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之行 始于今朝(论文文献综述)
孙莹[1](2021)在《部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红色文化传承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重要见证,是新时期凝心聚力、砺行致远的深厚文化根基。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传承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和锐意革新的思想观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机构成的红色文化,对个人、对社会,都作用独特。在多元文化交织、社会之风略显浮躁的当下,更是需要红色文化的正确引导。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编排质量直接作用于师生教学的效能。教科书中的红色文化传承,对于价值体系尚未建立的小学生别具意义,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所想、所为。2019年秋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与原人教版相比,红色文化传承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动具体呈现在哪些方面,其意义何在,值得我们深入考虑。本研究以部编版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版教科书中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者从传承形式、传承内容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频数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对比分析两版教科书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首先,研究者以选文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3种传承形式为切入点,对两版教科书的红色文化传承进行比较分析。其次,研究者立足于“人”“物”“事”“魂”4种红色文化传承内容,比较分析两版教科书的红色文化传承。比较结果表明,就红色文化传承而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较人教版已有较多改进之处。这些改进不仅体现在传承形式上,也呈现于传承内容中。但是,部编版仍留存着原人教版的部分问题。比如,相对于人教版,部编版在传承形式方面,存在练习题人文性较弱、助读系统有待优化等问题;在传承内容方面,仍留存着人物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平凡人物事件有所忽视、时代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者就两版教科书红色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比如,在传承形式方面,科学统筹不同内涵的红色文化选文、合理规划不同板块的红色文化练习、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提示等;在传承内容方面,适当平衡红色人物性别比例、适度增加平凡人物红色事迹、有机融合不同时代红色文化内容等。基于此,使红色文化在未来教科书中实现更有效地传承,促使红色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化作用,助益于小学生独立人格的培育、正确价值体系的建立。
韦正春[2](2021)在《敦煌仪式文学“儿郎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敦煌写卷“儿郎伟”有三类:分别是《儿郎伟·驱傩词》,共有19个写卷,去其重复,得其词30首;《儿郎伟·上梁文》共4个写卷,存文4篇;《儿郎伟·障车词》共2个写卷,存文2篇。“儿郎伟”并无实意,其先始于驱傩用法,是一种在岁末驱傩仪式配合演出唱诵的提示语,这种习俗从驱傩转嫁到上梁、障车仪式,但其原意已经失去了驱鬼性,并转为庆贺吉祥之意。以往研究者在研究“儿郎伟”时,或侧重驱傩,或是“上梁文”,或是“障车词”,把它们割裂开来,作为引用文献或单一文体来研究,从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儿郎伟”与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驱傩词”“上梁文”还是“障车词”都是“岁末驱傩”“上梁仪式”“障车婚仪”上唱诵的唱词,它们的抄写习惯、书写次序和应用场合都不一样,有个人摘抄本,有作为仪式唱诵的底本,还有的作为记诵唱词的草稿本。再从它们的传播方式、创作特征以及生存形态都与敦煌民众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说明作为仪式文学“儿郎伟”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展演形态,记录着生动的仪式过程和真实的生活情境。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敦煌“儿郎伟”进行概述及其展演形态的叙写。第二章:主要从傩词的写本情境、驱傩仪式程序的继承与新变、傩仪之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论述敦煌驱词写卷的应用形态。第三章:从上梁仪式之缘起,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的上梁文体之流变,田野调查中所见的上梁仪式及其表演形态,论述上梁仪式之缘起及其文体流变与应用。第四章:主要从障车婚俗的缘起与嬗变,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障仪文学的异同,唐代敦煌障车婚俗之仪式文化阐释论述唐代障仪文学的缘起和对障仪文化解读。
王赛男[3](2021)在《阮元诗歌笺注》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阮元在经学、金石考据等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其创作的诗歌在清代诗歌发展中亦独树一帜,数量衆多,特色鲜明,但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研究及艺术成就的认识尚且不足,故本文以中华书局1993年邓经元点校本《揅经室集》为底本,校以《文选楼丛书》本,对其中阮元诗卷部分进行笺注,同时参考学者颜建华的1佚成果,从《清代名人墨迹》《长离阁集》以及《扬州北湖续志》中补入佚诗共12首,以期为学界研究阮元之诗提供一个较为完备的笺注本。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为笺注。一、前言。该部分先是介绍阮元生平与着述,总结其在经学、史学、金石学以及文学四个方面的成就,以期对阮元本人及学术成就有全面的了解。然後《揅经室集》的版本流传情况,说明所选用的底本与参校本的缘由。其次介绍当前学界对阮元诗歌的研究现状,详细列举这一领域内的学术成果,并予以适当评述。最後论述阮元诗歌创作和理论中所体出的“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内涵,从丰富的诗歌内容、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典雅的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对阮元诗歌所体现出的诗学思想作出深入分析,对其诗歌的成就给予客观评价。二、凡例。该部分介绍本次笺注所使用底本与参校本、学界1佚成果以及笺注的内容与形式。三、笺注。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将阮元诗歌内容完整呈现,对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笺注,力求详尽。凡人物、地名、史实、典故等均加笺注,疑难或重点字词亦有注释。凡异体、俗体字等,径改为通用字。所引书籍一律注出篇名。本文在对阮元诗歌作系统而全面的笺注基础上,结合阮元诗学思想的根源和内涵,来论述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做到诗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胡凌燕[4](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刘伟[5](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徐文明[6](2020)在《智门师宽及其法系》文中认为智门师宽为云门文偃嫡传门人,其门下人才众多,影响很大,特别是五祖师戒、福昌重善等法系,传承久远,大师辈出,是北宋时期云门宗的重要支派。本文对于智门师宽一派进行了系统细致地研究,对其人物、法派、道场、着作、禅法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挖掘。
李小龙[7](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谭升元[8](2020)在《朱熹酒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宋以降,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力足以同孔孟比肩。历来学界对朱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理学,对其他方面尤其是诗文的研究起步较晚,论之较少。朱熹在南宋便以诗名世,众体皆备,且很多诗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翻阅朱熹诗作,发现其诗作中常常有引酒入诗的现象,且占其全部诗作的十之一要多。在人们的印象中,酒与追求个性与自由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提倡并力行“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而言,似有反常,也具深意。有鉴于此,本文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为底本,以《全宋诗》、《朱熹诗词编年笺注》为参考,辑录出朱熹与酒相关的诗作,并从这一角度切入,深入朱熹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探知朱熹酒诗背后的丰富意蕴。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创作情况与朱熹酒龄酒量进行论述。所谓朱熹酒诗创作情况包括酒诗总的篇目考证及阶段性创作的篇目情况。朱熹酒诗创作贯穿于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些酒诗中反复提及饮酒这一行为,可知朱熹好酒甚至嗜酒。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能推知其酒龄、酒量之大概。而各个阶段酒诗的创作多寡不一,这又与朱熹的人生经历相关。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事、对酒的功能认识的论述,包括朱熹酒诗中的提及的酒事、酒名、酒器,以及朱熹对“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酒为文人创作灵感的媒介、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与饮酒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的酒的功能的认识。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论述,包括礼乐和文人饮酒的传统、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历次党争之祸以及朱熹的平生山水心的影响。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审美创作进行论述,结合相关的诗论材料、朱熹的诗论主张及其酒诗本身,发现朱熹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时亦存豪放雄健之作;诗歌结构严谨,用事尚古;意境有余而理趣不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中的儒者情怀进行论述,包括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研究中发现,朱熹酒诗中所展现的个人形象、蕴蓄的思想内涵这与其一贯给人正襟危坐、严肃古板的道学家形象大相径庭。朱熹的酒诗中纯粹的言理说教之作并不多,因此更能体现朱熹作为诗人而非理学家的一面,较能客观地体现朱熹的诗歌成就。朱熹作诗追求平淡自然的诗美风格,但其中不乏豪放雄健之作,并言诗不宜多作却又作了一千三百余首,酒或是主要诱因之一。同时,酒在朱熹的诗作中有着多重的深层义涵。故而本文以酒这一视角切入,为朱熹的诗歌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高赟[9](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李磊[10](2020)在《温州市神庙剧场及其演剧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庙剧场是神庙演剧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温州神庙剧场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温州当地的神庙实物资料,而且可以挖掘深藏于神庙剧场背后的建筑价值以及诸多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神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神庙作为祭祀祖先以及供奉神灵的场所,在神庙内修建戏台,通过献戏演剧的方式不仅表达对先祖以及神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能达到娱乐民众的作用。温州地处东南海隅一角,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人民为此祈求上苍保佑以献戏演剧的形式来实现精神抚慰,在此基础上温州地区形成了庙宇林立、宗祠遍布的神庙剧场。温州神庙剧场受地理历史以及人文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建筑形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表现为院落呈一进四合院式,建筑呈轴线对称式分布。山门形制较为简单,装饰朴素。戏台多为伸出式,以硬山顶居多,为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看楼分列庙院两侧,对称分布。正殿或享堂位置一般都为坐北朝南分布。在装饰上尤以戏台最为突出,以描绘戏曲故事以及戏曲人物为主要表现内容。而在戏曲演出形式上,在地方家庙宗祠以及乡间庙宇之中酬神演剧活动极其繁盛。岁时节令时温州神庙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演剧活动,其主要集中于一年之中的上半年。宗族演剧也是温州神庙演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演剧之风盛行,但同时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引发统治阶级颁布相关的禁演政策以防社会动乱。在愈演愈烈的禁演政策下,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了温州地区演剧禁而不止现象的发生。温州演出的剧种包括温州高腔、乱弹以及和剧,其都为地方小曲与民间歌唱结合逐渐形成的剧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班社以及代表性剧目。戏曲楹联反映了神庙剧场戏曲氛围的浓厚程度,其传递了戏曲学、书法学、民俗学、历史学等价值,更重要的是楹联包含了道德教化、虚拟性以及曲学等诸多理念,这不仅对于我们研究戏曲民俗、戏曲观念、戏曲活动具有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研究处于楹联背后的民俗活动、神灵信仰、社会活动以及民族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二、千年之行 始于今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年之行 始于今朝(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红色文化传承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设计 |
(六)研究方法 |
一、红色文化概述 |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三)代表性人物对传承红色文化的经典论述 |
二、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红色文化传承形式比较 |
(一)选文系统的比较 |
(二)练习系统的比较 |
(三)助读系统的比较 |
三、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红色文化传承内容比较 |
(一)红色文化传承中“人”的比较 |
(二)红色文化传承中“物”的比较 |
(三)红色文化传承中“事”的比较 |
(四)红色文化传承中“魂”的比较 |
四、对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红色文化传承比较的整体反思 |
(一)红色文化传承形式的整体反思 |
(二)红色文化传承内容的整体反思 |
五、小学语文教科书红色文化传承建议 |
(一)红色文化传承形式的建议 |
(二)红色文化传承内容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红色文化传承比较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敦煌仪式文学“儿郎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简析 |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敦煌“儿郎伟”概说及其展演形态 |
第一节 敦煌“儿郎伟”概说 |
第二节 敦煌“儿郎伟”的展演形态 |
第二章 敦煌傩词写本情境与驱傩仪式 |
第一节 敦煌驱词写卷的应用形态论析 |
第二节 敦煌驱傩仪式程序的继承与新变 |
第三节 敦煌傩仪之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 |
第三章 上梁仪式之缘起及其文体流变与应用 |
第一节 上梁仪式之缘起 |
第二节 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的上梁文体之流变 |
第三节 田野调查中所见的上梁仪式及其表演形态 |
第四章 古代障仪文学的缘起及其仪式文化解读 |
第一节 障车婚俗的缘起与嬗变 |
第二节 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所见障仪文学之异同 |
第三节 古代代敦煌障车婚俗之仪式文化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阮元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阮元生平与着述 |
(二)版本流传 |
(三)阮元诗歌研究现状 |
1.诗歌整理 |
2.诗歌内容与艺术分析 |
3.诗学思想 |
(四)“真厚和雅,雅正为宗”的诗学思想及艺术特色 |
二、凡例 |
三、笺注 |
(一)《琅嬛仙馆诗略》(《揅经室集》四集诗卷一) |
(二)《文选楼诗存》(《揅经室集》续集卷五) |
(三)补遗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
四、基本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
总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意义 |
特别说明 |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
三 悼亡与追思 |
小结 |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
一 探寻流放之路 |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
四 训诫与期望 |
小结 |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
致谢 |
(6)智门师宽及其法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门师宽生平与禅法 |
二、师宽门下 |
三、福昌重善及其法系 |
四、五祖师戒及其门下 |
五、北塔思广与玉泉承皓 |
六、泐潭怀澄及其法系 |
(7)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朱熹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酒诗界定 |
第一章 篇目、酒龄与酒量 |
第一节 篇目及阶段性创作 |
第二节 朱熹的酒龄与酒量 |
第二章 酒事及对酒与酒的功能认识 |
第一节 酒事、酒名与酒器 |
一、酒事 |
二、酒之称名及考辨 |
三、酒器 |
第二节 功能认识 |
一、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 |
二、文人创作灵感之媒介 |
三、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 |
四、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 |
第三章 创作成因 |
第一节 礼乐及文人饮酒传统 |
第二节 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 |
一、皇帝至庶民,饮酒蔚然成风 |
二、酒税为宋代重要的财政收入 |
第三节 历次党争之祸的影响 |
第四节 朱熹“山水心”使然 |
第四章 审美创造 |
第一节 平淡自然,亦存豪放 |
第二节 布置严谨,用事尚古 |
第三节 意境有余,理趣不足 |
第五章 儒者情怀 |
第一节 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 |
一、忠君爱国 |
二、视民如伤 |
第二节 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10)温州市神庙剧场及其演剧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形成的地理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形成的人文文化背景 |
第二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述略(上) |
第一节 永嘉县神庙剧场 |
第二节 鹿城区神庙剧场 |
第三节 瓯海区神庙剧场 |
第三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述略(下) |
第一节 文成县神庙剧场 |
第二节 平阳县神庙剧场 |
第三节 瑞安市神庙剧场 |
第四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建筑构成 |
第三节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五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酬神演剧 |
第二节 宗族演剧 |
第三节 岁时节令演剧 |
第四节 演戏申禁 |
第六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的演剧剧种 |
第一节 温州高腔 |
第二节 温州乱弹 |
第三节 和剧 |
第七章 温州市神庙剧场戏曲楹联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戏曲楹联之虚拟性 |
第二节 戏曲楹联之道德教化 |
第三节 戏曲楹联之戏曲本位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温州市现存神庙剧场一览表 |
附录二 温州地区现存神庙剧场楹联一览表 |
附录三 温州市宗祠家谱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千年之行 始于今朝(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红色文化传承比较研究[D]. 孙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敦煌仪式文学“儿郎伟”研究[D]. 韦正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阮元诗歌笺注[D]. 王赛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5]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智门师宽及其法系[J]. 徐文明. 普陀学刊, 2020(02)
- [7]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8]朱熹酒诗研究[D]. 谭升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10]温州市神庙剧场及其演剧调查研究[D]. 李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