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论文_高瑞秋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论文_高瑞秋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北京 100043)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总结PICC应用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静脉炎发生率为3.8%,没有患者出现渗透性损伤、创口感染、局部炎症及静脉血栓等症状,出院后恢复情况较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能保护外周血管,解除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圆满地完成化疗程序。

【关键词】PICC导管; 肿瘤患者;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179-02

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需要一条长期的静脉通道来提供化疗药物和营养支持,而PICC导管留置术给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帮助,PICC主要经过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导管,置入中心静脉来为患者提供药物支持,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PICC应用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8例、32例;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4.9±2.1岁;其中乳腺癌15例,肝癌15例,淋巴瘤7例,食管癌7例,肺癌12例,肠癌8例,胸腺癌8例,咽喉癌8例;患者置管时间12~180d,平均时间97.1±2.9d。经排查没有PICC导管禁用案例。

1.2 方法 

1.2.1应用方法。选取适合患者的PICC材料的导管,并向患者介绍该导管的厂家和特点,护士取出置管穿刺包,准备好置管操作用的生理盐水、碘酒、注射器、无菌孔巾、无菌(棉球、手套、纱布)、止血带等。嘱患者去枕平卧位暴露手臂,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以右侧为宜,穿刺点位于静脉血管暴露的肘关节下方1~2厘米处,避开瘢痕等皮损部位[2]。选定穿刺部位,保持穿刺侧手臂外展90°,固定不动,测量穿刺导管所需的长度,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先用75%酒精,再用碘伏,在穿刺点上下各>15cm左右,至手臂外缘范围内进行消毒,消毒范围铺设无菌孔巾,建立无菌环境,扎上止血带,带无菌手套,铺上无菌巾,扎止血带,戴上无菌性手套,在穿刺点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缓慢进针约0.5~1.0cm,一直进入到血管内,固定钢针,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术者左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稳定好管鞘抽出穿刺针,通过管鞘置入导管,动作要轻柔,缓慢推入,以免损害静脉瓣。当穿刺到患者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手臂,防止导管误入颈内动脉,使其顺利进入上腔静脉。在快到达预设长度时,嘱患者头恢复原位,停止插管,从静脉内退出导引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向回拔出管鞘,握住侧翼将其鞘彻底撕开,左手固定导管,右手移出导丝。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通过导管抽吸回血,注入无菌生理盐水,确保导管通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装来福接头,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固定导管,消毒穿刺周围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无菌胶布固定,导管有刻度的一面朝上,以便每天护士记录,将导管全部覆盖于无菌贴敷下。?

1.3 结果 

从穿刺效果来看,本组8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有1例因病情严重,身体状况较差,无法完成穿刺送管,被迫改为经颈外静脉穿刺;有1例因精神压力较大,血管发生痉挛使得初次穿刺失败,经护理人员安慰和鼓励后,有1例二次穿刺置管成功,另1例最终以拔管失败告终;有1例因置管过程中患者身体状况突然恶化中断手术。有3例出现中轻度静脉炎症状(占比3.8 %),采用硫酸镁消炎、湿敷以及实施止痛措施后,全部康复并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出现渗透性损伤、置管感染和静脉血栓等症状,拔管后康复情况较好。

2.护理措施

2.1 静脉炎

防范措施: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无菌。②具体的穿刺静脉技术在原则是要跟与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保证合理。③所选用的硅胶导管的型号要保证合适。④操作者的技巧必须娴熟。⑤护理人员要对相关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会出现的所有症状以及相应的体征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症状应尽快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例如:采用硫酸镁进行湿敷或热敷,将患者的患肢抬高,2h后如果患者的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则应该果断选择拔管[3]。?

2.2 导管堵塞主要是冲管、封管方法不正确,没有定期冲管造成导管扭曲、打折。预防措施:保持PICC导管的顺畅,避免扭曲、打折;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封管用20ml肝素钠稀释液行脉冲式冲管,患者未输液时要正压封管,定期冲管。

2.3 导管移位、滑脱也不少见,常见原因为敷贴固定不牢、手臂过度活动及外力拉扯等。因此置管侧肢体的日常活动护理至关重要,责任护士要耐心、详细地对患者进行宣教和指导,指导其正确穿脱衣服、淋浴洗澡、日常家务等,避免导管受外力牵拉。如果导管部分脱落,可试抽回血,检查正常后将导管重新消毒固定。如果导管可能被污染,禁止再将原导管送回体内,此时需重新置管。

3.讨论

PICC技术是临床新推广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案,其操作和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风险性也比较大,穿刺部位的高落菌数以及不穿刺时无菌屏障保护不利、执行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都会导致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所以这项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确保PICC顺利进行和控制并发症的关键就在于对操作技术和管理进行规范,PICC置管过程中辅助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5]。

【参考文献】

[1]蔡淑华,张兰凤,袁丽.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6):17.?

[2]徐芳,葛玉娟.PICC在恶化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52.

[3]刘志刚,雷凡,夏中元.中心静脉置管位置异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9(4):29.? 

[4]孟天霞.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直管患者中的应用[J].维吾尔医药(上半月),2013(2):23.?

[5]王代坤.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613.?

论文作者:高瑞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论文_高瑞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