411[2019-03-06].
[3]侯盛美.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57.
论文作者:常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路基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压实论文; 道路论文; 中线论文; 测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