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和书法的美学交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书法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是一门主要依靠影像表情达意的综合性媒体艺术,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是一门需要大众认可的大众艺术。而书法,本文特指中国书法,是一门旨在修身养性的古老艺术,是以线条之美象征大千世界之美的写意性艺术,是不限于接受人数多少的个人性艺术。但是,电影和书法潜在的美学联系,却容易被研究者忽略。很大程度上,电影和书法具有可类比性,电影可以从书法艺术中汲取无穷的营养。
我们要探讨两门不同艺术包含的美学相似性,不应局限于表面的类比,而首先应回到哲学的基点上,从而,艺术的艺术性才得以显现,在相似的美学范畴内,不同艺术的优势和劣势才会清楚,它们在何处融会才更明显。从特殊现象还原到普通本质是不同艺术进行比较的基本方法。
一、“气”与艺术风格
艺术性的形成,都会涉及以下方面,如:情感表达,思想性内涵,风格,灵感,神韵,具体艺术手法,社会大文化语境的影响等。我们在论及电影和书法的时候,也会涉及到这些方面,但我们首先回到哲学的层面上,回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气”的概念上。它是书法艺术具有象征性和抽象性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宇宙本原的存在,天体运行与人体运行相互感应,天地之气赋予每个人,于是成就了各种不同的人。人的气质本乎先天,但后天的培育和引导,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气”的旺衰,以及气的性质,因此,后天的修养不可或缺。泛在的“气”既已赋予个人,终究要通过某些形式显示出来,中国古代学说认为,“气”的显现的形式以文学艺术为主,因此,中国古代特别推崇文学艺术。而书法,是典型的“气”的艺术,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其美学形态是不同的“气”的形态的表现形式,它也因此成为中国诸多艺术中的“显学”。
书法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由于书法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水平,直接显现个人的“气”的清浊,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个人的社会地位,譬如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等,都是朝廷大员,清代科举中也规定必须书写清秀端庄的“馆阁体”,书法成为仕进的重要尺度。历代推重加以无数文人的努力,书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关于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有论者归结为:“一,书法美是客观事物形体、动态美之反映。二,书法美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三,书法美是形式美意识之表现。四,书法美是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之表现。五,书法美是人格精神之象征。六,书法美是人类抽象审美情感之表现。”① 其中,“形式美意识之表现”的定义和“象征”、“抽象”等关键词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总的来说,书法艺术的价值正在于:以“抽象艺术”的形式美而具备了广泛的象征功能。书法尤其需要“以气驾驭”,以比较抽象的线条形式象征宇宙的万千变化,象征作者心中的复杂感情变化,具有极大的“集成性”,较之具象的绘画艺术,更具形而上意义。无怪王羲之要说“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为何玄妙?正是在于它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变化万端,毫发死生。尽管人们为它界定了几个基本风格,但是甚至一个细微笔法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新的风格。书法的极大“集成性”在于它的每一方寸体现的内涵可以无限丰富,可以供人反复阅读。尤其是大书家的作品极有玩味的余地,因为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正气”、思想和情感集中体现在一笔一画中。书法从笔画到结字,从个字到行气,从行气到章法,都凝聚了创作者的领悟,没有领悟,写出的字是僵硬的,“所谓意不到而笔到,是不至也,意到而笔不到,不至而为至也”;都强调多样的节奏变化,节奏好似人的情绪变化和生命律动;都富有宇宙万物的象征性,笔画的一波三折似乎象征曲折前进的动力,行气的贯通象征通达的人生态度,苍茫的章法象征浩瀚宇宙的无穷奥秘。
正是由于书法在“气”的引导下的作者性,以及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象征性,令她与电影的接轨有了深刻的基础。作者性指的是不同的作者具有不同的风格标志,也可以叫做身份标识。进入一定境界的电影创作总要走向风格化,形成自己的“品牌”,如伯格曼、费里尼等人因为鲜明的艺术风格被叫做“电影作者”。书法艺术中,节奏感的不同和笔致结体的不同生成了不同伪风格。书法推崇的风格,如果电影中得到体现,也会受到推崇。书法艺术风格感极强。被书法美学推崇的风格如:雄伟,厚重,俊逸,雍容,清雅,纯真,等等,都是作者人格的某种外化。此即传统的“字如其人”说。电影的风格具有此内涵,又不限于此。一个电影作者也是“电影如其人”的,大师们的身份标识一望可知。在艺术片的领域,伯格曼和塔尔柯夫斯基等大师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伯格曼的冷静深思,追寻终极问题的风格令他区别于别人。他的电影形成了一种书法里可以概括的风格,叫做“森严绵密”。此风格如欧阳询。欧体书法险峻高拔,法度森严。塔尔柯夫斯基则具有电影强烈诗化的倾向,他的迷离苍茫有如怀素的行草。一旦电影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具备了作者性,他的电影同样反映了作者先天禀赋和后天素养的交汇,同样将自己的气质体现在每个镜头中,那么,书法风格同样可以象征某种电影风格。因此,被我国电影人长期忽视的书法意识,应当变成自觉的美学参考。
二、电影和书法比较之美学基础再探
在汉字的单字方面,爱森斯坦早就发现了汉字结体与蒙太奇的相似性。他认为每个汉字都能形成一个隐喻蒙太奇,因为汉字把两个或几个相关的因子捏合在一起,生成了新的含义。除此以外,汉字的象形性令汉字具有一种“直观展示性”,而电影恰恰也是具有“直观展示性”的艺术。汉字的“蒙太奇意味”和“象形的直观展示性”正是同电影一脉相通。此为电影具有书法美的基础之一。
更重要的是,电影是运动的影像,电影的运动形式同书法的运动形式有很相似的地方。电影的书法性包含在书法具有的电影特质中。书法是“一个字一个字”欣赏的,最后又看整体效果;一个字就好像电影的一帧画面,连续起来就具有了电影那样的运动性。我们看书法甚至可以看出内部笔致的变化,体现了线条的运动,因而具有强烈的动感。此正是电影和书法可比性的另一个扎实基础。
不仅在“蒙太奇效果”上如此,汉字书法还具有一种奇特的“拟人性”,如姜夔所说“点者,字之眉目,全借顾盼生情,有向和背;……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折竖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② 姜夔的理论直接把书法的笔法拟人化了,看到字会联想到人物的个性和姿态。我们在欣赏书法的行为中,的确可以发现有很多字像人物的造型。如颜真卿的书法如壮士屹立,米芾的字如少年飞奔,启功的字像清秀苗条的仕女。电影的一个个镜头主要由人物参与,与一个个字都拟人的书法何其相似!故电影的运动和书法的运动具有了可参照性。
很大程度上,影像运动的节奏关系到电影成功与否。一部在局部和整体都具有很好节奏感的影片通常不会很差,而节奏混乱生硬的影片也不会是一部好影片。节奏感方面,电影节奏可以参照书法的节奏。电影和书法的节奏感都是引起“注意力”的必要方面。如同日常生活的韵律那样,一成不变的节奏会让人厌倦。书法没有节奏变化就会陷入平淡,从单字的提按顿挫的节奏变化,到一行之中的大小变化,字形调整的节奏,以及整篇的章法的节奏感,都是令一幅书法作品具有审美性的重要方面。在以上各个环节缺乏节奏感的书法作品,都会贻笑大方,“初看是书,细看不是书”,因为人会倦怠于观摩那缺乏神采的书法。电影的节奏感具有同样的作用。我们在看节奏一成不变的电影时,注意力不会集中,因为不久会感到困倦。即便非常紧张的影片,如果节奏一直是紧张的,我们也会索然寡味。因此,节奏的变化在两种艺术中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书法的节奏非常讲究,古人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法则,如一波三折,十藏五露,大小搭配,粗细搭配等,令字字精神,行气贯通,总之,要耐咀嚼。显然,这些不是普通电影能达到的境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今,很多电影看了旋即遗忘,诗化的境界消失了,商业的霸占令电影围绕视觉刺激打转,其手法多是机械化的。
电影的节奏,如果参照书法,会更加具有自觉性。长短镜头搭配怎样才最有精神?故事头绪何时藏,何时露?景别的变化怎样才能配合不同类型,显得更合理呢?动作在形成节奏中的作用如何?都是值得电影制作者研究的课题。
三、电影汲取书法美学优点之要旨
电影可以从成熟的书法艺术中吸收的经验很多,除了从美学的相似上出发,参照书法的节奏运动之外,着重还应当在以下方面参考之。
1、电影吸收书法的“沉着痛快”。
书法讲究“沉着痛快”,既要力透纸背,又要痛苦淋漓,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浮躁。看了王羲之的草书,就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此美学风范。宋代米芾的行书很痛快,但练习者容易写得很浮漂,成为“烂米字”。汉代隶书《张迁碑》很沉着,不容易写得很浮,但是很多人将其写的极为缓慢拖沓,没有痛快的美感。当代林散之的书法乍看很痛快而潇洒,细看力量很大,非常沉着。当代舒同的字很厚重沉着,但是用笔果决,毫不拖沓,有厚重之致。阴阳相合,异质相生,不偏向于一方,正是中国书法的哲学。沉着痛快是很美的,也是书艺进入高级水平的标志。笔者不由追问,哪部电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有的冗长沉闷令人困倦,有的轻浮矫情,淡薄乏味,表面闹得痛快,其实内涵空虚,像很多商业片因此显得粗制滥造。“沉着痛快”的境界,“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因此,电影要具备“沉着痛快”的意味是很可宝贵的。其实,“沉着痛快”包含的电影美学要求,至少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剧作立意要真诚,内涵要厚重;二是表演要到位,切合角色要求;三是节奏把握必须非常合宜。比如:艺术片《红高粱》,类型片《英雄本色》等,笔者认为是达到沉着痛快的要求的。因此,电影汲取书法美学优点更重要的体现于电影的生成机制中,如果把电影当作高级艺术看待的话更是如此。
2、电影创作参照书法的“写的境界”。
书法的生成需要功力和修养。此功力和修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因为它上接先天禀赋之气,中接后天培养之气,下接个人努力钻研艺术的可贵精神。其根本性体现在,人们评论书法的姊妹艺术——国画时,其水平如何要以书法水平作参照。国画如果是“画”出来的,便不算高明;真正高明的国画是“写”出来的。如果国画能被作者以书法运笔的形式“写”出来,而且“写”得有境界,才称得上好画,正因为如此,许多国画大师也是优秀的书法家。“写”的功夫包含极度的熟练,极高的技巧,和意义生成的天真性。而“画”仅仅是形似,带有“匠气”地“描画”的意味。在境界上,尽管“画”可能精确状物,但是在体现作者人格魅力上的功能就差一些,因此其文化含量也相应地变少了。在绘画中体现出来书法性,而此书法性又是直接与根本的哲学价值相联系的,正是“写”的绘画受到重视和追捧的理由。那么,电影存在“写”的意味吗?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电影的优秀作品有些就体现了“写”的意味。譬如《红高粱》,导演用泼彩般的红色,营造了影片的整体氛围,好像苏轼的行书那样地奔放热烈,劲力四射。在具体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处处显得得心应手,毫不做作,有天机自成的率真。摄影机好像一只毛笔,挥洒出一个个完美的意象。譬如高粱地“野合”一场戏,充满自出机杼的创造,那种形式感非常的新颖,表现又非常的自如,渗透了作者深刻的感情。所有这些,形成了这场戏“写”的境界。“颠轿”一场戏具有奔放的风格,飞舞的轿子,有力的步伐,轿中人紧张的神情,不蔓不枝的蒙太奇好像一个个连接紧密的汉字,整场戏好像灵气飞动的一幅书法。
为什么不是一幅绘画呢?因为绘画只是一个静态的场面,缺乏时间的延伸,而书法则可能形成一个运动的意境,前文在书法的运动性中已经论述过其生成机制。由一个个精美的镜头组成“气韵生动”的段落,值得人长期回味,正是“写”的境界的表现。“写”的境界不仅如此。整体意境的组成同样体现写的境界。如《城南旧事》拍的非常细腻,一个一个的镜头好像小楷的一笔一画,充满波折变化,整部影片也像一幅精致的小楷那样清秀绝伦,富有韵味。一部整体上能达到写的境界的影片,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局部成功的写了出来,其他部分没有达到同样高度的影片,也是存在的。为什么写的境界如此珍贵,正是因为它需要功力,需要修养!它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具备的。如果不具备此功力,而是极尽雕琢之能,难免捉襟见肘,显得匠气做作,在艺术上难以成为上乘。此功力怎样形成的呢?它需要长期的思考,磨炼和顿悟。思考,令艺术达到至善目的的途径,令“眼高”起来。磨炼,是要多从事一些实践的活动,在实践之中调整自己的眼力,进一步清楚思维方法,令“手高”起来。顿悟,是要发挥自己的灵气,形成自己创新性的风格。有了如此充分的准备,一旦操刀,手笔自高。而企图以小聪明玩弄影像的,以投机心迎合观众的,在艺术上不会有大的成绩的。
如果说中国电影在中国美学的影响下会有“写”的境界,进而,东亚电影由于属于“儒学文化圈”也会有“写”的境界(如黑泽明的《罗生门》里“竹林追逐”的小节),那么,好莱坞电影是否会有“写”的境界呢?答案也是肯定的。在好莱坞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风格,有的散淡,有的紧密,无怪乎我们称之为“最完备的电影形态”。在这个完备的电影世界中,许多电影会具有“写”的意味。例如:《现代启示录》开场的战争场面,光影变幻,硝烟弥漫,在整个影像中包含着浓浓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同情和批判),虽然繁复,但是真诚,且随意挥洒,又具有清晰的法度。似乎将要失控,但是其实在严密的控制中。《泰坦尼克号》结尾的段落里,海面漂浮混乱的物体,水中的杰克和木上的露丝作最后的诀别,情和景得到完美的统一,凄美而真挚,表演质朴不做作,也是具有“写”的意味的。其实“写”的境界就是要天真,流畅,有章法,而且富于感情,不刻意的营造吸引眼球的刺激,具有自然美妙的意味,摄影机不刻意显示其存在,却将影像有力的挥洒出来,乃是“写”的境界的真谛。
3、电影参照书法的字体性。
从宏观上说,电影和书法同具字体性,不同影片具有不同书体的韵味。书法大致分为篆、隶、魏、楷、行、草六大字体。篆书层层叠叠,婉转回旋,像《八又二分之一》那样的套层结构的艺术片,令人感慨其与书法的秒合。隶书具有“波磔的韵律”,“以蚕头雁尾的特有形态,表现了波势的生动变化。……其展翅欲飞的体势同时表现者特有的节奏,”③ 隶书有韵律但较为工整,很多拍摄认真的文艺片属于此类。更加富有灵气的文艺片,则更像小楷。因为小楷富有贵族气息和诗意,不但笔画美不胜收,笔笔精到,同时更加含蓄地包含了隶书意味,气息更加文雅。拍摄的较好的类型片近乎行书,那是一种令人感到舒畅的字体。实验性的影片有的近于草书,节奏时而极快,时而即慢,光影变幻陆离。更多的佳片像工整的楷书,穿插避让,方圆具备,但是如果能渗入小楷笔意——即更有韵律——就会更上一层楼了。
电影具有书法的“笔法性”。书法的笔法,可给电影很多启示。“方笔”“圆笔”的结合,是基本的用笔方法。方笔出锋,明快淋漓;圆笔裹锋,含蓄凝重。没有方笔则字不端劲,没有圆笔则字不婉转奇特。方笔和圆笔的运用既要结合,达到方圆兼备,字字精神的效果;又都不能用的过分。如姜夔指出:“用笔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指字的硬折),藏则体不精神。”(《续书谱》)因此,方圆兼备的笔法的领悟和掌握,成了书法家们特别重要的课题。笔者常常由此想到电影,电影的方圆兼备如何实现呢?首先要明确“方”和“圆”指向那些电影手法。我们理解,“方笔”指的是电影中硬朗的转折现象,此转折有主观或客观上的强大推动力。“圆笔”则指电影中悬念的部分,将变化的背后动力隐藏起来。没有那种推动力,剧情的展开就会无力,转折的缺乏会让观众感到电影的平铺直叙,而失去观影乐趣。但是,剧情不能一览无余,有些转折的推动力不应暴露于外,才能达到让观众觉得有余韵的目的。方笔和圆笔,还可以被理解为电影中“功能”和“迹象”的结合。方笔,是直接的叙事呈现;圆笔,则是环境、气氛等迹象型呈现。功能和迹象在影片中不可偏废,应当结合影片类型合适的取舍。影像都是“功能”化的影片,用书法术语来说,必然显得太“燥”,缺乏“湿润”的美感。而“迹象”过多的影片,会显得拖沓,令观众不知所云,因为情节指向不明确。有时会显得故作深沉,令人反感。电影中“方笔”和“圆笔”的结合,从而达到电影既有精神,又有品味的目的,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总之,笔者确信,我国电影可以在民族艺术的精华中找到自己的新意,电影美学与成熟的书法美学,相互参照,取其长处,吸收书法美学优点为电影艺术服务,一定可以更加具有艺术品位,更加具有民族特色,更加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电影迈向新的高峰增添动力!
注释:
①欧阳中石主编《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233页。
②姜夔《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上海书法出版社,1979的版,第385页。
③欧阳中石主编《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