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反渗透技术;除盐;水处理;应用分析
1.反渗透技术的原理
反渗透技术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把相同质量和体积的淡水和盐水放于可选择性透过物质的薄膜两边时,淡水的会穿过半透膜融入到盐水中,也就是常见的渗透现象。随着渗透数量不断增加,在渗透达到平衡以后,受溶液不同性质的影响,盐水液面高度会高于淡水液面高度,形成渗透压。如果此时在盐水中施加更大的压力,会使盐水朝着淡水方向流动,这就是反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可选择性透过物质的薄膜被称为半透膜,淡水则代表稀溶液,盐水代表浓溶液,具体反渗透技术原理如下图1所示:
图1.反渗透技术原理
2.反渗透技术的特点
应用反渗透技术能够完成水质净化、结构浓缩和溶液分离等过程,反渗透技术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①分离过程简单且环保。反渗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只需要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和一定压力,不需要借助高温燃烧等外部化学作用,过程相对简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酸、碱等消耗数量少,使得能排出更少的废弃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了经济成本和能源消耗。
②应用效率高。反渗透技术的相关设备较为简单,并且各设备之间连接紧密,能够简化应用流程,提高操作有效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反渗透技术在除盐水处理中能逐渐实现自动化,节约了人力,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3 反渗透技术在除盐水处理中的应用
3.1应用前期
①设备准备。为了提高反渗透技术在除盐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准备相关设备,比如压力泵、提升泵、过滤器、除垢剂、还原剂添加系统、清洗系统等。将这些设备进行提前检查和清洁,保障在后续应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②反渗透除盐源头水处理。在进行反渗透除盐水处理前,尤其在使用地表水作为源头水时,要对源头水质进行提前处理,减少其中蕴含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为后续处理流程的正常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常见的源水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将次氯酸钠与水以1:20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清水箱中,杀死其中的细菌,然后使用过滤器将其中剩余的氯气去除,最后调整水管道的pH值,减少污垢的发生概率。也可以增加六偏磷酸钠和助凝剂的使用,提高源头水处理的效果,保障水质。
③综合性反渗透除盐设计。为了提高除盐水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低的投入成本,要提前设计反渗透除盐过程,针对不同的实际应用情况,设计不同的有效应对措施。比如在地表水或废水的除盐过程中,可以通过醋酸纤维膜和芳香族聚酰胺膜来去除地表水和废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处理质量。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比如产水通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横向流速是否匹配实际处理需求、除盐工艺维护工作是否到位等,为整体的运行过程提供保障。
3.2反渗透技术应用中
经过实际研究和实验,将整体反渗透技术在除盐水处理中的应用流程分为除盐水系统和浓水回用系统两部分能够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经济损失。具体的应用流程如下图2、图3所示:
图3.浓水回用系统流程图
经过如上图所示的除盐水处理流程,在各项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能够使脱盐率达到95%。,使浓水回收率达到73%,有效提高了除盐水处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的各个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除盐水处理规范条例,使设备正常运转,如果发生污染或堵塞现象,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比如使用絮凝剂、清洁剂和消毒剂等。
3.3应用后期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反渗透技术的除盐水处理的结果数据进行记录,不断积累和存储,分析其中蕴含的一般规律,提高下次的处理有效率。与别的除盐方法相比,反渗透技术的资金消耗更少、设备要求更低、流程更加简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反渗透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能够在除盐水处理过程中发挥优良效果。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相关企业可以加强对反渗透技术的研究和了解,创新反渗透技术的应用方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处理工艺流程,使得反渗透技术与实际除盐水处理需求更加匹配,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红燕, 刘莉.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水处理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7(19).
[2]牛如清, 齐晓辉.电厂水处理中反渗透技术的研究、应用与维护[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7(2):235-236.
[3]梁彦.反渗透技术在除盐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5(3):245-245.
[4]张儒霖.除盐水处理中反渗透技术的应用[J]. 中国化工贸易(5).
[5]潘冠旭,黄盼, 刘海蛟. 浅谈电厂除盐水处理中的反渗透技术[J]. 科技资讯(5).
[6]牟颖华,王恩杰.厂除盐水处理中反渗透技术的应用[J].化工管理.
论文作者:井大力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反渗透论文; 盐水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处理论文; 设备论文; 淡水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论文;