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红旗愈飘愈艳靠什么——刘庄村党委加强作风建设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靠什么论文,党委论文,作风建设论文,庄村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南新乡市刘庄村是闻名全国的老先进,党委书记史来贺是享誉中外的老典型。50年来,史来贺与党发一班人,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把一片曾经看山山穷、看水水恶的贫瘠土地,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庄,这个中原大地上千余口人的村庄,饱经半个世纪风雨沧桑,为什么50年红旗不倒,愈飘愈艳?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曾多次到刘庄村进行调研,得到了一个明确答案:刘庄村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这里有坚强的党的领导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一靠实事求是
纵观刘庄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一部实事求是的发展史。正如史来贺所说,思想作风建设,核心是实事求是。啥时候不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就会拐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盛行,事情就可能办歪。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讲实话、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坚持实事求是,端正思想作风,刘庄村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三个方面入手。
长期的实践使刘庄村党委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使群众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他们坚信,社会主义等不来,只有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干出来。史来贺说:“新时期党对咱提出了新要求,咱必须树立新观念,学习新本领,适应新形势。”他们在50年的创业历程中,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人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树立共同理想、努力开拓创新”等大讨论,引导农民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50年来,史来贺带领干部群众,一步步打破传统农业的旧模式,开辟了现代农业的新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对刘庄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从过去的小规模、粗加工,发展到以农业为基础,以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为龙头,带动机械、食品、造纸、运输等工业的全面发展,形成规模竞争、规模效益。刘庄50年迈出五大步:从50年代以农养农,到60年代以农养副;从70年代以副养工,到80年代以工养农,再到90年代直至现在走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贸工农产业化的共同富裕之路。10年一个新台阶,10年一段新里程,都是思想解放带来的丰硕成果。
对于求真务实,他们的体会是,不轻信、不盲从,不随社会的风转,而是随群众的心转。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就要排除万难干,冒着风险干,顶着压力干。“多干少说,只干不说,干了再说”,是史来贺干事的原则。50年代中期,区里要求“并社”,史来贺一班人认为一乡一社脱离实际,一村一社有利于发展生产,刘庄就自己成立了高级社,促进了生产大发展。在大批“唯生产力论”年代,他们顶着“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大帽子,带领群众办起了畜牧场、轧花厂、面粉厂、机械厂等小型企业,使刘庄经济突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布局,奠定了农、林、牧、副、工、商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史来贺带领干部群众围绕“刘庄怎么办?土地分不分?企业向个人承包不承包”等问题,展开大讨论。通过反复学习讨论中央文件,认真分析刘庄的实际,他们认为,多数地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适合他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刘庄集体经济基础好,机械化程度高,干部有组织管理集体生产的能力,群众对集体经济充满信心,刘庄不一定再搞家庭联产责任承包,这同样也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他们在吸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罚联产”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刘庄再一次迅速跨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户均存款15万元以上,全村集体积累5.5亿元。刘庄人的生活正朝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的方向发展。
在创业实践中,史来贺和刘庄村党委一班人认定了这样一个理:共产党员就要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1985年,史来贺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工程,建立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制药厂。当时,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此抱有怀疑态度,认为泥腿子搞“高、精、尖”的生物工程,是“天方夜谭”。史来贺却满怀信心,他告诉大家,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人家能干成,咱也干得成。就这样,史来贺带领全村群众闯过道道难关,干起了几辈人想都没想过的事业。如今,华星药厂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拥有肌苷、青霉素钾盐、青霉素钠盐、抗生素粉针、红霉素溶剂等8个分厂,能生产多种医药原料和成品药的企业。从刘庄人由贫穷到富裕的奋斗历程中,可以看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喷涌着求实的精神。在史来贺心中,“共同富裕不是空想,咱们要靠两只手,使它看得见,摸得着”。
二靠群众路线
老史认为,坚持群众路线,说到底,就是要切实端正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刘庄形势变,任务变,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原则始终没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作风始终没变。他们懂得,基层干部是在农村这块土壤上成长的,群众是阳光雨露,群众是高天厚土,一旦脱离群众,就成了无根的庄稼。
史来贺和党委一班人把为群众造福作为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实事。他们十分关注全村人的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认为,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使大家共同富裕起来,这是为群众办的最重要实事。在他的带领下,刘庄村人均收入年年都有较大的增长。10年间,全村人均收入增加20多倍。另外,史来贺还经常教育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众之事无小事,小事连着大事,小事连着民心,小事关系作风,小事关系形象。只有把群众的细微小事办好,才能暖民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才能团结带领群众集中精力,抓大事,促发展。
几十年来,每年冬天,史来贺都提前派人把取暖用煤送到各家,每年春节,都及早备好肉、面、油、菜和各种糕点分到各户。群众有了病,他都去看望;谁家有了事,都找他商量。五六十年代,每逢春节和节假日,史来贺就带领村干部到饲养室顶班,让饲养员回家团圆。近些年,每逢过年过节,史来贺带着班子成员逐户看望拜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史来贺深深体会到,“农村基层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敬佩的是作风,怨愤的也是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是史来贺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老史当干部几十年,一直坚持同农民一起参加集体劳动,脏活、累活、苦活他总是抢在前边。50年代,平整土地,他推起小车一个顶几个人干;60年代,为了探索与研究棉花高产,他背起铺盖卷,在棉田里一连住了8年;70年代,他为了攻克村办企业的一道道难关,日夜奋战在车间和实验室。如今,史来贺仍然与村民们一起,不顾年老体弱,坚持到田间、工厂参加劳动。
在刘庄,领导班子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善于了解群众的意愿,相信和依靠群众,不搞主观武断和家长作风。刘庄的各项决策都是群众共同参与的结果。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后来建药厂,他们给每个家庭都发了征求意见卡,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为了接受监督和倾听群众的意见,他们还坚持在村里挂了50多个意见箱。可以说,集体主义思想和民主空气在刘庄非常浓厚,为刘庄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靠党的形象
史来贺认为,在农村,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农民群众一方面是看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是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另一方面是看党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
作风建设,其实就是形象建设。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工作中,就要把党的基本路线变成具体行动,自觉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让群众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经济、物质搞不上去,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你咋能体现社会主义好,党的形象好呢?经济搞上去,说起话来,办起事来,腰板才硬,群众才会跟你,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几十年来,他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发展生产力,把过去“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刘庄拥有医药、机械、造纸、食品等6个企业,各种车辆100多部,动力机械700多台。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和科学化。如今,看着眼前的一切,刘庄人咋能不说说共产党好,跟定共产党走呢?
刘庄党委认为,一个党组织要有战斗力,就要坚持党性,端正党风,把思想作风的根子扎到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扎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扎到自身建设上。农民群众看问题最实际、最直观。党组织的每一项决策与规定,党员干部的每一个言行与举动,都体现着党的形象。带头奉献、带头吃亏,这是最有说服力、最能凝聚人的教育。史来贺说他对吃亏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自己吃点亏,能把集体的事搞好了,让群众都富了,那么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因此,干部一定要公道、正派,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干部做到了这一点,在群众中就有威望和号召力,班子做到了这一点,党组织就有战斗力和凝聚力。1976年建纸厂时,史来贺与工人们一道,日夜坚守在工地。就在试车那天晚上,他母亲病危,干部群众都催他回家,但他始终没有离开工地。当纸厂试车成功,老史拿着生产出来的纸向母亲报喜时,老人家已经告别了人世。1965年,老史开始拿国家干部工资,当群众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时候,他把工资全部交到队里,按劳力平均水平参加集体分配。近几年,群众的分配水平超过了他的工资收入,他就只拿自己的工资,从来不要村上任何补贴。几十年来,刘庄的党员、干部坚持做到了带头吃苦,带头吃亏,带头讲正气,带出了群众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学科学、学技术的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