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曾陈杨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对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8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发生感染,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100例无感染发生,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于60岁、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超过3小时)等为导致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感染;危险因素

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一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根治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迅速在临床中得以运用。但是由于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直肠癌手术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在术中耗能较大,容易引发感染问题。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以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20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模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从2015年8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均在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共计200例。根据有无术后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无术后感染,年龄35~79岁,,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100例,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06,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56.3±10.5)岁。

两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病例标本活检确诊为直肠癌患者,观察组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医院感染,出现腹胀、长期便血、便秘、粘稠便、肛门疼痛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分析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类型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方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并通过t值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基于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年龄超过60岁者明显较多,远远多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中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占有69%,而对照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者占有26%,观察组患者基础疾病所占比例远远多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类型、恶性肿瘤分型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感染部位:根据对观察组100例患者感染部位的统计发现,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部位包括泌尿道、肺部以及切口位置,其中泌尿道感染发生24例,肺部20例,切口19例。

对发生感染病原菌分型,主要集中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革兰阳性菌包括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讨论

直肠位于人体生理位置特殊,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根治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疾病分型等,都与术后感染有直接关系,属于感染高危因素。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为发生术后感染者,而对照组是同期手术且没有发生感染者。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从年龄分布来说,观察组患者中超过60岁者占有87%,而对照组仅占14%,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各项身体机能下降,加上肿瘤疾病影响其自身的免疫力,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同时,是否具有基础疾病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直肠癌患者常见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存在,会导致患者身体内分泌紊乱,配上手术治疗,影响患者免疫力,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存在基础疾病患者比例为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P<0.05。另外,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机率。

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感染几率,还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具体体现在: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针对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积极的给予沟通,讲解腹腔镜根治术安全性,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帮助其树立手术信心,提升手术配合度与依从性。另外,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给予有效的药物控制,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避免发生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及时的进行导泻,避免感染。同时,术前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等,避免术后发生肺不张、肺炎等问题。控制手术室环境,为了避免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低体温,及时的调整手术室温度、湿度,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章程,对手术术野范围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必须按照要求,监督无菌操作,肠腔容物外泄切口进行及时的更换敷巾,避免发生术野污染。术后对患者状态进行仔细观察,观察切口是否存在渗液、渗血情况,查看局部是否存在红肿问题,保证敷料干燥清洁。若存在敷料渗出,则需要及时的更换敷料,在换药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咳痰、咳嗽、发热等症状。对患者引流管通常与否、引流管是否受压进行检查。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预防感染发生,还能够促进患者尽快的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感染发生率低等优势,在直肠癌治疗中运用十分广泛。造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疾病分期、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疗效。

参考文献:

[1]城波西,涂朝勇,龚恩来.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7(8):125-126.

[2]刘雪松,方学东,江浩.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整段学.2014,17(8):205-206.

[3]F Liu,QX Zhang,WJ Liu,J Gao,QI Yan.Clinical factor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got infections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oper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6,17(8):99-101.

[4]BX Cheng,TU Chao-Yong,EL Gong.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5,12(2):20-22.

论文作者:曾陈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曾陈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